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不羈的音樂男孩:勇敢倔強的搖滾,叱吒樂壇,獨一無二

說起謝霆鋒,想必大家都認識。不羈酷由心造的新新人類,另類鮮明叛逆的個性,再加上將想法化成行為的信念,這一切的組合,令那些平日不得不在之內循規蹈矩的人,羨慕、佩服,直至追捧,謝霆鋒身上集中體現了一代人的審美觀。在他的音樂裡,既有著超越他的年齡的成熟、理性、冷靜而深刻的思想,又有著新新人類特有的勇敢、倔強、 衝動和激情。

叛逆不羈的音樂男孩:勇敢倔強的搖滾,叱吒樂壇,獨一無二

那麼,謝霆鋒在音樂道路上怎麼樣的呢?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他的音樂吧!

1995年,年僅15歲的謝霆鋒隻身去日本東京學習音樂(樂理、作曲、編曲、填詞、吉他及製作),在日本求學的那一年多時間裡,謝霆鋒的經歷各種生活的艱辛,遭人白眼甚至睡街頭都是常事,成名後謝霆鋒多次接受訪問時都將那段時間比作流浪,但這樣的經歷更豐富了謝霆鋒的人生,鍛造了一身的音樂本領,奠定了他後來能夠叱吒樂壇的基礎。他熱衷於創作,並一直堅持自己的音樂理念,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

個人認為最年輕的音樂代表的謝霆鋒,在整個華人地區擁有極強的號召力,他的音樂和知名度從16歲出道後以常人不能想象的壓力努力了兩年,然後以常人不能想象的速度開始躥紅,成為近10年來亞洲最受全球關注的新進藝人,擁有一時無兩的極勁風頭。

叛逆不羈的音樂男孩:勇敢倔強的搖滾,叱吒樂壇,獨一無二

《謝謝你的愛1999》橫空出世,被稱為“謝霆鋒時代”

正是“謝霆鋒時代”結束了壟斷華語娛樂圈近十年的“四大天王”時代,同時也奠定了其亞洲天王巨星的地位。 其實客觀的說如果謝霆鋒能一心一意做音樂的話,如今的他一定可以比肩陳奕迅,甚至是二人共撐香港樂壇。

而《謝謝你的愛1999》是謝霆鋒的第一張國語專輯。共收錄12首音樂作品,該專輯為謝霆鋒的成名專輯,專輯中的大多數歌曲至今都具有很高的傳唱度;其銷量僅臺灣地區就33萬張,總銷量100多萬,從此謝霆鋒的叛逆搖滾偶像形象開始紅遍大江南北,並以此逐漸奠定了謝霆鋒華語音樂圈的地位。

其實,霆鋒與孤單結緣許久,或許從小他就比別人孤單;亦或許他不孤單,但是他最難忘的人生經歷卻是在日本的半年,他形容自己是在日本流浪,應該是某一種孤單吧!

出道後倍受傳媒嚴苛考驗的他,不得不提前瞭解到生命的殘酷,兩年多走來,大家慢慢懂得霆鋒對演藝事業的認真付出與努力,也瞭解他真摯的個性,接受他的率性而為…如果,你的年少曾經輕狂,你對於愛的感慨,可能不亞於霆鋒吧!

叛逆不羈的音樂男孩:勇敢倔強的搖滾,叱吒樂壇,獨一無二

比如這兩首作品:

《謝謝你的愛1999》

就算謝謝你的愛1999這首歌,詞裡盡是對愛的傷痛與負氣的灑脫,容我們猜想作詞者林利南老師,正是想藉著沒有愛之後的無助來傳達當愛來了,其中,“不後退就讓它心碎,寧願孤獨的滋味,不被瞭解的人最可悲,反正愛不愛都有罪,要走也要擦乾眼淚…”這段歌詞,可說是霆鋒的獨白,難怪他要唱的如此動情了。

《只要為你活一天》

如果不是因為天人永隔的悲劇,這年頭情人的對話裡,絕不會出現“只要為你活一天”這種文藝腔;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洪典,有一個朋友于兩年前罹患絕症過世了,他的女友至今仍深深愛著他,有感於此,洪典寫下了這首歌,吊念一份強烈的愛,透過霆鋒的歌聲,更能唱出曲中的思念。

