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驍勇善戰、一身是膽"的勇猛悍將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樂進,字文謙,曹操帳下著名武將!

樂進,字文謙,豫州陽平郡衛國人(今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曹操帳下的著名武將,歷任陷陣都尉、討寇校尉、遊擊將軍、折衝將軍、右將軍等職務。樂進在通俗小說《三國演義》裡是一個被極度簡單化和極度弱化的人物。在三國演義裡,樂進要麼沒有機會出場、要麼僅僅是作為副手偏將出場,這使得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樂進只是個平庸武將罷了。

實際上,真實的樂進驍勇善戰、一身是膽,在其二十餘年的軍旅生涯裡立下了無數軍功,堪稱是曹操帳下的第一驍將!而樂進也正是憑藉其赫赫功勳才得以名列曹操帳下"五子良將"之一!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曹操帳下“五子良將”!

一、招募鄉勇,效命曹操堪稱雪中送炭!

樂進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卻性情剛烈、膽量過人。史載"(樂進)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為帳下吏。"

東漢初平元年(190年),以袁紹為盟主的討伐董卓的聯合行動已經徹底無疾而終了,關東地區的各路諸侯已經開始明火執仗地互相攻伐、彼此兼併了。

當時的曹操兵少將寡,實力微弱。為了擴軍備戰,曹操就特地下令帳下各級武將都回自己老家去招兵買馬、壯大實力(這個做法就像李雲龍突破日軍包圍圈後,在新根據地命令營、連、排各級軍官化整為零、各自發展的策略)。出身豫州陽平郡的樂進也在這個時候被派遣回老家去招募鄉勇,而曹操則和夏侯惇則一起前往揚州去募兵。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曹操曾讓帳下各級武將都回家鄉去招兵買馬!

在天下大亂的亂世裡招兵買馬是個說簡單也簡單,說困難也很困難的工作。

說這個工作簡單是因為亂世必然多戰亂,社會上有大量的流民只要給碗飯吃就有可能願意當兵打仗了;而說他困難則是因為只要手底下的兵馬稍微多了些,那每天人吃馬嚼的成本就會很高。如果此時主將不能提供較好的待遇以滿足其需求,那麼這些由流民組成的部隊就很容易發生譁變逃亡事件甚至於發動兵變弒殺主將等等。

曹操當時就因為在揚州地區招兵買馬時只重數量而不重質量,結果差點被叛兵殺死。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曹操當年差點被叛兵殺掉!

原來曹操當時在揚州地區招兵買馬的過程倒也十分順利,很快就招募到四千餘人。但是當曹操帶著這批人馬剛走到龍亢的時候(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龍亢鎮),這批新兵就因為待遇問題而集體譁變了。史載"兵謀叛,夜燒太祖帳,太祖手劍殺數十人,餘皆披靡,乃得出營。"意思是"軍隊譁變,趁著夜色火燒曹操住的營帳。曹操手持寶劍親手連斬數十人,叛變士兵被曹操的氣勢震懾住了,曹操才得以逃出。"逃出生天的曹操清點了一下手底下的人馬,發現當初的四千多兵馬就只剩下五百多人了。

舉出曹操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明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的時代,想要招兵買馬不是個容易活,尤其是要招募忠心耿耿的人馬就更難了(善於鼓動人心的曹操都差點被新招募的兵馬暗殺掉)。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在亂世想招募到忠心耿耿的人馬並不容易!

而樂進前往自己老家陽平郡招兵買馬的結果如何呢?史載"(樂進)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

千餘兵馬乍聽起來不算很多,要是擱在同時期其他諸侯眼裡或許就只能算作一群散兵遊勇罷了。但是,對剛剛開始起兵創業,還兵少將寡、實力有限的曹操而言,樂進這一千多兵馬無異於雪中送炭!曹操也正是因為這一千多兵馬的緣故才果斷地任命樂進為陷陣都尉("陷陣軍"是指先鋒軍、敢死隊,而陷陣都尉自然就是指先鋒主將)。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樂進成功招募到千餘兵馬,因此被曹操任命為陷陣都尉!

二、隨軍征戰、衝鋒陷陣、屢建功勳!

