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說起王菲,想必大家都認識。作為華語歌壇具有標誌性的人物之一,王菲在音樂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王菲以獨特的嗓音和“菲式唱法”在亞洲和華人世界獲得很高的知名度,她將另類女聲、Brit Pop等元素成功地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香港流行音樂的秩序。無論王菲演繹何種類型的歌曲,都會有著與眾不同的味道。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而王菲在音樂上的成績,這個問題不是一些簡單的內容就能說清楚的,因為她的音樂太極致,更像是一些哲學類書籍,難以在短時間參透,而且很多作品沒有年代感,甚至明顯脫離於同時代,也許再過20年、30年,某些研究的人會發現新的精妙之處。

那麼,王菲的音樂如何呢?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吧!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新藝寶唱片時期:拓寬流行音樂的發展之路,開創“另類主流”的流行格局

1993年王菲推出粵語大碟《十萬個為什麼》,儼然成為當年港產流行唱片的標杆。這張專輯作為王菲掌控較多的專輯在其歌唱生涯中的轉折意義明顯,也是她第一次高姿態迎接西方另類音樂,開始與香港過分商業化的主流音樂分離開來。

她參與並主導了專輯的設計、造型、化妝,並有獨立創作的詞曲。她逐漸由王靖雯改回本名王菲,表明她開始在音樂上找到自己要努力的方向,不再單純聽從唱片公司安排,而是以自己的個性和音樂觸覺主導自己的專輯。

她所欣賞的一些歌手或者團體,大都是在評論與受眾兩方面上“雙贏”的優秀歌者,比如Sting、Tori Amos、Queen、Sinead Oocnnor。《十萬個為什麼》作為一張著意體現王菲“自我”的專輯,在選曲上可謂深思熟慮,並且發展為其後王菲出輯的模式與標準。也就是另類+主流+格調的基本模式。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專輯的開首曲,C.Y.Kong的原創作品《流非飛》儼然一派E-Mix的新潮舞曲風格,旋律搶耳,編配出色,可說是港產新潮舞曲的代表之作。其後雷頌德、王雙駿等人的效法成敗各異,並引領了一股Copy英倫潮的風氣,這和以林憶蓮為代表的美式RNB風格恰成對比。並最終造成了粵語RNB和靈歌的式微。

現如今R&B在寶島臺灣的迷天冪地之勢卻又顯見潮流的運轉“方生方死”則是後話了。C.Y.Kong以王菲的《不再兒嬉》起家,廣受矚目,《流非飛》則強化了此君在香港創作人員名單上的地位。

而最後竟發展成王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成為Alvin Leung-C.Y.Kong-Adrian Chan-Alex San班底中的一員,他們對王菲的成功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而對於該首快板作品,王菲的詮釋相當出色,對比其後王馨平的翻唱版本即可看出。舞曲演繹容易偏重節奏而失之放達,後者的機械停頓較之前者的肆意瀟灑,不免低頭。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百代唱片時期:獨立引領另類流行音樂,不迎合市場也能成為流行女王

長久以來,對於流行歌手的界定無外乎“大眾創造偶像”的市場催生觀點,但這一點在王菲身上行不通,促使她成為音樂女王的並不是因循市場的結果,而是引領潮流的緣由。1996年《浮躁》專輯徹底完成了根源搖滾與英式搖滾的結合與蛻變。

專輯在製作人員的陣容上,一再精簡。

張亞東能夠參與該張專輯的工作,源於竇唯的引薦。最初竇唯幫王菲錄歌的時候,張亞東為王菲彈過吉他,也寫過幾首歌,王菲覺得張亞東還行,於是就有了該張專輯的合作意向。同屬一家公司的Cocteau Twins是王菲的英國老師,王菲私下經常與他們探討音樂。後來,Cocteau Twins越洋為王菲操刀寫了《分裂》和《掃興》兩曲。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而《無常》音樂明亮,調子輕靈自在,但整個卻像裹在蛋殼裡的冥想,全是竇唯的感覺。《浮躁》是一首簡單的歌曲。這首歌依靠編配,一緊一弛,輪番轉換,不失變化,不至單調。

《墮落》中,“來呀,來呀”的“呀”字最能體現墮落的味道,像是往山谷深處排湧的雲霧。而副歌部分則高,飄,幾近假聲,卻是Cocteau Twins的味道。

《末日》中,王菲採用了一字一頓的唱法。本來這種唱法會顯得生硬,但是王菲在演唱時,特別做了處理,將每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拉長,或在第一個字先做處理,彌合了尷尬的縫隙。歌詞部分,王菲將抽象名詞如“理想”,“信心”,“美麗”,“慾望”等擬人化,使人想起歐陸早期的教化戲劇。

《哪兒》和《想象》是無詞歌,王菲的演繹更多的是吟哦。歌曲的音節為數不多,簡單易發,王菲突出“咿”,“啊”,“哦”等幾個元音,清亮圓潤,又輔以模糊的齒音,使之具有磨砂效果。曲子急促,加速了聲音的迷離,音高處氣流似從狹窄的孔洞逼出,有種遊離天外的飄渺。如果填上歌詞,則難以達到純淨的效果。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新力唱片時期:華語樂壇巔峰之作

當今華語樂壇誰能引領潮流?誰能堅持自我?誰能話題不斷?誰能人氣不墜?誰能叱吒亞洲?誰能征服日本?唯一共同的答案只有一個,只有王菲!2002 流行樂界第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就是華人天后王菲將於3月5日推出她加盟EMI以來首張世紀精選輯。

