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煽動「蝴蝶翅膀」之後

美國時間 4 月 7 日即北京時間 4 月 8 日早間,好未來公佈公告,稱其在公司的例行內部審計中發現下屬新業務線「輕課」業務的某位員工存在違反公司行為準則的不法行為。公司懷疑該問題員工通過與外部供應商合謀偽造合同及其他文件的方式虛增輕課業務的銷售收入。發現後,公司立刻報警,該員工也被當地警方依法拘留。據悉,截止 2020 年 2 月 29 日的 2020 財年,輕課業務約佔好未來整體預計收入的 3% - 4%。

好未來在公告中稱,公司高度重視業務行為的誠實性和員工行為的道德規範,對任何違法行為零容忍。「公司過去和未來一直致力於維持高標準的公司治理,遵守證券交易委員會和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規則,進行透明、及時的披露。」

好未來煽動「蝴蝶翅膀」之後

圖源:好未來官網

消息發出時,美股已經收盤,但好未來股價盤後一度急跌超過 28% 。截至北京時間 4 月 8 日晚,好未來開盤報 50.79 美元,跌幅達 8.7%。

1

自曝家醜之後,好未來的未來如何?

好未來自爆學而思輕課業務銷售虛增,一時引發行業熱議和市場猜想。

首先,為什麼是這個時間點自爆家醜?短短几天前,4 月 2 日晚間,瑞幸咖啡於財報發佈前夕自爆公司 COO 兼董事劉劍以及有關僱員偽造 22 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當晚美股開盤,瑞幸咖啡股價一度暴跌 80% 。4 月 7 日,瑞幸咖啡盤前宣佈停牌,截至停牌,市值縮水至 11.05 億美元,蒸發超 90% 。當下是美股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年報的時期,美國證監會規定的年報披露時間最晚是 4 月 30 日,好未來 2020 財年年報本預計於 4 月 25 日前後披露,從時間上來看,好未來自爆與瑞幸咖啡相似,均在年報披露前。追溯瑞幸咖啡自曝造假事件背後,是其審計機構安永推動瑞幸咖啡董事會成立特別委員會進行內部調查。有行業人士分析,瑞幸事件帶來了審計師簽字壓力,進而導致外部審計要求好未來內部徹查類似情況,後好未來公司內審發現了學而思輕課的業務虛增問題,不得不披露信息。該行業人士同時表示,「因為整個公司從上的需求,到從下的考核,可能都是增長導向的,之前可能就默許了,但是現在外部審計師壓力驟升,就把這個行為自查了。」

再者,為什麼爆出問題的是學而思輕課?2019 年 11 月底,好未來在智慧家庭教育產品發佈會上正式發佈「學而思輕課」與「學而思輕課盒子」兩款產品,專注 6 - 12 歲小學學科素養培養,以同步校內知識為主,採用「AI 互動直播課 + 動畫視頻案例講解」的方式,佈局大屏 OTT 領域,切入家庭教育場景。學而思輕課 App 顯示,獨立的動畫課售價 299 元,含動畫課、拓展課、AI 直播課在內的課包售價 499 元,約 30 元 / 節。學而思輕課盒子主推盒子+課程套餐,電商售價 2480 元。

作為好未來旗下面對家庭教育場景的創新性產品,學而思輕課的「新」和「輕」帶來了三方面的影響:第一,AI 互動課業務激進,相應地管控會比較寬鬆粗放,員工又揹負業績壓力,發展過程中更容易產生不規範的銷售行為;第二,學而思輕課盒子的 OTT 業務,面對外部供應商,增加了刷量風險;第三,正是因為 AI 互動課在教育行業內模式較新,會計怎麼審計,如何統一口徑,恐怕尚無定論。

而正因為學而思輕課的「新」和「輕」,學而思輕課對好未來而言,只是一隻尚未飛起的蝴蝶。2003 年成立、2010 年在紐交所上市的好未來教育集團,是迄今中國最大的教育集團之一,與新東方比肩,是為教培行業兩大龍頭。迄今,好未來紮根教培行業 17 年,已經發展出了脈絡龐雜的業務線,其旗下最重要的品牌即學而思(含學而思培優和學而思在線等),聚焦 K12 應試教育,是其安身立命之本。針對好未來在公告中披露的輕課銷售佔公司 2020 財年總收入 3% - 4% 的信息,展宏資產創始人周展宏在雪球上做出分析,「學而思輕課是學而思一款較新的產品,整體佔比不是很大,若 3% - 4% 指的是佔總體營收佔比,那收入在 5 億元左右,但很可能其實指的是在線業務佔比,那麼對應的應該是 1 - 1.5 億元級別的收入,而這個裡面虛增比例現在還未知,若 30% 虛增比例,那也就 5000 萬元左右營收虛增(如果指的是整體佔比,那是 1 億元+ 營收虛增)。對於好未來整體 200 億元收入體量,這個整體佔比還尚小,產生影響有限。」

圖源網絡

由此來看,蝴蝶雖煽動了翅膀,但好未來仍舊能有一個好未來。首先,在輕課事件之前,毋庸置疑,好未來是中概股中相當亮眼的存在。2019 財年好未來收入約 25.63 億美元,2020 財年前三季度營收約 25.02 億美元,官方預計 Q4 營收約 9.6 - 9.81 億美元,則全年預計收入超 34.62 億美元。其中培優線下穩定增長,前三季度年同比增長率 16%,第四季度受疫情影響整體年同比增長率預測近 10% 。疫情之後行業頭部效應明顯,發展加速,培優在線前三季度年同比增長率約 170%,學而思在線年同比增長率約 80% - 100% ,學而思培優線下+在線業務及學而思網校業務佔到了公司近 80% 的收入,這些公司的核心業務,表現仍然非常亮眼。

