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滿足”,騙了多少父母,耽誤了多少孩子?

“延遲滿足”,騙了多少父母,耽誤了多少孩子?


“延遲滿足教育法”,與“哭聲免疫法”如出一轍,都是對孩子的訴求不及時回應,是家長利用強勢地位欺負孩子的一種做法,是家長不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表現。

一位媽媽的留言:

我的兒子2歲2個月了,脾氣不好,比如他要喝水,如果不馬上喝到就在地上打滾大哭,還一聲比一聲高,好像在向我示威,逼我就範。每每到這裡,我都會想起一些育兒書上提到的“延遲滿足法”,說延遲滿足訓練出來的孩子,將來忍耐力強,更容易成功。

於是我就是不理他,任他哭喊,等他哭得差不多了再去哄哄……

但我的孩子目前表現得很差,比同齡孩子心智發育好像差不少,別的孩子能聽懂的話,他好像總是聽不懂,主要是他不願意聽,延遲滿足的辦法在他身上好像越用越差。這樣的做法對不對呢?

如果孩子一哭鬧我就馬上滿足他,是不是將來孩子會被寵壞,然後得寸進尺、無法無天呢?

這位媽媽的問題雖然短小,卻涉及一個當下非常流行的教育概念——”延遲滿足“,它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大的問題。

1


“延遲滿足”這個概念現在被很多媒體經常提及,甚至被某些專家奉為育兒法寶、養育利器,這也是這個概念傳播甚廣的原因。

當下信息傳播技術發展過快,而人類的意識發育卻無法與之匹配。太多的人把跟風當時髦,哄抬偽劣概念,尤其在育兒問題上,因為孩子太弱小,無法主動訴求,偽概念更是滿天飛,它們像“育兒公理”一樣流行起來,不知傷害了多少兒童。

這其中就有“延遲滿足教育法”,這個概念與“哭聲免疫法”如出一轍,都是對孩子的訴求不及時回應,是家長利用強勢地位欺負孩子的一種做法,是家長不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表現——這是我對它的定性。

要認清一個現象,最好到它的源頭看看。

資料顯示,“延遲滿足”概念的起源是這樣的: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在位於斯坦福大學的一所幼兒園內主持了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

有三十二名孩子參與了實驗,最小的3歲半,最大的5歲8個月。

實驗的過程是,讓每個孩子單獨待在一個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裡,桌子上的托盤裡放著這個孩子最愛吃的東西——棉花糖、軟糖、曲奇或是餅乾棒。

孩子們被告知,他們可以有兩個選擇:

一是他們可以立即吃掉托盤裡放的食物,但不能有另外一份的獎勵了;

二是假如能忍耐一定的時間(十五分鐘)再吃,那麼就可以得到雙份的食物,追加的一份是對他忍耐和等待的獎勵。

幼小的孩子們面對盤中美食表現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毫不猶豫、迫不及待地把食物吃下了,他們一刻也不能忍受誘惑,當然他們只能吃到一份。

另外一些孩子,他們很想得到雙份食物,但盤中的食物太誘人了,單調的房子裡又無事可做,於是這些小傢伙有的捂住眼睛,有的背轉身體,有的故意兜圈,有的還唱起了歌……

總之,想盡一切辦法抵抗誘惑。

還有一些孩子開始做一些小動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辮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敲打盤中的美食。

結果,這其中的大多數孩子還是堅持不到五分鐘就選擇放棄,把食物吃掉了。較少的孩子堅持得稍微長一點,但並沒能夠堅持到十五分鐘。

最後,只有大約20%的孩子忍受了十五分鐘的漫長煎熬,得到了第二份美食的獎勵。

這次實驗之後,先後有六百多名孩子參與了同樣的實驗。

十八年之後(1986年),研究者對當年參與實驗的孩子們進行跟蹤調查,發現當年“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孩子,也就是說當年“忍耐力、剋制力”強,最後得到雙份食物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現更為出色。

1990年第二次跟蹤調查結果顯示,“自我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在美國高考(SAT)中的成績更優秀。

