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三保障”打響扶貧“收官戰”

湖南隆回:“三保障”打響扶貧“收官戰”

隆回召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湖南隆回:“三保障”打响扶贫“收官战”

隆回易地扶貧搬遷思源集中安置區扶貧車間鴻飛飾品廠。

紅網時刻4月7日訊(通訊員 楊貴新 劉燕 王朝)“樓上是住宅,樓下是工廠,門口是學校;上樓回家,下樓進廠,出門上學;既顧了家,又找到了工作,每月還有兩千餘元的工資,小孩子就近上學也很方便。”4月6日,在隆回縣易地扶貧搬遷思源集中安置區鴻飛飾品扶貧車間,搬遷戶鄧多枚邊工作邊說著搬家後的好處。

據該縣發改局局長劉維湘介紹,該縣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2414戶9631人,其中縣城集中安置1083戶4483人。僅縣城集中安置區有勞動力的1902人落實就業,沒有勞動力的12戶安置戶落實兜底保障,844名搬遷戶適齡入學兒童全部入讀思源實驗學校。

今年,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該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4月3日,該縣召開扶貧領導小組2020年第3次擴大會議暨脫貧質量“回頭看”業務培訓會議。會上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020年3月27日會議精神及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對打好脫貧攻收官戰進行了全面部署。

就業保障:打好就業扶貧“攻堅戰”

今年,該縣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出臺了《隆回縣人民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隆回縣實施貧困零就業家庭清零行動的方案》等文件,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緩交或減免社保費用、獎勵員工返崗復工、點對點勞務輸出等各方面給予了最大力度的政策扶持。疫情期間該縣發放各類就業扶貧補貼473.53萬元。舉辦“2020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會”,連續20天開展不間斷的線上招聘活動,線上招聘會共有44家企業參會,其中縣內園區企業27家,省內企業17家,提供空崗5519個,達成求職意向人員1761人。

該縣加強與湖南省勞務協作市場、長沙、瀏陽、義烏等地勞務市場及優質企業對接,有組織的輸送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累計勞務協作企業和單位33家,其中縣園區企業11家,縣外省內企業7家,省外企業15家,並開展了定向勞務對接活動。今年已向瀏陽藍思科技定向輸出就業人員126人,長沙比亞迪電子定向輸出勞動力103人。

“點對點”幫助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月3日、5日,組織了兩次“春風行動, 暖心服務,關愛農民工返崗就業”為主題的農民工集中出行活動,從全縣範圍內組織了417名農村勞動力免費乘坐18輛大巴車赴義烏返崗;3月13日至3月15日,連續3天包了10臺專列直達廣州南,專程送6165名農民工返崗復工,其中貧困勞動力1165人。

住房保障:打好住房安全“殲滅戰”

該縣2014年至2019年完成住房安全保障任務18753戶,其中易地扶貧搬遷任務2414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6339戶。

實施掛牌督戰。該縣危改安排5個督導組,採取分片包乾的形式對23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全覆蓋掛牌督戰,幫助各鄉鎮(街道)解決實際困難,督促工作進度,抓好問題整改,高質量完成改造任務。該縣從4月份開始,實行“旬調度、月通報”制度,對進度特別緩慢的鄉鎮(街道),進行約談相關責任人。

紮實開展“回頭看”工作。該縣要工商業各鄉鎮(街道)對照梳理和摸排的問題,按照“立行立改、邊查邊改”原則,落實“回頭看”抓好問題整改。要求明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和整改責任人,建立問題整改銷號制度,確保6月底完成整改。

兜底保障:打好睏難群眾生活保障“持久戰”

提高全縣城鄉低保標準、城鄉特困供養標準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該縣從2020年1月1日起,全縣城市低保保障標準提高至530元/月,農村低保保障標準提高至340元/月,城鄉低保人均救助水平分別不低於372元/月、213元/月;城市特困人員(五保戶)基本生活標準提高至8268元/年;農村特困人員(五保戶)基本生活標準提高至5304元/年;全縣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標準提高至65元/月。

全面落實兜底保障政策,有效保障困難的基本生活。疫情防控以來,該縣民政局對360名困難重病重殘群眾予以救助,在疫情期間逐戶上門為260名困難群眾發放慰問金和日常生活物資。

全面落實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殘疾人“兩項補貼”等社會救助政策,確保應保盡保、應兜盡兜。疫情防控以來,共新增城鄉低保對象150人、特困供養對象7人、殘疾人兩項補貼37人。同時,對31名外地來該縣務工的新疆、山西等外籍地人員、因疫情防控不能返鄉且不能務工的臨時受困人員,按城市低保補助最高標準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及時足額髮放資金。今年,該縣完成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9181戶、27072人;完成保障農村特困供養對象5096人;完成保障殘疾人兩項補貼13796人。臨時救助困難群眾3835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