東漢初平三年(192年),曹操應濟北相鮑信的邀請入主兗州擔任兗州牧,期間曹操人不卸甲、馬不卸鞍地連續征戰一年多才成功地剿滅了流竄於青、兗二州的黃巾軍,史載"(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在此過程中,樂進作為曹操的得力干將一直都在前線隨從征戰。

東漢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征討淮南袁術,樂進隨軍出征,在此戰中,樂進率軍殺傷眾多袁術軍,屢立軍功。東漢興平元年(194年),曹操率領大軍以報殺父之仇的名義親征徐州,樂進繼續隨軍征戰。同樣地,樂進還是屢屢身先士卒地衝鋒陷陣,立下無數軍功!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東漢興平元年,曹操以為父報仇之名義親征徐州,樂進隨軍征戰!

同年,趁著曹操親征徐州之際,留守兗州的張邈、陳宮二人藉機發動叛亂,迎接呂布大軍殺入兗州。因為此事事發突然加之兗州防務空虛,所以兗州諸郡縣都望風披靡地反曹降呂,當時僅有三座城池還效忠於曹操。

曹操聽聞自家後院起火後,連忙自徐州趕回兗州平叛,樂進此前一直在跟隨曹操征討徐州,此時自然也要跟隨曹操回兗州平叛了。在曹操與呂布爭奪兗州期間,樂進作為曹營數一數二的驍將那是表現非凡的,當真是名副其實的勇猛悍將!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樂進是曹操帳下數一數二的驍將!

樂進先是奉曹操軍令領軍猛攻駐紮在濮陽(今河南省濮陽市)的呂布軍;順利攻佔濮陽後又馬不停蹄地攻打困守雍丘(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的張超軍(張超乃張邈之弟,曾跟隨張邈叛亂);最後又領軍突襲扼守在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的橋蕤軍。在這連續三次血戰中,樂進多次身先士卒地率領"陷陣軍"衝鋒陷陣、攻城野戰,期間九死一生、命懸一線的時刻是數不勝數。

史載"(樂進)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蕤於苦,皆先登有功。"(所謂"先登"是指攻城時能夠率先登上敵方城牆並且能為後續攻城部隊開闢通道,這在冷兵器時代幾乎是九死一生的差事)。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樂進多次立下“先登”之戰功,這是九死一生的差事!

東漢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征討割據宛城等地的張繡軍。樂進亦隨軍出征並在安眾(今河南省鄧縣)成功地大破張繡軍。同年十二月,樂進又跟隨曹操征討割據徐州地區的呂布,最終協助曹操在下邳城(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成功地擒殺呂布。

東漢建安四年(199年),曹操派遣劉備領軍去截殺稱帝失敗的袁術。劉備順利擊破袁術軍後卻又轉道襲殺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而後劉備就第二次割據徐州對抗曹操(劉備第一次割據徐州時被呂布"反客為主"奪取了)。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劉備曾襲殺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車胄,並割據徐州對抗曹操!

當時袁紹正在集結重兵準備南渡黃河與曹操決戰(官渡之戰一觸即發)。值此危急時刻,曹操自然絕不能允許劉備割據徐州騷擾自己的大後方。於是曹操決定兵貴神速地征討徐州以徹底剿除劉備這個隱患,樂進作為悍勇驍將自然要從軍征戰。

當時劉備領軍駐紮在小沛(今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樂進就在曹操的指揮下猛攻小沛城,最終迅速地攻克了小沛。劉備不得不倉皇出逃以至於連妻子家屬都來不及帶走而被被曹操盡數俘虜。樂進因此戰大獲全勝、再加之以前的赫赫軍功而升任為討寇校尉。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樂進大破小沛城,劉備不得不倉皇出逃,其妻子皆為曹操所俘虜!

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轟轟烈烈的官渡之戰已經持續大半年了,曹操因為兵馬糧草遠不如袁紹豐厚而漸漸落於下風。官渡之戰的勝利與否關係到曹操的生死存亡,而按照這個事態趨勢繼續發展下去,恐怕曹操必敗無疑。幸得許攸歸降,告知了袁紹軍的軍糧儲備地在烏巢,曹操這才擁有了絕地反擊的機會。

自古以來行軍打仗都講究"兵馬未動而糧草先行",糧草物資可謂是軍隊的生命。如今知道了袁紹的軍糧儲備地,那曹操自然要想方設法地將其破壞掉,於是"火燒烏巢"的計劃便應運而生。為了確保此次作戰能夠一擊而中,曹操決定親自領軍夜襲烏巢,樂進作為曹營數一數二的驍將自然捨命相隨。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曹操要親自領軍去火燒烏巢,驍將樂進自然要捨命跟隨!