只不過,整張專輯除了《謝謝你的愛》五個字相同之外,曲風、詞意和華仔之前演唱的《謝謝你的愛》毫不相干,純粹只取其意,代表世代交替。

隨後2000年Nicholas推出全新力作——《零距離》。在音樂的崗位上,他早已成為了製作和作曲人,編曲、作詞、創意、自導MV甚至導演電影樣樣得心應手,而他的作品也的確在水準之上。為了自己的新專輯,他作曲、作詞、彈奏,並參與制作的行列,所以在專輯中看見他名列製作者絕不奇怪。

叛逆不羈的音樂男孩:勇敢倔強的搖滾,叱吒樂壇,獨一無二

另外,主打歌《一了百了》在各大電臺都取得極好的評價,這首由伍樂城作曲,林夕填詞的作品可以歸類於卡拉OK式的情歌,風格卻不落俗套,尤其是林夕的作的詞:

“門匙被借了 退了 就像用你手 救了 廢了要了我的命 但是重新學會笑 前額被吻了 暖了 慢慢便退燒 冷了 過了 慣了這種心跳 才明白開心不算少 算了 算了 夠了 我滿足到不得了……”

一個被愛人出賣的傷痛故事,用自我安慰的心情期盼將傷痛減到最低,但其實是越想越痛,而伍樂城在副歌中加入大量提琴絃樂演奏,每一弦線的牽動都帶動著歌詞中的轉接,令人聽得更為悽酸。

其實,整張專輯十首歌當中,最好玩的要數其中一首由謝霆鋒自己填詞的妙歌,他把心目中理想女友的形象寫在歌詞中,如果你想知道他說的是否如外界傳聞的“她”,不妨親自聆聽揣測一番,看看哪一首是他親自填詞,而霆鋒心愛的她又是何模樣。

雖然才剛剛進入音樂界,謝霆鋒的表現卻是新人中最傑出的,1997年在香港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受到熱烈的迴響,香港媒體更稱他為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等這四大天王的接班人。

不得不說,在全亞洲正版更是超過100萬張。音樂一直是謝霆鋒生命中的最愛,他的童年夢想就是成為一個成功的歌手和演員,隨著他的夢想一一實現,他的最終目標就是能夠對音樂界有正面的影響。

叛逆不羈的音樂男孩:勇敢倔強的搖滾,叱吒樂壇,獨一無二

World Music Awards——世界音樂之旅

2001年謝霆鋒推出了《玉蝴蝶》和《世紀預言》,兩張專輯都是謝霆鋒親自監製,其中大部分包括主打歌皆由謝霆鋒作曲。

其實在《玉蝴蝶》正式發售之前,謝霆鋒的演繹足跡就已遍及港臺、大陸、日本、美國、澳洲及東南亞各地,有推出專輯、有演出電影、有拍攝廣告MV、有世界巡迴演唱會、有獲頒獎等等。

有意思的是這首歌曲是謝霆鋒在香港經過一家花店,看到一株當罕見的植物,一問之下,才知道花如其名有個美麗脫俗的名字叫玉蝴蝶。於是謝霆鋒便協同好友林夕共同製作具愛情哲理的《玉蝴蝶》這首歌曲,精裝並首度採專輯封面不露臉方式推出,同時此歌又被指為謝霆鋒為舊愛王菲所寫。

單製作費就花了三百萬港元,也是喚起很多人回憶的歌曲,也是情深款款的佳作中的佳作,情歌中的情歌。同時謝霆鋒也用《玉蝴蝶》讓媒體還有歌迷都對這個年僅21歲的年輕人刮目相看,唱出了風采,不僅成為了謝霆鋒的代表作品,更在當年的華語樂壇出盡風頭。

也因此《玉蝴蝶》使謝霆鋒在全球華語排行榜上創造了一上榜就是冠軍並連奪4周冠軍的記錄,並在同年的首度頒獎前的投票中成為唯一一個同時進入最佳創作人和最佳男歌手最後五強的歌手。

叛逆不羈的音樂男孩:勇敢倔強的搖滾,叱吒樂壇,獨一無二

而了一張專輯《世紀預言》,卻有著不同音樂藝術創作,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

21世紀才開始,就發生一連串的天災人禍:世界各地毫無預警的發生大規模地震、美國911事件、全球股市大跌、失業率攀升以及人類的濫墾造成的溫室效應,連臺灣也遭受有史以來最大的水患等,這些跡象再再顯現出世事無常和人類的脆弱。也許就是感嘆自己的渺小,人類必須求助於超自然的力量,預言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出安定人心的重要性。