《你王菲所以我王菲》網羅王菲5年來在EMI所推出的5張冠軍專輯《王菲》、《唱遊》、《只愛陌生人》、《寓言》、《流年》中最精彩的24首代表作品,以雙CD的豪華版推出。雖然過去市場上出現過許多王菲炒冷飯的合輯,但是讓王菲能全才發揮,盡情揮灑做屬於自己的菲式音樂風格,是在加盟EMI之後才真正鋒芒畢露的。

在這張獨一無二的精選中,你可以一次擁有抒情的“我也不想這樣”、搖滾的“悶”、實驗的“臉”、流行的“當時的月亮”、電子的“香奈兒”、俏皮的“只愛陌生人”、前衛的“開到荼靡”…16首國語經典+8首粵語金曲,連續5年都入選年度十大國語專輯的百變王菲精華版。

一直讓人期待又無法取代,已經沒有適當的形容詞可以形容她的音樂,造型與行事風格,因為“王菲”二個字,就是一個獨特的形容詞,也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中音樂重要的標記。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另外,2003年《將愛》專輯融合更多曲風,包含拉丁的異國風情及trip-hop、folk、電子樂等。

主打曲《將愛》由王菲填詞譜曲,表面上寫她和謝霆鋒的戀情像一場戰爭,實際是在強調,外界的偏見讓他們身心俱疲,本來愛是純粹的,不該夾雜別的東西。她唱出了一種剛烈的力量,編曲磅礴有力,在唱腔上有所變化,多處利用氣音轉換營造歌曲的氣氛,有別於她之前的歌曲。

而《不留》由王菲作詞作曲,歌詞鋪陳了一系列對立或相關的事物,在“你”和“他”之間不停地給予著,似乎是把自己擁有的一切拆成了兩個部分,大段的“給”後什麼也沒有換來,什麼也不留下,什麼也沒留下,讓聽者瞬間產生失落空虛之感。

《不留》這首歌為trip-hop風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復出歌壇:極高的音樂素養,技巧多樣且靈活

音樂素養指的是歌手對唱法的設計能力,因為詞曲創作好之後,歌曲像是一個“毛坯”,並沒有明確的唱法和聲音效果,需要歌手根據自身技能和對歌曲的理解進行唱法上的詮釋。簡單來說,王菲在唱歌方面最突出的能力即是:一首歌該是什麼意境,她就能用聲音詮釋出什麼效果,甚至產生意想不到的更好的效果。

所以許多人提出“菲式”唱法,這一說法是對王菲音樂素養和技巧的一個概括,並不是說她聲音單一,而是說她聲音效果足夠豐富,能駕馭的歌曲風格眾多,可以上升為一個寬泛的“菲式”概念。

王菲的氣聲唱法極為優秀,頭腔共鳴的技巧純熟,真假音轉換自如;此外,顫音、拖音等技巧風格獨特;慵懶又細膩的唱法更成為俘獲眾多聽眾的利器;破音的完美演繹(開到荼蘼);美聲與流行的完美結合(臉)等。

而在復出歌壇時期,王菲也有著不一樣的音樂作品。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比如與陳奕迅共同演唱愛情片《將愛情進行到底》的主題曲《因為愛情》

這首歌是陳奕迅與王菲的首度合唱,王菲的聲音空靈,溫婉,而陳奕迅相對高亢,溫暖。他們的合唱感情層次豐富,既有年輕的情懷,也有歲月的感觸。詞曲作者柯肇雷稱,“這是一首穿越記憶的歌,也是一首最簡單的情歌,我希望能給大家最真實的感動。”最初柯肇雷為這首歌準備了兩個音調,而王菲選擇了更高的調子。“

還有演唱愛情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主題曲《致青春》

《致青春》歌詞中講述了青春的熱情與脆弱、青春過後的領悟,帶著傷痛感。歌曲中給青春的特點用了六個關鍵詞:瘋了,累了,痛了,笑了,叫了,走了,形容其是人間喜劇,但青春離奇。

而歌詞中一句“這年華青澀逝去,明白了時間”道盡了對逝去青春的緬懷與悵惘。王菲的演唱聲音空靈,弱化了每一句的尾音,讓整首歌聽起來“菲”味十足,有點《寓言》專輯的影子。

大部分聽眾都被《致青春》感動,看到歌詞就想起自己在學校裡的歲月不禁唏噓,歌詞最後一句更是點睛之筆。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一首《匆匆那年》更是獲得東方風雲榜動感101年度金曲獎,獲得音樂風雲榜的最佳電影歌曲和十大金曲獎。

王菲動人的聲音配上感人的歌詞,每一個音符都在敲擊著聽眾的內心,演繹著電影中感人的劇情和動人的情景,令人動容。

《匆匆那年》歌詞戳人,MV戳淚,直接引發了觀眾對於青春的集體共鳴,部分網友經不住呼朋喚友,相約一起緬懷青春,歌曲和電影同名,無縫對接,主題曲意境密切貼合電影故事,直擊人心,這是《匆匆那年》的最大優勢。

當之無愧的音樂天后:才華一身,集聚魅力,獨一無二,實至名歸

最後,一曲《歲月》,是王菲、那英時隔二十年的意識流。這首歌是一幅畫卷,由兩位天后不徐不疾、各具特色的音色編織成一幅時光流逝的畫卷:在雲淡風輕的後面,是遠去了的複雜的煙塵,是求之不得而又避之不及的喧鬧的紅塵。

不得不說,拋開外界一切評價,王菲絕對是中國近幾十年少見的優秀歌手和音樂人。無論從旋律、製作、詞藻、演繹、曲風還是意境上,都是華語樂壇綜合素質最高的。有時候聽到一首“耳目一新”的歌,誰料已經是王菲20年前的了。

“且聽歲月像旋律永恆,一直陪伴不斷聚散的旅程,我心中開著一扇門,一直等待永遠青春的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