到四十三年後的2011年,當初參加實驗的孩子們都已經步入中年,他們接受了大腦成像檢查,結果發現早年“自我延遲滿足”能力強的人,大腦前額葉相對更為發達和活躍,而這個區域負責最高級的思維活動,並且這些人在事業生活方面也確實比較成功。

根據這個實驗,人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如果孩子在四五歲時發展出一定的“延遲滿足”能力,那麼他在長大以後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會更大,人生可能更精彩。

於是很多頭腦膚淺的人興奮不已,以為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寶”和“靈丹妙藥”,以至於在解釋和傳播“延遲滿足”實驗的過程中斷章取義,以訛傳訛,使一個本來還有一點用處的實驗被誤解誤用,誤導了無數的家長。

2


米歇爾的實驗說明了什麼道理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常說的“堅持就是勝利”。

當一個人用理性、智慧的思維推導出一個對自己有利的結論時,剩下的就是去行動並一直堅持下去,直到成功。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不勝枚舉,早已成為人們的基本生活常識。

一個人事業有成主要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方向正確,二是努力堅持。這兩者缺一不可。

米歇爾的實驗無非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作出明智的選擇並努力堅持”的優秀品質越早發生在一個人身上越好。

這和我國古人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一個道理。如果一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具備了一些優秀的品質,他長大後人生精彩、成就斐然的可能性就大。

由此看來,米歇爾的實驗並沒有什麼深奧之處。

這樣一個顯而易見、非常簡單的實驗結論,經過某些人的“闡釋和演變”,味道全變了。

他們是如何轉換概念、偷樑換柱並由此發展出了一整套虛構的“延遲滿足教育法”的呢?

第一步就是模糊和調換作決定的主體。

米歇爾的實驗中,孩子們都是“獨立自主”作出判斷和選擇的——是馬上吃了解饞,還是忍耐一會兒多吃一份,一切都由孩子自己說了算,實在忍不住,中途改變主意也是可以的。

整個過程中,孩子是絕對的主導者,由他根據自己的意願作出決定,併為結果負責。這期間,沒有任何對孩子的負面或正面評價。

沒能忍住饞,只吃到一份食物的孩子,不會受到任何批評;能忍住,吃了雙份美味的孩子,也不會受到任何表揚。

孩子們從這個親身經歷的實驗中學習到了寶貴的經驗:雖然馬上吃掉心愛的美食很解饞,當時很開心,但如果再忍一會兒,得到雙份的美食,那種快樂會更大。

馬上想吃掉食物,是出於生理衝動、生物本能;為了獲得雙份食物,去忍耐十五分鐘這個決定,則屬於智力和智慧的運作過程:

從作出這個決定到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鍛鍊了孩子內在的意志力,同時也鍛鍊了孩子的應變能力——在這難熬的十五分鐘裡,孩子必須想出辦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讓時間過得快點,讓自己不至於太難過。

最終的結果是,運用智慧且意志力堅強的孩子不但得到了雙份美食,還得到了成倍的快樂。

更大、更有益的收穫是這些孩子在心靈上獲得了一份難得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這對他今後人生道路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這些孩子成人後比較優秀,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而當下人們鼓吹的“延遲滿足教育法”偷偷地將決定主體調換為父母——孩子們完全沒有主動權決定自己是否願意延遲。

他們不是行為的主動體,而是被動體,是受控制對象。孩子作為受控對象,服從父母指揮了,會得到誇獎和獎勵;如果不服從,會得到訓斥和懲罰。

父母的意志完全覆蓋了孩子的意志,孩子完全失去了主動選擇的權利。

如果說有一個後果,那個後果只是“聽話”或“不聽話”換來的,而不是通過自己的思考和選擇換來的。

孩子從中得到的經驗是,服從就有好果子吃,不服從就倒黴——孩子飽滿的生命力在這樣的控制和壓抑下一次次萎縮,為自己的選擇和決定承擔後果的寶貴經驗就這樣流失了。

父母主導下的“延遲滿足”教育,經常會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矛盾。

當孩子興趣十足地想去做某件事情時,父母下令“等一會兒,不要急”。而在其他情況下,卻又總催促孩子“快點快點,不許磨蹭,你寫作業太慢了”!

