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在生活中,我們談論誰家的孩子當了大官時,經常說是他家的祖墳上冒青煙了,在對不講理的人發怒詛咒時,經常說讓他生個孩子沒屁眼。大家想過沒有,這樣通俗的日常俚語裡其實蘊含著一個樸素的真理,那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句話出自《周易》,是先古聖賢發現總結出的道理。誰家有了可喜可慶的好運要歸功於祖上陰德,誰缺德損人利己就讓他的後輩倒黴受罰,正所謂行善積德福庇子孫,作惡受罰殃及子孫。道教經典《太善感應篇》也曾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我們的心就像一塊田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心如福田,播撒善良的種子就會收穫福德,世間的事都是因果相續的,良好的家風必將培育善良的孩子,優良的品質自會收穫喜慶。相反,如果一個人惡貫滿盈,不知回頭懺悔,一意孤行,必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即使現世未得報應,其惡思劣行也會影響子孫後代,招引惡果。長勢良好的莊稼依賴上一代顆粒飽滿的優良品種,焦芽敗種也結不出好的下一代果實。現代教育流行一句話,“父母是原件,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是複印件,複印件出錯要修改原件”,正是對這個道理的形象詮釋。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既然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應該懂得感恩和敬畏。感恩我們所擁有的是得益於父母長輩的蔭護,就像現代的美好生活得益於革命先烈和國之重器的奉獻。同樣我們也要學會敬畏,敬畏頭頂三尺的神靈和昭昭天理。為什麼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呢,正是因為有智慧的人懂得因果道理,植善因才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因果律是宇宙間的偉大定律,因果相續不斷,因造果業,果又是下一個果的因。所以說,哪有什麼未來,當下的此刻決定了下一刻的未來,哪有什麼過去,當下就是過去的延續。無窮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盡的未來都以現在為開始,把握現在,把握當下就是把我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