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描述的那個濟南,已經老了

設若你的幻想中有個中古的老城,有睡著了的大城樓,有狹窄的古石路,有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著一道清溪,倒映著山影,岸上蹲著紅袍綠褲的小妞兒。你的幻想中要是這麼個境界,那便是個濟南。

——一個老舍先生在《濟南的秋天》裡描述的城市

走出文人墨客的妙筆意境,走出曾經的南門外,俯瞰這個城市,彙集“齊文化”與“魯文化”於一身,兼收幷蓄,水乳交融。湖山泉水、文人墨客、百年商埠、民居飲食,無不傳承著古老中華文化的意境和韻味。

老舍先生描述的那個濟南,已經老了

歷史是人們認識現實的可靠參照系,博物館則以物態呈現來證實歷史,同時也讓自己成為歷史長河中一道厚重優雅的風景線。想了解一個城市,就得到它的博物館一覽它的歷史,因此山東省博物館是到濟南後不可錯過的一個地方,內藏蛋殼黑陶杯、魯國大玉璧、《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明代魯王九旒冕等一大批國寶級文物,

沿著潺潺淙淙的溪徑溯洄而行,跟隨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倏地,彷彿聞聽到蒼涼雄渾的高山流水之絃樂,時而舒緩,時而激情飛揚。這是博物館對趵突泉的描述,也是遊人的所觀所感。那恢弘的氣勢,傲岸的磅礴,如同巨人把樽問蒼天:,七十二名泉之首裡到處都是引人入勝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

老舍先生描述的那個濟南,已經老了

從黃昏踱步到入夜。清冷的夜晚,最想漫步於大明湖堤岸石砌的道路上,冬日的景色令人些許惆悵。沿岸那一顆顆垂柳,滌盪起無葉的柔絲,輕拂湖面,漾起圈圈漣漪,似怨女寄思心上人,可斷腸人卻在天涯。泛舟湖畔,卻見一片片殘荷萎葉甚是淒涼。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幅寫照大明湖旖旎風光的千古名聯,流溢出大明湖詩情畫意的神韻。如今,冬風拂動,大明湖沒有了“遮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情,綠柳拂風的畫意。湛藍的天空下,大明湖拋卻了紅花柳綠的紛擾,卻依然有著別樣的美麗。

老舍先生描述的那個濟南,已經老了

相較於“趵突泉”的盛名遠揚,“五龍潭”倒更像一個養在深閨的小家碧玉,不過,可能正因為她的平民化,她更深受濟南人的喜愛。翌日清晨,

花了5元錢買了門票進去。“五龍潭”居公園中部。據《水經注》記載,北魏以前就有這片水,稱之淨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傳,五龍潭昔日潭深莫測,每遇大旱,禱雨則應,故元代有好事者在潭邊建廟,內塑五方龍神,自此便改稱五龍潭。

老舍先生描述的那個濟南,已經老了

陽朔有西街,西安有回民街,濟南有芙蓉街。在芙蓉街因修路被拆後,寬厚裡成了新的濟南街巷新座標。在這裡,可以追尋老濟南那讓人口舌生香、久久難以忘懷的草根飲食文化,捕捉醇厚悠長的正宗老濟南街巷味道,留住這座文化古城最讓人珍惜和難以忘懷的情結。如同留住古老的泉水一樣,它們都是老濟南的魂。

寬厚裡的隔壁便是較現代化的世茂廣場,可供都市人體驗濟南快節奏的氣息。

老舍先生描述的那個濟南,已經老了

來到濟南,要去一趟泰山才不虛此行。本次旅程壓軸一站便定於泰山,泰山的風景名勝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佈,歷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已成為中國山嶽風景的代表: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鬱;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

它既有秀麗的麓區、靜謐的幽區、開闊的曠區,又有虛幻的妙區、深邃的奧區;還有旭日東昇、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河金帶等十大自然奇觀及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巖勝景等十大自然景觀,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人文景觀,其佈局重點從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頂,形成“地府”、“人間”、“天堂”三重空間。

今日之泰山,正以其雄偉壯麗、莊嚴偉岸的丰姿,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卓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展示著文明古國的風采。

老舍先生描述的那個濟南,已經老了

濟南的景色既是繁華的,又是滄桑的,是熱鬧的,又是幽靜的。就象濟南這座城市,將古樸與現代融於一體。就像濟南人,在匆匆忙忙的現代生活中,依然保持著溫厚與淳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