我曾收到過家長來信,說他也是從幼兒園開始訓練孩子延遲滿足,經常讓孩子“等會兒”,沒想到孩子上小學了,天天早上都磨蹭著出不了門,經常遲到,父母一催促,孩子就說“等會兒”。

當父母無視兒童作為個體的獨立性,只是按自己的需要來控制孩子時,其邏輯就無法統一,經常出現互相矛盾的指令,弄得孩子暈頭轉向、不知所措。

“延遲滿足”之所以會流行,因為它是成人欺負孩子、控制孩子冠冕堂皇的理由,畢竟孩子弱小可欺。

但長期被“延遲滿足”操控的孩子是無法發展自己的,別說達到出類拔萃,就連一般的水平都很難維持。

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孩子“目前表現得很差,比同齡孩子心智發育好像差不少”。

3


偽概念的確立必須“多管齊下”,單一因素是“立”不起來的。

他們的第二步就是混淆因果關係,並拋出對父母們極具誘惑的願景。

“延遲滿足”支持者的邏輯是,如果你的孩子在小時候得到了“延遲滿足”的訓練,那麼孩子很可能有一個非常出色的人生。

你看,我這裡有“科學鐵證”——米歇爾的“延遲滿足實驗”。

事實是,米歇爾的實驗只是證明了從小有智慧、有毅力的孩子將來的人生精彩的可能性更大——這幾乎是一個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識,基本沒有什麼實踐指導意義。

這個實驗的缺陷是沒有涉及家庭教育和孩子表現之間的關係。

也就是說,米歇爾並沒有調查這20%優秀孩子的家庭教育情況,更沒有通過實驗為父母們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議——他僅僅是用實驗證明了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

當然,一個實驗不必承擔太多的教育責任,問題是現在有那麼多人喜歡拿這個來說事。

這種情況,就好像有專家說:“根據我的研究和跟蹤調查,如果孩子從小特別喜愛閱讀,而且每天看書不少於一小時,那麼這個孩子未來比那些每天看書不足半小時的孩子更好,有所成就的可能性更大。”

——這個結論沒錯,但如果有人根本不關注這背後的閱讀興趣的培養,僅憑這個表面化的“每天至少看書一小時”的結論作出畸形的因果詮釋,邏輯就會變得非常可笑——“如果想讓孩子優秀,必須每天讓他的眼睛盯著書至少一小時。”

可是,如果孩子缺少內在的閱讀興趣和動力,只是被控制著天天捧書一小時,這個行為就不是他自己的,是家長的,那孩子從“閱讀”中就無法真正獲得營養。

他的眼睛盯著書,可能思緒早飛到九霄雲外;被逼得急了,他甚至會痛恨閱讀,只要控制解除,就再也不想拿起一本書——這個例子中荒謬的邏輯關係很容易看清楚,而“延遲滿足法”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

4


米歇爾的實驗就是這樣被一些人混淆因果關係,隨意曲解的,製造出所謂的“延遲滿足教育法”。

它雖然經不起推敲,存在非常明顯的錯誤和漏洞,但讓人奇怪的是,這個偽理論迅速傳遍全球,在社會和家長中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持,這又是為了什麼呢?

首先,這個理論迎合了很多強勢家長的心思和胃口。

現在打罵、棍棒教育受到了社會潮流的摒棄和批評,如果有專家或媒體公然贊成虎媽狼爸式的打罵、棍棒教育,會為人們不齒,且明顯違反國家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

但如果換一種更為隱蔽的、間接的方式欺負、控制孩子,同時還能達到讓孩子更加優秀的目的,真是何樂而不為呢!

其次,這個理論滿足了那些思維簡單、行為懶惰的父母們的願望。

由於是由父母來下達各種延遲命令,而不必費力地改變自己的言行、揣摩孩子的心思,這就使教育孩子這件事變得非常“簡單”,既簡單效果又這樣好,而且是專家和報紙說的,那肯定錯不了。

再有,一些洋名字及貌似專業的術語極具迷惑性和煽動性。

“延遲滿足法”是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由“心理學家”米歇爾舉行的“世界著名實驗”——來頭這麼大,誰敢懷疑?

