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南泥灣》歌頌的359旅最後落戶在什麼地方,不說你都不知道

歌曲《南泥灣》家喻戶曉,傳唱大江南北,成為老一輩人難以磨滅的記憶。創造南泥灣奇蹟的就是359旅。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第6軍團和紅軍第32軍、紅軍總部特務團一部,在陝西省富平縣莊裡鎮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0師第359旅,由陳伯鈞任旅長、王震任副旅長,下轄由紅6軍團編成的第717團、由紅軍第32軍等部編成的第718團,共5000餘人。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120師的主力旅之一。

歌曲《南泥灣》歌頌的359旅最後落戶在什麼地方,不說你都不知道

抗日戰爭時期,359旅開赴山西抗日前線。隨後,王震部在五臺、平山(屬河北省)一帶發動群眾,擴充部隊,開闢抗日根據地,並配合國民黨軍進行忻口、太原作戰等。1939年10月,國民黨頑固派不斷增兵包圍陝甘寧邊區,並製造軍事摩擦,第359旅由晉察冀邊區調至陝甘寧邊區,接替宋家川至葭縣(今佳縣)的黃河河防任務,旅部兼綏德警備司令部。從1940年底開始,第359旅進駐南泥灣開展大生產運動,實行生產自給,減輕人民負擔。1941~1943年,每年上交給邊區政府1萬石公糧。在大生產運動中,堅持以農為主,全面發展,先後開辦紡織、皮革、造紙工廠13個,成立鹽業、土產、運輸等公司,開辦飯店、商店、軍人合作社和各種加工小作坊等,形成軍民兼顧、公私兼顧、多層次的生產經營形式。在1942年2月中共西北局高級幹部會議上,第359旅被譽為邊區大生產運動的一面旗幟,毛澤東主席題詞讚譽第359旅是“發展經濟的前鋒”。在大生產運動中,第359旅還開展了大規模的練兵運動,並在1943年春播和中耕後開展了整風運動,保障和推動了練兵、生產各方面任務的完成,成為歌曲《南泥灣》傳誦的英雄部隊。

歌曲《南泥灣》歌頌的359旅最後落戶在什麼地方,不說你都不知道

秋色

解放戰爭時期,359旅參加中原突圍、保衛延安,進軍新疆,屯墾戍邊,隸屬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建制。1949年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二軍步兵第五師。1949年11月,步兵第五師在王震、徐國賢的率領下進駐新疆阿克蘇、和田17個地縣防區。1953年6月,步兵第五師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農業建設第一師。1954年10月,駐疆部隊第二、第六軍大部分,第五軍全部,第二十二兵團全部集體就地轉業,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隸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制。1960年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師進入塔里木盆地開墾荒蕪的戈壁灘,開始屯墾戍邊新徵程,359旅紮根在阿拉爾。

歌曲《南泥灣》歌頌的359旅最後落戶在什麼地方,不說你都不知道

第一師阿拉爾市359旅紀念館

農一師屯墾阿拉爾以後,經廣大軍墾戰士披荊斬棘,艱苦創業,開墾良田120萬餘畝,興建了10個農牧團場,被譽為“塞外江南”,創造了人進沙退、人造綠洲的曠世奇蹟。生在井岡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裡、屯墾在天山”是農一師的光輝歷程,359旅的優良傳統被不斷繼承發揚。

歌曲《南泥灣》歌頌的359旅最後落戶在什麼地方,不說你都不知道

歌曲《南泥灣》歌頌的359旅最後落戶在什麼地方,不說你都不知道

阿拉爾全景

歌曲《南泥灣》歌頌的359旅最後落戶在什麼地方,不說你都不知道

胡楊美色

歌曲《南泥灣》歌頌的359旅最後落戶在什麼地方,不說你都不知道

睡胡楊谷千姿百態

如今的阿拉爾市已經成為南疆的重鎮,轄4個街道、1個鄉、4個鎮,包括幸福路街道、 金銀川路街道、青松路街道、南口街道、託喀依鄉、金銀川鎮、沙河鎮、雙城鎮和永寧鎮,共有17個社區、8個村委會。另下轄一團、二團、三團、七團、八團、九團、十團、十一團、十二團、十三團、十四團、十五團、十六團等農牧團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