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朋友圈裡的人和事騙了很多人!

不定時清理朋友圈內存,是想提醒下一秒的自己不像上一秒那樣傻。其實這是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因為會讓朋友誤以為你出現什麼情感波動了,不過這樣的推斷沒有錯,但是次數多了,容易給別人落下一個情緒化的印象。這樣的人在學習工作生活裡往往是不受歡迎的,說得好聽點是孩子氣,說得不好聽是幼稚。

新事物的發展總是以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新新人類中蔓延,微信和各種打車軟件都成了很好的印證。以前QQ分組裡浩浩蕩蕩900來號人,我不得不開了會員,等不及系統提示你“好友已滿”,如今把微信翻到#字底不知不覺也有幾百來人。

其實朋友圈裡的人和事騙了很多人!

原以為微信興許真的是一個區別於qq的小眾的圈子,分享喜悅,調侃夥伴,不亦樂乎。隨著用戶量增大,出於這樣或那樣的考慮,你不得不把你的直系旁系親屬、你男朋友的各路朋友、還有那些工作如意生意興隆的過往朋友、八竿子打不著的陌生朋友加進來,似乎不互相加個微信就不是“好朋友”。

當朋友圈形成這樣一個社會性的圈子,你所發表的狀態就沒有這麼自由了。之前發條朋友圈可以腦袋一橫就發出去了,現在總是猶猶豫豫,可說可不說的話,不說。這無非是要考慮到受眾的心情。你分享生活的日常,很多時候發發牢騷,曬曬美食。但這種沒有營養的狀態與別人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聰明一點的人把趨勢從自鳴得意轉向了自嘲,當然了,自嘲是為了讓別人閉嘴,希望大家都懂,但是這帶來的是“各種頭銜就是不一樣”站隊歪樓。你分享與朋友的自拍,發送之前後期加工要用到5個以上的APP,磨皮瘦臉加濾鏡,害怕讓別人知道你過得不好。

其實朋友圈裡的人和事騙了很多人!

再看看下面的評論,跟你關係不同的人一般回覆也不同,但真正關心你的人絕對不會出現在評論裡。朋友圈裡潛伏著這樣一群人,半年不發一條狀態,卻遊離在別人的狀態裡,隨時以一種視奸的視角看著別人的喜怒哀樂。以前我以為,人生就是要開心就說,但漸漸地我恐怕也會加入到這樣的人群裡。

原因很簡單,其實有的狀態只是為了記錄生活,但往往引來非議,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也是越來越明白,朋友圈的狀態並不是這麼簡單,與其表現一個不成熟的自己不如適當明哲保身,做一個旁觀者賞心悅目。

其實朋友圈裡的人和事騙了很多人!

關閉朋友圈之後,某日凌晨一個朋友給我發來一封很長的郵件,裡面說,只要我有想法我就會發聲。那時我認為是對我的褒獎,也確實是這樣的,不公正的、不好的地方我總是以各種姿態去反駁,但現在卻慢慢在朋友圈裡隱藏自己。或許這樣看起來會比較正常,被大眾接受。

成長是件殘酷的事情,也許久而久之我們活成了別人想要的模樣。但世俗跟成熟是兩碼事:在熙熙攘攘之外學會“我願意”,不願將就的你也可以不那麼講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