別說普通家長,就是一些所謂的“教育專家”或“心理學專家”也馬上對其頂禮膜拜、不假思索地拿來使用。

這麼“高大上”的東西,很能標榜自己的學術品位,當然會吸引眾多的追隨者。

最後,由於兒童教育效果的延後性、遲滯性,錯誤教育理念造成的破壞不會一下子顯現出來,需要多年才能水落石出。

這就使偽理論、偽學術的宣傳和誤導有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從容地貽害兒童,而未來又不需要為後果擔責。

5


我認為,識別教育偽理論有一個很簡單的標準,看它的理念是基於“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這是教育理論的立論基礎,也是執行者的內在信仰。

“延遲滿足法”“哭聲免疫法”之類的概念,它們的立論基礎是人性是惡的,如果對孩子及時回應、即時滿足,把自由選擇的權利交給孩子,他就會得寸進尺、無法無天、腐壞墮落。

所以要剝奪孩子的選擇權,剝奪滿足感,故意給孩子製造痛苦,令其適應痛苦,體驗服從——這是一套以暴制暴、以惡對惡、負負得正的理論。

而相信人的天性是向善向上向美的,這幾乎是所有經典教育理論共同的信念,所以“愛與自由”是古今中外所有教育大家共同踐行的基本原則。

宇宙法則有其內在的精美秩序,“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吸引力法則也告訴我們,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米歇爾當年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如果再將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情況收集整理,並找到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孩子面對美食有不同的表現,那麼他的貢獻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因為他會發現,造成這些孩子差距的根源是父母主導下的家庭教育。

當父母真正尊重孩子,無條件地愛著孩子時,孩子的內心是平和而滿足的,就會有豐盈感和幸福感。

這樣的孩子反而對物質沒有特別強烈的需要和渴求,當他在實驗中面對一盤美食時,往往有良好的控制力,不那麼迫不及待,而會選擇耐心堅持。

而那些在管制較多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由於沒有發展出選擇的力量,願望很少得到滿足,內心充滿了匱乏感,突然得到一份少見的美食時,根本無法忍受誘惑,迫不及待地想享受它。

所以父母應該讓孩子的生活始終是溫暖的、流暢的、簡單的,給孩子以豐足感和幸福感;而不是故意使絆子,讓孩子覺得父母冷酷,每件事都和自己耍心眼,都要給自己添點堵。

在兒童教育上,家長應該憑自然天性去學習和借鑑別人的經驗、理論;不能機械刻板地生搬硬套,否則就變成邯鄲學步了。

6


現在回到文章開頭的具體問題上。

當孩子想喝水的時候,不僅不應該被“延遲滿足”,而是應該“即時滿足”。

你的孩子喝口水都要通過哭鬧這種“鬥爭”方式才能得到,可想而知,你在其他方面是如何熱衷於控制孩子的。

我們都知道,剛學走路的孩子,需要一個平坦的、沒有磕絆的地面和空間,到他成熟了,自然會跨越各種溝溝坎坎。

兒童的心理發育和他的肉體發育是一樣的,在最初階段,也就是這個小生命開始心理發育時,需要一個心理無障礙的良好環境,而不是各種規矩的壓制和訓練。

請及時回應孩子的各種需求,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做到自然、人性化、理解和寬容,這才是為孩子開闢出了一個沒有障礙的場地。

當孩子的天性得到正常發育時,他才能成長得陽光健康,才會順利發展出自我控制力,才能在生活的各種選項中進行正確選擇。

一切反自然、反天性的行為都是對兒童的傷害,都不可能通向生命之美。

在網上看到一個人講述自己的一個故事,下面我用這個故事來做這篇文章的結尾。

兒子想買樂高玩具,我拒絕了,理由是“你現在還沒有收入,等你工作了掙錢自己買吧”。然後我把這件事用微博發了出去,結果引發了持久的激烈辯論。

在上千條評論裡,有人說道:“等他工作以後,即便有一百套樂高,他還會有像今天這樣玩玩具的快樂嗎!”

如果你即時滿足了孩子,孩子會得寸進尺、無法無天嗎?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你的愛不那麼功利,你會有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