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及一“靜”,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補藥

有兩味藥,一個是鹿茸,一個是龜板,一個是補陽,一個補陰

一“動”及一“靜”,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補藥

我們再看看鹿和龜的能量狀態,一個動,一個靜,其實就是常說的“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具體表現

何為陰陽?

一“動”及一“靜”,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補藥

《黃帝內經》中講“陽化氣,陰成形”。

陽化成身體所需的能量,陰形成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

如果身體沒有了陽氣,就成了一幅空的軀殼,肉體很快腐爛;同樣陽氣如果沒有“有形的身體”做為載體,也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中醫講的健康,就是“陰陽平衡”。

一“動”及一“靜”,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補藥

動則生陽

這裡的“動”是指“形動”,如跑步、跳繩、踢毽子、打球、快步走、做家務等。

形屬陰,動以養形:

長期堅持運動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使氣血暢通,促進消化吸收,加快體內廢物排洩,從而也能達到健脾強身的目的。

陽氣的作用非常多,有兩個是大家最關心的,一是孩子的抵抗力,二是孩子的性格。

《黃帝內經》裡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就是說有了陽氣,人體才有抵抗能力,抵擋外界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陽氣足的孩子,自然抵抗力強,且能促進生長髮育。

精力充沛,處事樂觀,動作敏捷都可以歸屬於陽氣旺盛,它可以讓人保持充沛的精力,陽氣充足的孩子,一般樂觀開朗,陽氣可以賦予人幸福快樂的能力。

如果經常夢到可怕的事情,傷心的事情,或者陷入悲觀情緒裡,一般是體內陰氣太重

,陽氣太少,解決辦法就是多去運動、多曬曬太陽。

每日安排孩子“動”的項目至關重要,但切記“物極必反”,運動量如果超過孩子的承受力,就會“耗陽”。特別是對於體弱的孩子,我們要仔細觀察他能承受運動量範圍,不然就得不償失。運動量少的寶寶,就多曬太陽來“補陽”。

一“動”及一“靜”,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補藥

靜則生陰

補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安靜下來,讓能量回收。

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如果連續兩三天晚上不睡覺,就感覺上火了,這就常說的“陰虛火旺”了,因為熬夜,身體沒有“養好陰”,陽氣這股熱火就四處飄散。

我們還有這樣的體會,非常疲憊時候,安靜下來,閉目養神十分鐘,會覺得精神倍爽,這就是能量回收“補陰”後的效果。

孩子“陽氣”非常旺盛,時常是一刻不停地轉,所以讓孩子學會“安靜”下來非常重要,比如聽聽音樂、聽聽故事、塗鴉寫字、散散步,特別是孩子沉浸在自己世界裡,自得其樂時,不要打擾,都是很好“靜心”方法,也是“補陰”大藥。

人體最重要的“靜”,就是每日“睡覺”,對於孩子來說,在亥時(9點)入睡就是最好“補陰”法,是任何滋陰的藥物不能代替的。

“動靜結合”說起來特別簡單,做起來就特別難,只有用心去安排和引導孩子生活,才能做到。

END

我們要根據孩子的體質,有所側重!

比如陰虛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急躁,很好動,我們要多安排“安靜”的事情;

陽虛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較安靜,不愛說話,不愛動,我們得多安排“動”的項目,來平衡身體的陰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