袁紹當時命令淳于瓊率領萬餘人馬駐守烏巢、保衛軍糧(可見袁紹也深諳軍糧物資的重要性),而曹操為求兵貴神速就只帶領五千餘人前來夜襲烏巢。雖然曹操一路上偽裝成袁紹軍的樣子騙過了沿途的袁軍崗哨,但是曹操此番輕裝簡從地奔赴烏巢可不是為了殺傷駐守此地的袁軍,而是為了破壞掉袁軍的軍糧物資。曹操想要火燒烏巢,但是駐守在此的淳于瓊軍不會坐視曹軍火燒烏巢而不管的。所以當務之急是要有人站出來吸引敵軍,為其他人火燒烏巢爭取時間。

很明顯,作為誘餌吸引敵軍這個工作是極度危險的,甚至可以說是九死一生的。值此危機時刻,樂進沒有退縮,而是再一次站了出來!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樂進主動請求自己領軍作為誘餌!

樂進主動請求領軍佯攻淳于瓊軍,為大部隊火燒烏巢爭取時間。曹操同意後,樂進便一馬當先地領軍與淳于瓊軍激戰在一起。這邊樂進領軍浴血奮戰,另一邊曹操則領軍四處放火······最終樂進不僅完成了拖住淳于瓊軍的戰略目的,而且還臨陣俘虜了淳于瓊!史載"(樂進)力戰,俘紹將淳于瓊。"

火燒烏巢的重大勝利極大地影響了官渡之戰的最終結果,袁紹因為軍糧物資付之一炬而軍心大亂,曹操趁勝追擊,大破袁紹軍主力,最終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地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曹操火燒烏巢後,最終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東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領大軍親征河北袁氏兄弟,樂進再次隨軍征戰。曹操領軍和袁譚、袁尚兄弟對峙於黎陽一帶(今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在黎陽之戰中樂進再次發揮驍將本色,臨陣斬殺了敵方大將嚴敬;後來樂進又跟隨曹操將袁尚包圍在鄴城裡(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在鄴城之戰中樂進多次身先士卒地帶領陷陣軍冒死登城,最終趕走了袁尚,攻克了鄴城。

鄴城之戰結束後,樂進又馬不停蹄地隨軍奔赴南皮(今河北省滄州市南皮縣)去圍剿袁譚。在南皮之戰中,曹操還是令樂進帶領陷陣軍登城作戰,最終樂進幸不辱命地領軍率先攻入南皮東城門;南皮被攻破後,袁譚就一路逃亡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縣),而樂進就領軍一路追殺至雍奴。最終樂進在雍丘又一次擊敗了袁譚,而袁譚在接下來的逃亡之路上被曹操的虎豹騎斬殺。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官渡之戰後,樂進還跟隨曹操去征討割據河北地區的袁氏兄弟!

建安十一年(206年)三月,經過十餘年的不斷征伐,曹操基本上已經統一了中國北方等廣大地區。面對這份來之不易的勝利局面,曹操決定論功行賞,大封諸將以寬慰追隨自己多年的部下。史載"太祖表漢帝,稱樂進及於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於是禁為虎威;進,折衝;遼,蕩寇將軍。

這段話的意思是曹操讚揚樂進、于禁、張遼三人文武兼備、智勇雙全,在多年的軍旅生涯中曾多次捨生忘死地衝鋒陷陣,希望漢獻帝予以嘉獎(此時曹操任漢朝的大將軍職務,在大封諸將時還需要漢獻帝加蓋天子玉璽,只不過這只是個例行公事的程序罷了),最終於禁升任虎威將軍、樂進升任折衝將軍、張遼升任蕩寇將軍。

至此,做了多年都尉、校尉的樂進終於憑藉自己多年的赫赫軍功而升任為將軍了!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建安十一年,樂進升任折衝將軍!

三、留守合肥、助力張遼一戰封神!

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已經基本統一中國北方地區的曹操決心渡江南征,完成統一天下的霸業。

曹操先是率領大軍親征荊州,而樂進就隨軍征戰並駐紮在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後來新任荊州刺史劉琮主動歸降,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接收了荊州,樂進也隨之駐紮在襄陽(今湖北省襄陽市)。但是眾所周知,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擊敗,曹軍傷亡慘重,而曹操統一天下的雄圖霸業也不得不戛然而止。

值此曹軍因赤壁大敗而士氣低落之際,遠居鄴城的曹操卻屢屢聽到南方前線捷豹頻傳。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遠居鄴城的曹操屢屢聽到南方前線捷豹頻傳!

