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前段時間,一幅攝影作品在攝影圈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攝影師@鮑永清

看到這張照片,很多朋友可能就想到了,那個熟悉的表情包 ↓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看起來挺搞笑的,不少網友還為這幅照片配上奇妙的語言。

如:“媽蛋,嚇老子一跳......”

“我靠,莫挨老子”

“站我背後咋不說話,嚇死我了!”

其實,這是獲得今年英國,國際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年度總冠軍,青海省攝影師鮑永清的作品。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中間為青海省攝影師鮑永清

據瞭解,在這近20年來中國只有少數幾個攝影師,獲過這項賽事的單項冠軍,此次是中國攝影師第一次獲年度總冠軍,青海省攝影師鮑永清獲此殊榮。

“這張作品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


人們除了探討這張作品外,其實也更加關注的作品背後的故事。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說到這張作品,就不得不介紹一下這位攝影師了。

資料顯示:鮑永清,藏族,青海湟源人,中國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理事長兼首席生態攝影師,青海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青海省野生動物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鮑永清

今年51歲的他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首席攝影師,拍攝戶外野生動物已有7年。

拍下的這張《生死對決》的獲獎作品,花了整整3個月,也吃了不少苦。

因為拍攝地點位於甘肅祁連山國家公園,當地除了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植物資源,同時也是幾千米的高寒之地。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橡友在祁連山拍攝場景

在拍攝獲獎照片的3個月前,鮑永清就發現了這隻藏狐的洞穴。

他把相機架在不遠處,跟蹤藏狐的捕食過程。這一跟,就跟了3個月。

最後才抓拍下這張藏狐突襲旱獺,旱獺錯愕反應,真實表現自然關係的佳作。

可以說,正是這種細緻和耐力,他才有了這份好運氣,捕捉到了大自然瞬間的精彩。

“攝影師是最真實的記錄者”

英國野生動物攝影年賽評委會主席這樣評價這張照片:“這幅作品幽默和驚恐並存,捕捉到了大自然的戲劇性和緊張感,從攝影角度講,這簡直是完美的瞬間。”

之所以“完美”,是因為捕捉到了“真實”。把大自然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公眾,引發人們對生態的關注,這也是該賽事設立的初衷。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鮑永清在頒獎現場

不錯,查看往昔,很多獲獎作品的驚鴻一瞬,都是攝影師長年累月的堅持等待,才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那真實的一瞬間。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格雷格-杜陶伊特

敬業的南非野生生物攝影師格雷格-杜陶伊特為了能夠捕捉到野生獅子飲水時的完美照片,竟然歷時三個月潛伏於獅群常到的水塘中,潛水時間總共長達270小時。

攝影師的敬業精神和辛苦努力為他換來了一組精彩、傳神的野生動物圖片。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澳洲的叢灌火雞在長長的四個月中,不停地忙碌著,將蛋放在腐敗的落葉下,靠發酵產生的溫度孵蛋。

為了將溫度恆定在33攝氏度,公火雞時不時要將嘴伸進去測溫,熱了將葉子扒開透透氣,冷了再蓋一層被子。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圖源:Ganesh H Shankar

▲為了拍攝這樣一幅照片,攝影師要潛伏叢灌火雞附近進一個月的時間。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圖源:Ganesh H Shankar

▲攝影師經常在凱奧拉德奧國家公園閒逛,時刻隨身帶著相機,於是才有了這張獲獎照片。

一隻印度紅領綠鸚鵡在返回巢穴的時候發現一隻孟加拉巨蜥在它的家旁邊,鳥兒不斷的去啄巨蜥的尾巴,直到它躲回洞裡。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圖源:Laurent Ballesta(法國)

▲南極附近海底所見,一座巨型冰山被困在狹窄的海灣內,莊嚴而孤獨地聳立著。底部的紋理是冰山在旋轉漂移過程中與海底地面碰撞形成的。

Laurent和他的同伴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用三天的時間共抓取了147張照片,獲獎的為其中之一。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圖源:Marcio Cabral(巴西)

▲過去三年中,Marcio多次出入國家公園,等待合適的機會拍攝發光白蟻。

終於,連天大雨過後,一個巨大的蟻穴出現在星空背景中。長時間曝光加上閃光燈,讓更多的人見到這稀有的場景。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圖源:Audun Rikardson

▲據說上幅這張雄鷹展翅高飛的照片,攝影師Audun Rikardson為拍攝它花費了三年多的時間......

除此之外,一組2019趣味野生動物攝影獎入圍作品,也是攝影師經過長期的等待,才抓拍下了這些可愛動物的瞬間。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下雪天快樂~” 圖源:VICKI JAURON

為什麼感覺這隻貓頭鷹在嘲諷我們?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悠閒時光”,圖源:THOMAS DMANGELSEN

這隻黑猩猩知道如何放鬆。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抓住……” 圖源:SARAH SKINNER

好吧,這張照片的後果一點也不搞笑!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華爾茲跳錯了?” 圖源:ALASTAIR MARSH

這些狐狸不會因為他們的舞蹈,而贏得任何獎項。

若我們細細品味這些攝影佳作,就能感受到攝影師耐心與的用心。

不論是被捕食者面對生死的驚恐,還是幼崽與媽媽面對生存的艱辛亦或是動物瞬間的可愛,大自然最真實的一面都被攝影師們用手中的相機定格了下來。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正如《BBC野生動物》雜誌前任主編Rosamund Kidman Cox所言:“在揭示大自然所遭受的破壞和屈辱、野生動物在人類的步步緊逼之下不斷消亡時,圖片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而作為這些圖片“背後的人”,攝影師更是擁有“感動世界的力量”。

“好的藝術作品永遠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


那麼,什麼樣的攝影作品能稱為“好的作品”?

其實這個問題比較寬泛,也沒有統一標準,小編不想誇誇其談,但如果非要說出一個標準的話,那就是能夠能打動人的作品。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圖源:Mats Andersson

一幅能打動人的作品,必定是能夠被人傳播分享。

我覺得,對於一幅風光作品,獨特的風景搭配上絕美的光線以及天空,加上獨特視角是一幅打動人的攝影作品前提條件。

對於一幅商業人像,搭配模特突出商品特點,能提高銷量就是好的、動人商業攝影作品。

對於一幅糖水片,用最好的光線環境,避開模特外貌上的缺陷,抓住模特最美的瞬間就是好的糖水照片。

對於一幅新聞攝影,及時性和新聞內容的稀有性以及真實性是確定新聞攝影價值的條件。

對於一幅人文攝影,能凸顯照片的故事性以及照片背後的意義就是好的作品。

“尖叫土撥鼠”拿下世界大獎,看到攝影師背後的故事,我哭了....

總體來說,好的照片一定是離不開現階段的大眾認知和審美的。

就如列夫·托爾斯泰在其書中所說的那樣:“好的藝術作品永遠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

那麼,你認為什麼樣的作品才算好作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