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看完英女王演講,我發現了“鼓舞人心”的套路

災難的痛苦和迷茫,是“演講”的搖籃。越是危急關頭、越是命懸一線,越會有超牛的演講誕生。

在面對納粹閃電進擊時,丘吉爾用一整段的“We shall…” 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在經濟危機面前,羅斯福用2333個單詞向全民闡釋了一個真理: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唯一讓人恐懼的是恐懼本身),帶領美國走出了經濟困境。而今,面對新冠病毒肆虐,95歲高齡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親自出鏡鼓舞士氣,抗擊病毒。

就像電視劇《亮劍》中說所的那樣,李雲龍的獨立團,平時放在那裡很不起眼,但是隻要李雲龍一出來訓話,立馬就會變成一支嗷嗷叫的部隊。所以,“演講”不僅是講幾句話這麼簡單,關鍵時候能夠拯救千萬人的心靈世界。

那麼,如何演講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我們不妨看看這位英國女王是怎麼做的?通過對其演講全文的分析,我們發現了這種“特殊演講”的套路:

第一步:正面表述實情,與聽眾建立“信任感”;

當面臨重大問題的時候,大部分人往往因為數據的不全或不準而產生恐慌和畏懼心理。所以,很多負責人通常會選擇少報或者不報,殊不知這樣做只能讓大家心生懷疑,甚至恐慌更甚。所以,如果要出面公開演講,在一開頭就務必要實話實說。只有先建立起與聽眾的“信任感”,你接下來的演講才會有人聽。在這裡,我們看一下女王是怎樣開頭的:

教&研:看完英女王演講,我發現了“鼓舞人心”的套路

演講開頭:直面事實!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女王演講的開頭就首先表明這次的疫情是“increasingly challenging”(挑戰性日益嚴峻)、“disruption”(困擾)、“grief”(悲痛)、“financial difficulty”(經濟困難)。我相信,英國民眾對此次疫情還是有所瞭解的,畢竟到目前為止英國已經有5萬人感染新冠病毒了。試想一下,如果女王在這樣的認知環境下,還堅持認為只不過是一個“大號感冒”,那會激起怎樣的憤怒呢?所以,只有直言當前面臨的困境,才能從語言和思維上,保持與聽眾站在同一戰線,才有可能獲得民眾的支持。

其實,不只是這樣的大災難,即使在我們普通的工作和學習中,這樣的開頭依然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年終總結時,你作為CEO上臺做報告。在開頭部分,就需要將一年的成果如實陳述,大家才會願意繼續聽下去。如果上來就遮遮掩掩,避重就輕,那麼接下來無論你說什麼,大家都會嗤之以鼻。

這就是開頭說實話的重要性!


第二步:表達致謝時,既要分類、又要全面,讓每一個聽眾都感到“被關注”;

俗話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如果你的演講跟他無關,那麼他過來聽和聽下去的慾望就會比較低。所以,你的演講中務必要將聽眾全都囊括進去,形成一個全體的對話模式,而不是自說自話。在疫情面前,辛勤救人的醫護工作人員是核心,務必要致謝。但是,在你的聽眾中,醫護人員的佔比又能有多少呢?這不是一個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信,而是面向全國人民的。所以,在女王的演講中,她深挖了其它聽眾對疫情的貢獻。雖然他們在家坐著啥都沒幹,但是這也是很重要的。

教&研:看完英女王演講,我發現了“鼓舞人心”的套路

所以,我們在演講中看到女王感謝了三類人:“people on the NHS front line”(“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前線的人)、“care workers”(護理人員)、“those carrying out essential roles”(至關重要的工作人員)、“those who are staying at home”(那些待在家裡的人)。雖然只是說了三類人,但是這三類人基本包含了英國的絕大部分。別人感謝你時,我想你最起碼也會聽一下吧。尤其是那些在家啥都不幹還能被感謝的人,他們聽到這樣的話,想必也很欣慰吧。誰不願被人感謝呢?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演講的不傳之秘。

演講中,只要你做好了這一步,那麼接下來你的演講就會更加順利,大家聽下去的興致也就更高。


第三步:重新肯定國人的卓越品格,樹立必勝信心;

在教育行業中,我們甚至“誇讚”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表現不出色的學生,就要更加從細節處表達你的認可與讚美。我們發現,在女王的演講中,他致謝過後,緊跟著的就是“讚美”了。根據網上公佈的數據,英國在上個月6號時還只有154個病例,僅僅過了一個月,感染人數就增加了298倍。這樣奇快的感染速度,是大家從未想到的。此時,不免有一部分人產生悲觀心態,妄自菲薄。所以,讓聽眾意識到自己的卓越,才能激起全國的抗疫自信和自豪。

教&研:看完英女王演講,我發現了“鼓舞人心”的套路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女王談到當下英國人一貫的“strong”(堅強)、“self-discipline”(自律)、“good-humoured resolve”(信念堅定)、“fellow-feeling”(同情心)等優秀的品格。這是避免大家產生低敏情緒的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基因優越、一樣優秀。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也可以利用這種演講方式:

  • 假如你是領導:當你經營的領域的大環境不好時,肯定有很多人懷疑自己的能力,自暴自棄。這時候,你就可以在大會上,肯定團隊的優良基因,以及大家的卓越能力。讓大家相信,失敗是一時的,而憑藉著自己優秀的能力和優秀的團隊,必然再度走向成功。
  • 假如你是老師:當班裡的學生期中或者期末考試成績嚴重下滑時,我記得我還是學生時,最怕考試了,如果有一次考試失誤,我就會嫉妒懷疑自己的能力,以至於睡夢中都是打滿錯號的試卷。所以,當你的學生考試失誤時,你應該怎麼辦呢?大概率講,應該是開班會。那麼,班會上,你又該說什麼?當然是認真評價他們的能力,重新給孩子們樹立自信!

第四步:排比句登場,堅定必勝決心。

一個成功的演講,必須要有激勵性的結尾。在前三步:實情陳述、分別感謝、能力認可之後,我們發現女王的演講終於迎來了高潮。那麼,怎樣說話,才能讓自己的演講更具效果呢?當然是用排比句啦!用排比句來抒發情感,會顯得節奏緊湊、層層遞進,如海浪一般氣勢強烈,在公開演講中,呼籲效果最好。

教&研:看完英女王演講,我發現了“鼓舞人心”的套路

從以上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女王在前半部分用了三個“主語+will +其它”的句式來宣佈戰勝疫情的決心;在後半部分又連用了三個“we will +其它”的句式來表達對勝利的信念。總的來說,這6個“will”句式一以貫之,節奏明快、和諧而又滔滔不絕,讓人聽來信心滿滿,激情澎湃。


總結一下:

演講是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技能。不僅領導人需要這種技能振奮民心,我們普通人在生活中也經常需要上臺講幾句。伊麗莎白二世的這次演講,給了我們一個比較典型的參考案例。當班裡成績普遍下滑,當公司業績普遍不好,或者當行業前景堪憂時,我們就可以用這種“四步走”的演講方式來凝聚人心、給大家加油打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