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研逾200公司 軟件和消費板塊受機構資金關注

機構調研逾200公司 軟件和消費板塊受機構資金關注

外匯天眼APP訊 : 4月,是年報和季報的業績披露密集發佈期,機構調研也緊鑼密鼓,上市公司的成績作為資金調倉換股的依據,市場風格或相應轉變。數據顯示,今年3月以來(3月1日—4月8日)調研機構走訪較多的是計算機應用、軟件開發及服務和化學制藥等領域。此外,食品加工與肉類、零售飲料製造和日用化學產品等消費類行業也是上市公司關注重點。

從近期機構調研來看,據同花順數據,3月份以來(3月1日—4月8日),241家上市公司接待了機構調研,形式包括電話、辦公會議及網上調研等。從行業來看,計算機應用和電子製造等行業均有超千家機構調研,其中計算機應用行業接待機構家數最多,達2144家。此外,食品、零售和飲料製造等消費行業也迎來了近千家機構調研。

從個股來看,機構調研家數超百家的公司有35家,其中立訊精密、石基信息和信維通信均接待了超500家機構的來訪。從股價與漲幅的關係來看,受機構調研的個股,一般有資金不同程度的關注。例如4月3日,廣東個股廣電運通接待來了來自東吳證券、中海基金和中融人壽等機構調研,4月7日,該股強勢漲停。此外,機構調研個股中,昨日,以嶺藥業、東山精密和兆易創新主力資金淨流入均超億元。

此外,4月以來北向資金淨買入的個股中,海康威視、海天味業、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等淨買入額均超10億元,大多屬於大消費行業。

一方面是資金結構的轉變,推動著市場風格隨之轉變;另一方面是刺激經濟增長的相關措施有利於基建等傳統藍籌股、消費類個股的樂觀預期,也吸引著更多的實力資金轉而關注未來經濟刺激政策的受益類品種。東北證券建議,行業配置上,定向降準和超儲率降低有利於流動性進一步寬鬆,利率敏感型的行業如大金融、科技更為受益,但科技目前估值處於高位,配置價值相對偏低,建議重點關注大金融和消費等內需導向的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