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也殺過生?佛陀殺生事件始末

佛陀殺人事件是從哪裡被記錄的呢?

今天X博士帶大家一起聊一聊佛陀殺人事件。

我們之前說過,佛經裡基本上任何五花八門的理論都有,互相矛盾的更是不勝其數。那我們能不能找到佛陀殺人的證據呢?可以的,我們在《大般涅槃經》裡就可以看到一起佛陀殺人事件。

首先我們知道,佛教徒是嚴禁殺生的,這也是最基本的五條戒律之一。佛教的觀念是任何的殺戮都會製造惡業,所以不管你是法律殺人,正當防衛還是保家衛國,只要你殺生那就意味著可能會帶來惡報。

所對於普通人來講,如果說一個士兵保家衛國奮勇殺敵都是需要受到惡報,那這一點可能對於平常百姓來講是不能夠理解,也是不能夠接受的。

佛祖也殺過生?佛陀殺生事件始末

那麼這部《大般涅槃經》裡是如何去講述佛陀對於殺人的理解呢?

首先是佛陀弟子請教佛陀說:之前您講過,您做國王的時候,修行四無量殺了不少婆羅門,那麼如果您真的修成了四無量,為什麼要殺婆羅門呢?不應該像愛自己的親生子女一樣去愛他們嗎?如果您沒有修成四無量,那麼你殺了這麼多人,豈不是應該下地獄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四無量,簡單來說就是無差別的去把眾生當做一個對象,做到慈、悲、喜、舍這四點。總之,就是要博愛,為了眾生受苦而悲傷,為了眾生得救而喜樂,對待眾生皆平等對待。

佛祖也殺過生?佛陀殺生事件始末

佛陀是怎麼回答這個棘手的問題的呢?

佛陀面對弟子的詰問,他首先發了很多賭咒發誓的話,諸如就算火變成冷的,自己也不會去害人。

佛陀做了一個比喻,他說一對夫妻非常疼愛孩子,但是這個孩子犯了法。父母因為害怕這個孩子被處以極刑就把他殺了。佛陀通過這個比喻告訴我們:之所以殺掉孩子,並不是因為不喜歡他,而是因為愛他,所以才會去做看似是傷害他其實是愛她的事情。

所以佛陀的意思是說只有動了惡念才是下地獄的最終原因。下地獄是動了惡念的結果。所以我其實沒有動惡念,所以我是不會下地獄的。

佛陀接著把殺生分為下殺、中殺和上殺。比如只是殺掉一隻小的昆蟲,那麼就是屬於下殺,惡報是比較輕微的。比如如果你傷害了父母,或者羅漢級別以上的佛教人士,那就是上殺,會墮入地域,那不是普通的地獄,而是阿鼻地獄也就是無間地獄。

佛祖也殺過生?佛陀殺生事件始末

同時如果你傷害的是一闡提,也都是完全沒有佛性的人,則是不會造成惡業的。一闡提其實就是樂於五欲的人,五欲也就是色聲香味觸。

佛陀再次強調說,婆羅門都是一闡提,殺一闡提並不構成惡業,所以我也不會遭到惡報。

佛祖也殺過生?佛陀殺生事件始末

至此,佛陀對於自己的辯護結束,那我們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對於殺婆羅門會產生這樣的理論。

一方面,當時的宗教鬥爭比較嚴峻,婆羅門與佛教更是勢不兩立的境地,婆羅門視佛教徒為異教徒,所以佛教徒把婆羅門當做一闡提也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做法。

另一方面,任何一個宗教如果想要去弘法必須要尋找世俗政權的支持,最好是讓國王或者皇帝信佛。但是皇帝和國王總會打打殺殺,手上總會沾滿了一些血跡。如果總說殺生會遭惡報,那這樣的理論自然得不到世俗政權的支持。

最後這裡面有一些方便行事的意思,就是說為了能讓眾生去修行佛法,現在打你、殺你都是為了你好。那關於一闡提能否成佛的問題,後有竺道生萬物皆能成佛的理論,並誕生了“頑石點頭”的故事。以後我們有機會再講。

佛祖也殺過生?佛陀殺生事件始末

多說一句。

《大般涅槃經》是大乘經典中的經典,顯然並不是出於一人之手。理論有所變遷也就自然難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