原來,自東漢建安十四年(209年)起,留守荊州的樂進(赤壁之戰後,曹孫劉三家瓜分荊州)就多次領軍擊退了關羽對襄樊地區的襲擾,先後於青泥關之戰和尋口之戰中殺退關羽軍,力保荊州不失。同時樂進不僅是抵禦防守,還會抓住戰機時不時地主動出擊荊州地區的蠻夷流民和防務空虛的劉備部將。史載"(建安十四年)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建安十五年)(樂進)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建安二十年(215年),割據巴蜀地區的劉備率領大軍親征漢中郡,其先鋒黃忠於定軍山之戰中臨陣斬殺了曹軍大將夏侯淵,這就是轟轟烈烈的漢中之戰。迫於大將夏侯淵戰死、關中地區人心不穩的壓力,曹操不得不親臨漢中以穩定局面。同年六月,曹操升任樂進為右將軍,同時命令樂進、張遼、李典三人領軍駐守合肥以防備孫權。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建安二十年,曹操任命樂進為右將軍,節制張遼、李典二人鎮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 ,孫權果然想趁曹操遠赴漢中之際而謀取合肥等地。孫權率領十萬大軍親征合肥。

曹操當初趕赴漢中之前曾派人給樂進等人送去一個錦囊,要求敵軍來襲時再打開。當孫權大軍壓境之際,樂進等人便打開曹操的錦囊。原來曹操早就預感孫權會趁火打劫謀取合肥,所以他在錦囊上要求如若孫權大軍來襲,那麼就由李典和張遼出城迎戰,而樂進負責坐鎮合肥。

樂進、張遼、李典三人依計行事,最終在逍遙津之戰中大破吳軍,幾獲孫權。而張遼因為此戰表現尤為突出(差點生擒孫權)而一戰封神,江東地區盛傳若有小兒膽敢哭啼,只需要嚇唬說"張遼來了"那麼小孩就不敢哭了,這就是張遼止啼的故事。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張遼在合肥之戰中一戰封神!

張遼能在逍遙津之戰中一戰封神,除了他本身確實驍勇善戰外,更重要的一點是由樂進坐鎮合肥使張遼安心,這使得張遼能夠心無旁騖地出城征戰,而不必擔心後院起火。

張遼和李典素有仇怨,這是盡人皆知的。而曹操因為擔心他們二人之間的私怨會影響戰爭結果,所以才下令由樂進坐鎮合肥。不過,從合肥之戰的最終結果來看,張遼和李典二人應該都是公私分明之人,兩人並沒有因為往日的私怨而內鬥。相反地,他們兩人出征迎戰吳軍時堪稱配合完美。

三國人物之樂進,一個

張遼和李典雖有私仇,但是在合肥之戰並沒有藉機私鬥,反而配合默契!

結語

樂進自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起兵之初便矢志不渝地追隨曹操,曾先後跟隨曹操徵黃巾、徵袁術、徵陶謙、徵呂布、徵袁紹、徵劉備、徵孫權,直至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病逝。在這近三十年的征戰生涯裡,樂進一直是捨生忘死地為曹操衝鋒陷陣。

縱觀樂進的軍旅生涯就會發現,樂進所立之軍功絕大多數都是"先登"、"斬"、"殺"、"大破之"之類的血戰之功(史載樂進曾經無數次率領先鋒軍、陷陣軍登城作戰)。

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率先登城作戰是危險係數極高的軍事行動,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坐鎮後方的大將因為稍微靠近前線就被"流矢"射中(劉邦徵英布,被英布軍流矢射中;曹操徵徐榮、呂布時,都曾被敵方的流矢射中;周瑜攻打曹仁駐守的江陵城時也曾被流矢射中,後來更是因為箭傷舊疾復發而死)。

而樂進多次率領先鋒軍、陷陣軍去衝鋒陷陣卻每次都能奇蹟般地生還,這既是樂進的運氣,更是證明了樂進是多麼地驍勇善戰!畢竟一次兩次能夠生還或許是運氣,無數次都能生還那就絕對是實力了!

另外,樂進是"五子良將"中唯一一個沒有話語流傳於世的將軍,這倒也十分符合樂進的做事風格,那就是"人狠話不多"!

參考文獻

(西晉)陳壽著:《三國志》,中華書局2011年點校本。

(南朝宋)范曄著:《後漢書》,中華書局2012年點校本。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會定期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類文章,懇請感興趣的讀者朋友關注賬號,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