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拒絕贍養老母的理由很奇葩(原創)


故事:拒絕贍養老母的理由很奇葩(原創)

韓金玲老人八十一,老伴過世五年。老大老二結婚分家單過以後,老夫妻倆一直跟小兒子生活在一起。

去年冬天,老三不想繼續贍養老母親,把老人從家裡趕出來,老人暫住在一位鄰居家裡。

村委會出面找老人三個兒子商量贍養的事情,三個兒子說不到一起。

老三說:“不是我不想管我媽,我爸媽一直跟我生活在一起。不說年輕時候的事,就說我爸媽六十歲以後,我管了兩人十六年。我爸去世後,再管我媽五年。老人又不是生了我一個兒子,兩個哥哥也應該儘儘贍養的義務了。”

老二說:“你們誰愛管誰管,不要拉上我。”

老大很希望兩個弟弟能主動管母親,然後把自己撇清,可是老二的態度很強硬,當著村主任的面直接說不管。

村主任對老大說:“吳叔,你是老大,還是你來親自管你媽吧,讓你兩個弟弟拿贍養費。”

老大當時沒說話,但是心裡不滿意,所以,既沒有說行,也沒有說不行。

幾天後,老大帶著農藥去老二家裡,要老二答應贍養母親。他對老二說:“吳亮,你要是不答應管媽,我就喝藥死在你面前。”

吳亮怒氣衝衝地指著大哥吳謙的鼻子說:“你有本事就喝給我看,你就是死在我家裡,跟我也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藥是你自己帶來的,也是你自己主動喝的,不是我逼的。你讓我管媽,你咋不管?人都說長兄如父,你像嗎?”

兄弟倆的吵鬧聲驚動了隔壁和對門的鄰居,鄰居們過來勸架。

隔壁的黎叔奪過吳謙手中的藥瓶怒斥到:“兄弟倆有話不能好好說嗎?你喝藥死了能解決啥問題。不就是給老母親養老麼,你們三個真的不能贍養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嗎?吵吵鬧鬧不嫌丟人。”

在鄰居們的勸說下,吳謙離開了吳亮的家,回到自己家裡越想越憋屈。吳謙又去找老三吳平,對老三說:“吳平,你一直跟爸媽在一起生活,還是你繼續照顧媽吧,我拿錢都行。我每月給你生活費,你陪著媽。”

“媽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錢。我已經陪媽多年了,你跟二哥真的需要陪媽一段時間。媽都八十多了,說不好聽點,媽還能活幾年,能麻煩你們多久。”吳平說。

其實吳平說得很有道理,老人晚年有口飯吃,有口水喝就能滿足,不在乎吃多好,穿多好,在乎的是子女能夠陪伴左右。有子女陪伴的老人就是吃糠咽菜也覺得很幸福。


故事:拒絕贍養老母的理由很奇葩(原創)


吳謙覺得弟弟說得有道理,自己無法反駁,但心裡還是不想直接陪伴在母親身邊,不想親自動手伺候老母親。

萬般無奈之下,吳謙又去找村主任常健商量。到了常健家裡坐下後,吳謙直截了當地對常健說:“叔今天來找你,還是關於我媽養老的問題,我希望吳亮吳平能夠輪流照顧我媽。”

“那你幹啥,不想管嗎?”常健問。

“我還要出去打工賺錢,我給錢都行。”吳謙說。

“你要打工,你倆兄弟就不用幹活,專門待在家裡照顧你媽?”常健反問。

“我心裡委屈,不想面對我媽。”吳謙無奈地說。

“叔,你終於把心裡話說出來了。不就是分家那點事麼,你心裡覺得父母當初分家不公平。咱們村子兄弟多的,分家時比你慘的有的是。栓牢叔分家的時候,啥都沒有,帶著嬸子和孩子淨身出戶,這你不是不知道。但是栓牢叔沒說不養父母,人家不但養了,而且還養得很好,被評為咱們村的五好家庭,你咋不向栓牢叔學習。”常健說。

“我還是覺得心裡不平衡,當初分家的時候,給我一粒糧食都沒分,你嬸子當時很生氣。多年過去了,她還是轉不過彎。”吳謙說。

“別拿我嬸子做藉口,你就是心裡覺得不平衡,嫌分家時沒有給你分糧食。不過給你分了房子就不錯了。那時候村裡兒子多的家庭生活條件就那樣,你還是理解理解吧。”常健說。

“我就是想不通,分家時不給分糧食。我四十歲以後,我媽就再也沒有幫過我。”吳謙說。

“叔,你這話說得就有些不講理了。你算算,你媽十月懷胎生下你,從小把你養到大,供你讀書,給你蓋房子娶媳婦,到你四十歲,你總共花了你媽多少錢,你算清楚了,一次給你媽也行。你不想管你媽,只要你媽手中有錢,村裡想辦法。”常健說。

吳謙聽了常健的批評,半天不說話。

“你們兄弟幾個約個時間,然後叫上你媽,在吳平家開個會,我來主持,只要你媽願意,你們幾個就出線,送你媽去養老院吧。”常健說。


故事:拒絕贍養老母的理由很奇葩(原創)


三天後,吳謙兄弟三和母親在吳平家裡集合,村主任常健主持這個家庭會,在母子四人當面商量養老問題,常健對兄弟三說:“你們願意拿錢送老人去養老院嗎?”

兄弟三人還沒有發話,韓金玲老人首先反對說:“我不去養老院,我有三個兒子,沒有絕戶,去養老院會被人恥笑兒子不孝。小兒子養了我多年了,我不能讓人戳他脊樑骨,罵他不孝。”

老人不想去,顯然送養老院的辦法行不通。常健問老人:“奶奶,如果他們三家輪流管你行不行?”

“行。”韓金玲老人說

“輪流管,我沒時間在家裡,我還要出去打工。”吳謙又不同意了。

“吳叔,你不要說了,你不就是糾結當初沒給你分糧食的事,心裡不平衡麼。過去多少年了,你永遠記在心裡,累不累。再說了,心裡不平衡這也不是你拒絕不贍養老人的理由。你是老大,有個擔當行不行。”常健說。

“我心裡這個坎過不去。”吳謙說。

“你過也得過去,不過也得過去。”常健說。

常健想:這個問題不需要繼續討論了,應該想辦法解決問題。常健對兄弟三說:“今天不說了,你們回去好好想一想,養母親的事情咋解決,十天之後要還是沒有結果,我就幫著韓奶奶起訴你們,到時候就等著法院判決吧。”

吳家三兄弟依然沒有商量出贍養母親的辦法,無奈,常健帶著韓奶奶奶找律師援助中心,讓律師幫忙起訴了三個不孝子。

法庭調解依然沒有達成共識,韓金玲老人的養老問題還懸著。如今只能等待法院開庭審判的結果了。

希望韓金玲老人的養老問題能夠妥善解決,從此不再跟三個兒子對簿公堂,然後安安寧寧地度過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