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不看廣告看療效,手機廠商們終於不用比拼配置了?

  “安兔兔跑分40萬,遠超友商同期旗艦產品。”

  “這樣的配置,真的碉堡了。”

  “CPU性能提升23%,GPU提升26%。”

  最近我通過在線的方式,參加了幾家手機企業的新品發佈會。就我的直觀感受來看,昔日這些讓人反感的“以配置論英雄”的傳播理念越來越少,轉而向產品實用特性、高端創新技術、頂級產品工藝等層面轉變。

  我認為這種風氣的轉變挺好的,是消費者之福。

  昨天晚上(2020年4月8日),華為舉行在線新品發佈會,HUAWEI P40系列在中國正式發佈,HUAWEI P40、HUAWEI P40 Pro、HUAWEI P40 Pro+三款機型集中亮相。其中P40起售價4188元,可謂良心價格。


短評:不看廣告看療效,手機廠商們終於不用比拼配置了?


  在整場發佈會上,高端配置的PPT展示和解讀更像是例行慣例一樣,並沒有作為重點。華為真正花精力和時間分享的是配置以外的部分,有很多方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有這麼幾點。

  1.超感知影像影像:以HUAWEI P40為例,應用華為的AI技術和超感知傳感器等,搭載超感知徠卡三攝,包含5000萬像素超感知主攝像頭,800萬像素3倍光學變焦攝像頭和一枚16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我們請忽略這些數據,看看這些方寸之間的搭配有什麼效果。它的效果在於,手機擁有更快對焦速度,無論白天黑夜都能快速精準對焦,無論暗光弱光逆光、室內室外均可擁有出色的畫質表現。而且,它引入AIS智慧防抖,實現三重OIS+AIS防抖,抖動中也能拍攝清晰畫面。


短評:不看廣告看療效,手機廠商們終於不用比拼配置了?


  2.5G:P40搭載了麒麟990 5G SoC芯片,將處理器和基帶合二為一,創新設計CPU三檔能效架構、16核GPU超級集群。同樣撇開數據不談,用戶感知層面會發現,配置這樣的芯片,會在影音、遊戲、運行大型軟件方面擁有暢快的體驗。有人質疑華為的這顆芯片不支持DDR5、不支持UFS3.1,會影響傳輸效率,最終會影響用戶決策。這種觀點我不完全認可,這好比有兩臺汽車,一臺是2600公里的最高時速,一臺260公里最高時速但是擁有其他更實用的功能,我肯定為實際應用買單,而非數據。

  3.科技+傳統的工藝:手機的氣質和外觀重要不重要?實用不實用?每個人有不同的答案,但的確有相當一部分人喜歡一個人首先被外觀氣質吸引,然後才去瞭解內在,對於手機來說,也是如此。華為P40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現代工法和傳統陶瓷工藝的結合,所帶來的獨有產品氣質,據說這種工藝難度很大,經5天5夜高達1500度高溫燒結,加上精磨拋光,造就HUAWEI P40 Pro+宛若藝術品般的陶瓷後蓋。這種產品,既是實用的科技硬件,也是精美工藝品。


短評:不看廣告看療效,手機廠商們終於不用比拼配置了?


  4.AI: AI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不得繼續提,因為相比過去,AI越來越聰明,應用場景越來越廣泛。P40從芯片到硬件配置再到軟件以及系統服務,在不同環節和層面都大量的採用AI服務,得以讓手機的綜合效能發揮到最大,且能保障相對理想的功耗。前面我們提到的手機拍照防抖動,不僅僅因為有強勁的攝像頭,更因為有看不見的AI智能技術。

  除了華為,近期舉行發佈會的小米、VIVO、黑鯊等廠商,也都通過不用的維度,宣揚了產品多方面的功能特性,都在弱化配置數據,強調基於場景和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實際應用。

  那麼,我們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現在的手機廠商不再熱衷於比拼配置了。是因為配置迭代難度很大了嗎? 顯然不是,今年的手機像素都已經提升到1億了,內存都已經DDR5了,配置的升級是永無止境的。

  在我看來,對於一線的廠商來說,高配置只是標配(這好比多年前汽車廠商把定速巡航作為賣點,現在很多低端汽車都有了,就不作為賣點了),凡是能存活到今天的手機廠商,都是大廠,都能研發在全國甚至全球頂尖的高配置手機。

  既然高配置只是基礎、只是標配,那麼就只能比拼配置以外的能力,比如創新的技術應用(比如當初的屏下指紋、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比如更時尚和潮流的外觀和氣質(比如華為的陶瓷質感的P40,比如VIVO貼近年輕人清新靚麗的外觀),比如生態系統的構建(華為HMS)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