踐行初心 書寫大愛——記“甘肅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緻富帶頭人”姚文智

通訊員 梅金娟

眼下,正值春耕,在華池縣劉家灣村的一塊塊藥田裡,村民們有的挖藥、撿藥,有的栽藥、種藥,現場歡聲笑語,還在對去年年底的那次分紅津津樂道。

去年12月的一天,在華池縣恆峰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一面用近500萬元人民幣摞起來的“牆”,衝擊著現場所有人的視覺。這些錢是恆峰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給旗下20個合作社955戶貧困戶2019年的分紅,戶均分得5000元以上。

“採取現金分紅,一方面是為了增強社員對合作社的信心,堅定他們自主脫貧致富的決心;另一方面是為了刺激‘懶漢’,誰勞動誰拿錢,靠勞動致富。”近日,筆者在藥田裡見到恆峰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負責人姚文智,談及去年那次分紅,姚文智如是說。

姚文智是華池縣五蛟鎮劉家灣村人,11歲時,因為家庭困難,作為長子的姚文智輟學回家當起了羊倌。14歲他又跟隨父親外出打工,後來學會了拖拉機駕駛,依靠拖拉機搞運輸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800元。

1999年,姚文智帶著妻子來到華池縣城,租了一輛三輪車販賣水果,雖然每天早出晚歸,但付完房租、水電費後已所剩無幾,生活依舊拮据。

每天穿梭於各個市場,姚文智發現米醋價格、銷售穩定,便決定回家建醋廠。他籌措了5000多元,購買了一套制醋設備生產米醋。為了處理醋糟,他又養起了豬,用養豬的利潤擴建醋廠。

2003年,他精心飼養的180頭豬準備出欄,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席捲全國的“非典”,讓市場上的豬肉價格一落再落。最後,姚文智不得不以每頭50元的價格賣掉了自己和妻子辛苦飼養大的生豬,也因此欠下了18萬元的債務。無奈之下,姚文智隻身外出務工,在油田上找到了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

但平靜的日子又被一個電話打破。2013年的一天,姚文智的父親打來電話告知,弟弟患了尿毒症,急需30萬元的手術費。

姚文智找遍了親朋好友,為弟弟籌集了手術費。弟弟手術後需要長時間的休養、服藥,為了尋找價格低、品質相對好的中藥材,姚文智幾乎跑遍了周邊的中藥材市場,對中藥材種植有了初步瞭解,也因此與中藥材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8年,姚文智在家裡種了1.2畝的牛蒡子,淨收入3500元,相比於糧食作物,收入翻了好幾番。2010年,姚文智又將家裡的5.7畝地全部種上了中藥材,當年收入1.4萬元。2011年,他又嘗試種植丹參,每畝效益達到4000元。2013年,姚文智種植的中藥材面積達120畝,年利潤超過了10萬元。一直想為家鄉父老尋求致富良方的姚文智決定放手一搏,帶領大家種植中藥材脫貧致富。

2014年,姚文智註冊成立了華池縣俊益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將本村的20餘名藥農納入合作社,抱團發展。

2015年,姚文智註冊成立了華池縣恆烽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隨著公司規模的逐步擴大,公司管理讓文化程度不高的姚文智感覺力不從心,公司發展也遇到了瓶頸。尤其是2010年,姚文智花費近20萬元從山東採購的一批金銀花苗,成活率不到20%。

為了提升中藥材種植技術,姚文智邀請到甘肅農業大學晉曉軍教授來基地現場指導,建成中藥材科研基地。同時,恆烽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也得到了省、市、縣相關項目的資金扶持,公司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提升。他申請註冊了“隴東恆烽”牌商標,黃芪、金銀花等藥材通過質監部門檢測達標,金銀花系列產品上市,市場反響良好,公司年純利潤穩步提升至200萬元以上。公司研發的金銀花炒茶,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好評。

姚文智創業成功,也在踐行著帶領鄉親致富的初心。

劉家灣村以及周邊村的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入股、長期務工,參與到中藥材種植產業中來。2016年,恆烽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7000畝,年底為參社群眾分紅共56萬元。2017年,公司為當地農民支付土地入股、勞務收入86萬多元。2018年,當地1256戶農戶通過各種形式入股公司,其中905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年底分紅達到296萬元。公司還專門設置了91個長期扶貧工作崗,每崗年收入2萬元左右。

為了讓更多的群眾種藥脫貧致富,在20個合作社1326名社員的基礎上,姚文智多次前往劉陽窪等貧困山區動員群眾種植中藥材,並無償提供種苗,簽訂保底收購協議。在他的帶動下,華池縣10個鄉鎮19個村新建了5個標準化黃芪、黃芩、金銀花等中藥材種植基地,建立了16個分社,18個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白馬、元城、五蛟、林鎮、紫坊畔等鄉鎮的905戶貧困戶,種植中藥材面積1.9萬畝,社員畝均產值達5000元以上。

一步步發展壯大的恆烽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帶領著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姚文智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典型代表,先後榮獲“全市苗林產業發展先進個人”“市級勞動模範”“甘肅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緻富帶頭人”“紅星黨員”等稱號;恆烽中藥材苗林有限公司先後被評為“慶陽市重點龍頭企業”“甘肅省重點龍頭企業”“全省脫貧攻堅帶貧先進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