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湖醫學觀察隔離點的“信息員”

多少人前來入住隔離點?都來自哪裡?身體狀況如何……

  解除隔離人員有多少人?核酸檢測情況?檢測了幾次?體溫情況……

  在武清區天鵝湖疫情防控醫學觀察隔離點,先後入住過的860名隔離人員的情況,每天都要仔細核實、整理,最後彙報給防控指揮部,提供決策信息,每天都要多次上報。

  武清區組織部人才科的趙磊和另外3名同事就直接從事這樣一份繁忙而勞累的工作──信息蒐集整理。

  2月7日18點,趙磊突然接到緊急通知,抽調他到天鵝湖醫學隔離觀察點現場指揮部,開展信息材料彙總工作。當領導告訴他這項工作後,趙磊沒有絲毫猶豫:“隔離點疫情防控情況緊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就要勇於擔當。”趙磊交接完單位工作後,就出現在了隔離點工作現場,成了一名不可缺少的“信息員”。

  信息材料組工作千頭萬緒,首要的就是需捋清被隔離人員一切信息,包括姓名、年齡、籍貫、原住址、身體現狀……這些信息關乎隔離總體安置、關乎疫情防控大局,必須做到萬無一失。為做好工作,在組長劉旭輝帶領下,趙磊不厭其煩地跟相關部門進行電話核實、彙總,從早晨7點一直工作到深夜,然後把當天的《天鵝湖密接人員醫學觀察安置點工作動態》準時報送到防控指揮部,為領導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對於趙磊來說,信息蒐集彙總工作沒有上班下班、白天黑夜之分。隔離點隨時都會有隔離人員入住或離開,這些人員的性別、年齡、籍貫、身份證號,是入境人員、湖北返津人員、外地返津人員還是其他情況人員,每個人又分別進行了幾次核酸檢測,是否有發熱症狀,進入或離開的時間、下一步去向……這些信息都要認真做好核實、提前彙總、精準記錄,每一份文件、每一條信息都事關重大。

  趙磊舉例說,原始材料提供的隔離人員姓名有的跟身份證不一樣(同音字諧音字),看似是個不太大的問題,但如果不及時更正,這些人員解除隔離後,就會遇到麻煩,因為隔離點提供的證明上姓名和身份證不相同,所以他們要反覆打電話核實,不能出絲毫差錯。

  信息蒐集核實整理,不都是二手的,更多的信息還需要趙磊親自採集。

  每當一個隔離點區域完成消殺後,趙磊總是第一時間趕到入住房間,提前查看電視、空調、電話、床鋪、淋浴、馬桶、門窗等現狀,需要更換的、需要維修的,這些信息都要第一時間彙總,及時報告給防控指揮部及時完善,讓隔離人員舒適地度過隔離期。

  及時瞭解被隔離人員每天的生活動態,更是趙磊每天的重要使命。

  3月20日下午,一名男性被隔離人員情緒異常波動,影響該區域隔離工作,瞭解這一突發情況後,趙磊和同事們立即趕到事發地點,一邊幫助進行心理疏導,一邊調查瞭解具體情況,然後迅速把該信息彙報給了防控指揮部。由於彙報及時,相關部門迅速採取了行動,把該男子送到了相關定點醫院進行治療,確保了整個隔離點環境安全。

  白口罩遮住了趙磊的面容,卻沒有蓋住他眼睛裡的血絲:“看到隔離人員最後都被解除了醫學隔離,高興地回家,我特別開心,再苦再累都是非常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