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合群

請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合群

前不久剛播出的《奇葩說》第五季決賽的辯題是"我不合群,我要改嗎 "。其中顏如晶的發言中那一句"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獨;合群了,就是真的內心孤獨了"特別戳中我,講真的我一直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合群的人。

請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合群

說起來還挺好笑的,每次跟相識的人聊內向外向或和不合群的時候,朋友都會說,我覺得你挺外向啊,話很多啊,挺合群的呀,你是不是對自己有什麼誤解啊?每次聽到這話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該高興還是難過。

按理來說身邊的人都覺得我合群對我還說應該是好事啊,可為什麼我內心有些許難過呢?因為我知道在自己做了很長時間的心理建設,才慢慢做到在認識人面前是一個所謂外向的人。可是他們不知道我現在跟陌生人講話還會緊張;不知道我是一個害怕被拒絕、被漠視的膽小鬼;不知道每次聊天時開啟一個話題對我來說還蠻難的。最為重要的是,一個不能接納自己的我怎麼會快樂呢?

請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合群

心理學告訴我們,對自己不接納,緊接著就會導致自己低自尊的,再緊接著,就是對生活的抱怨、焦慮和苦惱。我很高興和幸運,在我迷茫時聽到了"不合群,只是表面孤獨;合群了,就是真的內心孤獨了"。不得不承認,不合群對於當下這個社會和主流價值認知,它是錯的。

我承認不合群是世俗的錯誤,但是我以後不想改了。

請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合群

周國平說"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人們大多數時候都高估了社交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合群就等同於人脈。但其實,很多刻意的合群,大都是無效的社交。並不是你參加了一個聚會,就擁有了所謂的人脈。其實大錯特錯,如

果你自身的價值得不到認可,也不會大方地把自己的自由分享給你。

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這些不喜歡且無效的社交上,不如多花點時間在自己身上,豐富自己。用社交認識的朋友大多都是短暫的,用人格和興趣吸引來的朋友才更長久。

請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合群

村上春樹在《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說

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情,表達準確一點,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一個人跑步,四五個小時伏案獨坐,默默寫。文章,我也不覺得煎熬,也不感到無聊。"

作家蘇珊曾經在《安靜的力量》裡說過,這世上有30%-50%的人都是內向者,但我們的社會,從來沒有真正的理解他們。

我並不是推崇不合群,我只是想告訴你孤獨、孤僻、甚至獨處,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別人怎麼想,別人怎麼看,都不重要。

不要管自己是不是所謂的另類,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了。以後你可能會發現這個世界上,不止你一個人,你還有同類。就算沒有同類,你也要做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總之,人生在世,怎麼舒服怎麼來。畢竟,做人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