而專輯採用了英式搖滾,主打歌《夠了沒有》更是以平和的曲風開始,以吉他烘托著一種悲情。專輯的主題是浮現人心的躁動,其中能反映謝霆鋒音樂創作意圖的歌曲集中體現在《不耐煩》、《慌》、《瘟疫》、《不稀罕》、《大路上有微生物》中。

《不耐煩》是青年人對生活對現實煩躁不安、尋找改變的感覺;《慌》唱出了人性中恐慌、灰暗的一面,都市裡的疏離,使愛情、親情、友情都成了一種寄託;《瘟疫》、《不稀罕》、《大路上有微生物》突出了一個平常人的生存要求。

光看《世紀預言》的曲目,感覺所有的歌名都那麼“冷”,那麼冷靜,那麼冷酷,真讓人不習慣。《世紀預言》的曲目處處透露著對愛情的不確定、不信任和不安全感。

最後一首,叫《Without Me》,更是完全的絕望,是對經典情歌《Without You》的瘋狂顛覆和殘酷嘲弄。

叛逆不羈的音樂男孩:勇敢倔強的搖滾,叱吒樂壇,獨一無二

從不羈男孩到成熟男人

音樂方面,鑑於重心及音樂環境的變化和正在影壇業已取得的突破,謝霆鋒自2006年發行一張多年來的國語創作精選集《毋忘我》之後,時隔三年於2009年發行他的最後一張專輯《最後·謝霆鋒》 。

專輯在航母軍事現場舉行發佈會,僅在推出六天時間裡就取得了六十萬張,二十白金的成績,謝霆鋒稱雖然專輯名叫《最後·謝霆鋒》。

而這專輯也反映了當時的香港,香港音樂環境的改變,讓謝霆鋒難以適應,有了想要退出歌壇的念頭。謝霆鋒把該專輯當成他最後一張專輯看待,因此專輯定名為《最後》。

因為謝霆鋒不想把發行專輯當作一種任務,明確只有表達需求時,才會去創作和演繹,所以推出該專輯花了三年時間。為了在該專輯發行後不留有遺憾,期間,謝霆鋒一再拖延推出的時間。該專輯中每首歌曲的錄製,謝霆鋒只花了3個小時,他唱不上的音,直接用音效推高了。

而專輯設定以謝霆鋒的十年經歷為背景,分為三大部分階段,包括:年少輕狂、收穫真愛和無畏豁達,用歌曲帶出主題,對謝霆鋒進行剖析,記錄謝霆鋒在演藝圈打拼多年的感慨歷程。

叛逆不羈的音樂男孩:勇敢倔強的搖滾,叱吒樂壇,獨一無二

整張專輯的線條明朗,曲目風格簡單,偶爾加入些HardRock元素的流行搖滾曲風。雖然該專輯在音樂的前衛性和野心上,不如謝霆鋒在此之前的數張專輯。但是,謝霆鋒還能夠堅持做他喜歡的類型化音樂,還是體現了他對於個人音樂的執著。

崔恕在《Tonight》裡所寫的“走錯也不必感慨,反正不可能重來”和“有笑有淚所以精彩,無所謂意外”,以及林夕在《最愛之後》中所感嘆的“可悲的是和最愛相愛,是再愛別人的練習”,都應了謝霆鋒的靈魂之景。這種人性化的小哲理,讓感性和文字共鳴,對於謝霆鋒而言,不僅彌補了他在音樂表達上的侷限,也催生出一種戲劇化的效果。

最後,《終點站》的歌詞中表現出夫妻間不棄不離的感情,謝霆鋒透過該曲讚揚張柏芝的勇敢。該曲意指人生的最後歸屬,謝霆鋒滿滿的唱出了他對張柏芝的情意,與兩人決定相輔相持的決心。

其實恰恰相反他退出歌壇時正是他作為歌手的巔峰時期,我們從他最後一張專輯《最後,謝霆鋒》的銷量來看,當時依然可以在6天銷售60萬張唱片,由此可見當時謝霆鋒的號召力。

當謝霆鋒退出歌壇時,甚至有媒體惋惜這是香港樂壇的一大損失,正如現在的香港樂壇,如果陳奕迅退出歌壇會變成什麼樣,讓人不敢想象。‍‍

但是,無論人事怎樣更迭,容顏如何改變,從前的叛逆少年稜角已被磨平,當曾經熟悉的音樂響起時,我們都可以一起在歌中回味各自的青春和那些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