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一個歷史痕跡毫不褪色的城市。

從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到奧斯曼帝國的的伊斯坦布爾,再到現代的土耳其共和國。

歷史的進程中,人類社會步步變遷,唯有住在這裡的貓,見證了這一切的發生。

貓的生活與這裡的一切息息相關,又與這裡的一切保持距離。

貓的國度與人類的國度平行著,在生老病死中緩緩向前。

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2018年在國內上映的紀錄片《愛貓之城》,是我們貓奴必看的佳片。

本片的導演傑達·託倫,從小在伊斯坦布爾長大,據說在成長過程中有過21只貓。

和本地居民一樣,導演與生活在這裡的貓,有非常多的交集。

從導演的視角中,我們得以看到,貓這種神奇的動物,在伊斯坦布爾的日常生活。

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伊斯坦布爾的貓咪日常

導演在《愛貓之城》中,呈現了8只貓在伊斯坦布爾的生活狀態。

這裡的居民,對貓的態度是自由開放的。

開場的橘貓,每天在街頭自由穿梭,街上的行人總是會主動給它各種吃的。

它吃完後會把最大的一塊食物叼在嘴邊,等它回到家,你才發現它已是幾隻小貓的媽媽,食物是叼回家喂孩子的。

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服裝店老闆娘說,在伊斯坦布爾人們不會把貓關起來,不應該把貓當作家養的寵物,居住在城市的所有貓都是這裡居民的寵物。

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人們把貓當作與自己對等的生物,從對貓的愛,學習愛別人的能力。

海邊的魚店,一隻母貓在魚店頂上生了一窩小貓,魚店老大爺每天抬手餵它們小魚。

魚店老大爺說,這些貓就像人類一樣,人對動物的愛是一種特別的愛,如果一個人不愛動物,也沒有能力去愛別人。

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伊斯蘭教的信仰下,人們認為貓和人一樣能感知真主。

雜貨店的貓名字叫古本,它和同窩的小貓來到這裡,其他的小貓長大都走了,古本卻留了下來生活了很多年。

雜貨店的老大爺說,人類應該有憐憫之心,盡力照顧比自己弱小的生命。

同樣是離人類很近的動物,貓和狗的區別在於,狗把人類當自己的真主,但貓卻是和人一樣能感知真主,貓和人類親近的同時又保持距離,不是因為它們冷漠,而是因為它們看得透徹。

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貓的生老病死,映照出人們對待生命的尊重、對待死亡的不執著。

市場裡一隻小貓死了,一個年輕人撿到後,把小貓交給市場裡的老大爺。

雖然難過,但老大爺說這是自然法則,時有發生,然後老大爺雙手捧著貓去到專門埋葬貓的地方。

這裡的人們對生命充分尊重,面對死亡坦然不執著。

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城市化的進程,正在壓縮貓的生活空間

伊斯坦布爾和快速發展的中國一樣,在城市中的老城區上,一棟棟摩天高樓快速升起。

現代化城市的建設,在逐步讓老城消亡的同時,也在逐步壓縮貓的生活空間。

老城區的市場裡有很多貓,與市場內的店主及顧客和諧相處。

市場裡的居民看著周邊的高樓大廈不無擔憂,以往的果園和樹林,被現代化的高樓和城市交通取代。

綠地的消失,讓貓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小,這個市場在不久後也會改建為主幹道,不知道生活在這裡的貓以後怎麼辦?

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城市的生活或許越來越便捷,但換來便捷的代價,是人和貓的自然相處。

伊斯坦布爾的將來,會越來越像中國的現在,人與人的距離在科技與城市所提供的便捷下,個體與個體越來越隔離。

有趣的是,從今天發達城市的現狀來看,貓反而是適應性極佳的動物,當城市裡獨居的人越來越多時,說貓是互聯網時代最適合人類的寵物,也不為過。

貓對人的陪伴,是隨時在你身邊,卻又與你保持距離的陪伴。

豆瓣8.4高分貓片,神奇動物見證人類歷史,貓奴聖地《愛貓之城》



歡迎到評論區一起討論神奇的貓!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隨手點個贊吧^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