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先賣出手中的基金再抄底買回來?


到底要不要先賣出手中的基金再抄底買回來?

最近聽到有人說:我買的5G基金成本有點高,馬上要回本了,我能不能先賣掉一半,等低價補回來?還有人說:最近大盤是不是還會下跌?我要不要先賣掉手中虧損的基金再等著抄底啊?還有很多人雖然沒有說,但心裡也有過這樣的想法,應該說這類想法在基金投資者當中還是有一定普遍性的,今天咱們就專門講一講如何看待這樣的問題或者想法。


首先,先說一下我對這類問題的態度:不建議自己去擇時!


當然了,從理論上來說這樣的想法也不是沒有道理。把手中的基金先賣掉,再以低價買回來,這不就是低買高賣嗎?理論上當然沒毛病,也是很精明的想法,貌似能賺得更多。


但這裡有個隱含假設,就是假定短期肯定會下跌,而且還不能跌一兩個點,要大跌才有意義。你想啊,如果目前基金淨值是2塊錢,現在賣了等跌到1.98或者1.95再買回來?估計沒有人願意這麼幹,這麼小的價差沒意思啊,心裡肯定想要跌個10%再買回來才有的賺。


最大的問題就在這個隱含假設是不是成立?其實這就是短期擇時的問題。很多人都對擇時特別有興趣,特別希望通過對短期漲跌的判斷賺取價差,同時也收穫不小的成就感,特別有“股神”的感覺。但我真心勸有這種想法的小夥伴好好冷靜一下,世界上的“股神”鳳毛麟角,咱們就是普通人,不要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這種幻想往往會交出昂貴的學費。


到底要不要先賣出手中的基金再抄底買回來?


關於擇時的難度,華爾街的大佬們早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要想準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下落的飛刀還要難”。


咱們可以拿A股的數據看一看擇時在A股市場的難度到底有多大?從2005年到現在,總共大約有3700個交易日,滬深300指數的累計收益高達280%。


但如果錯過漲幅最大的幾個交易日,累計收益還能剩下多少呢?


如果錯過漲幅最大的5個交易日,累計收益只剩下158%,而抓住這5天的概率是千分之1.3;


如果錯過漲幅最大的10個交易日,累計收益只剩下86%;而抓住這10天的概率是千分之2.7。


如果錯過漲幅最大的25個交易日,累計收益將不可思議地從280%變為-15%!,要抓住這25天的概率也只有千分之6.8,不到百分之一。


這就意味著,一旦因為擇時而踏空了漲幅最大的幾天,你的投資收益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由贏轉虧!即使你選對了指數,選對了基金,如果因為所謂的精明去短期擇時而恰好錯過其中幾天,這樣的結果你能接受嗎?


到底要不要先賣出手中的基金再抄底買回來?


如果說我們普通人擇時非常困難,那麼專業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怎麼樣呢?


根據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統計,在2015年-2018年間所有的報告期中,混合型基金整體上無一例外均為負擇時收益,也就是說擇時不光沒能幫基金賺到錢,還拖了基金業績的後腿。


而海通證券2018年的基金業績歸因研究也表明:我國多數基金具有選股能力,而缺乏擇時能力,且選股能力穩定性優於擇時能力。


你看,連經過專門訓練的名校畢業的精英基金經理都搞不定擇時,你還需要對自己的擇時能力那麼自信嗎?


之所以想把基金賣了等下跌再買回來,說明你堅信自己選的基金是一隻好雞,既然是好雞那就值得長期持有變成會下金蛋的雞。如果覺得持有成本高,那就通過長期定投或者等下跌時逐步補倉來降低自己的持倉成本,千萬不要不切實際地瞎折騰,費力不討好。耐心持有好基金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