其次,從自爆家醜的選擇來看,好未來對自己的業務發展有足夠的底氣信心。如果學而思輕課業務銷售虛增本身對好未來的整體發展影響不大,那自爆家醜的背後,實則是對自己的業務基本面充足的底氣和信心。瑞幸事件之後,市場已草木皆兵,好未來敢於揭自己短處,頗有點守正出奇的意味。4 月 8 日下午,對於今日自曝員工虛增營收一事,好未來方面回應,「事實上我們是可以不對外公佈此次消息的,這完全是我們自發披露的。此次涉及到的業務雖然佔總營收的比例不大,但絕對金額有將近 1 個億,我們需要對投資人負責。」

但即使學而思輕課作為尚在發展中的創新業務,在好未來的業務架構中重要程度不高,對於好未來的主體營收影響也並不大,多位教育行業投資人和從業者也表示此次自曝並不會動搖好未來的根基,但暗流早在這個不安的四月前湧動。前有渾水做空,後有瑞幸造假,好未來的自曝依然潛伏著不小的危機。正如周展宏所說,「整體來看,此次自曝事件對好未來的整體業務能力、競爭地位、價值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本次事件可能帶來估值的下跌和投資者對中概股的整體不信任,甚至可能引發程序化交易。」

2

好未來煽動蝴蝶翅膀,教育中概股迎來信任危機?

中概股誠信危機,好未來不是第一家,瑞幸也不是第一家。根據北京大學教授的研究表示,1999 - 2011 年赴美上市的 269 家中國企業(非國有)的研究樣本中,有 15 家被美國證監會SEC 處罰,遭遇投資者集體訴訟的達 70 家;而 2013 - 2017 年的 57 家中國企業尚未被 SEC 處罰,但有 19 家遭遇集體訴訟。

其實早在 2019 年 9 月,白宮就曾表示考慮將中概股在美除牌,以限制美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的投資。而今,疫情全球爆發,國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人數已達 135 萬,中美關係伴隨著疫情的發展逐漸背離,中概股成為美國狙擊對象已在日程之上。疫情當下,民族情緒高漲的敏感階段,中美摩擦愈演愈烈,「民族之光」瑞幸咖啡一夜跌破發行價,面臨鉅額賠償、退市甚至破產的事件更是雪上加霜。有行業人士分析,中美關係、疫情、瑞幸事件這三波震盪,將導致整個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信任的集中擠兌,尤其是有互聯網概念的中概股的信任集中擠兌,以股價高、漲幅大的公司最甚。

好未來煽動「蝴蝶翅膀」之後

圖源網絡

而疫情期間股市表現較好的頭部教育中概股企業自然不能豁免。4 月 3 日跟誰學發佈了 2019 年財報,根據財報,跟誰學 2019 年淨利潤暴增 10 倍。隨即投資人就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書中沒有任何意見字樣且年度報告中的大股東名單比招股書中的短等問題發出質疑,以致 4 月 6 日,跟誰學不得不迅速回應,發佈《致投資人》公開信,一一解釋。但好未來自爆學而思輕課業務銷售虛增後,徹底掀起了「蝴蝶效應」。截至北京時間 4 月 8 日晚,跟誰學開盤跌 7.6% ,新東方開盤跌 3.7% 。

經歷了數次美國股指熔斷的美國資本市場本就如驚弓之鳥,在接連經歷了瑞幸事件、好未來自爆之後,大概率要使中概股,包括教育中概股遭受信任危機,直接表現便是審計的口徑會變得越來越嚴格。

美國為防止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有 4 道防火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做空機構和外部投資者,會計師事務所,最後是集體訴訟。財報作假事件接連發生,作為「職業看門人」的審計機構迫於美國不斷加碼的監管力度,日後必然不敢隨意攬禍上身。

美國安然事件中轟然倒塌的安達信作為前車之鑑,拒絕年報「簽字」恐將成為審計機構們的唯一選擇。而未來中概股公司,尤其帶有互聯網概念的在線教育公司,所面臨的審計簽字會越來越嚴格。

好未來並非個例,系統性的風險已經降臨。整個教育中概股大概率短期內都將有所波動。區別於某個公司被做空,這種系統性的不信任,將成為那些曾在美股歡呼上市的教育公司時刻懸於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3

為什麼中長期仍然看好中國教育行業的「好未來們」?

2020 年開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這隻足夠肥大的黑天鵝攪動了整個世界。如今已是四月,本該春暖花開的季節,但人們無瑕賞花。疫情還會持續多久?多家國際金融服務公司發出了越來越悲觀的預期:也許要持續到 2022 年。

當疫情帶來的影響短期無法消除,判斷事物的眼光將不得不放長遠。從中長期來看,諸多行業如餐飲業、旅遊業將大受衝擊,

但教育行業憑藉其強抗週期性,勢必所受影響不大。首先,不論線上或線下,孩子學習一刻耽誤不得,這是無數家長、老師、學校、教育機構的共識。再者,教育行業在線化趨勢明顯。疫情發生後,線下全面停課,在線教育的滲透率短時間內大幅提高。對教培行業而言,獲客效率提高,下沉加速。雖在宏觀層面,不致於形成在線教育的行業拐點,但從微觀層面,對單個教育機構而言,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好未來煽動「蝴蝶翅膀」之後

圖源:unsplash

其中,諸如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等頭部機構,即使短期股價動盪,受到質疑,但從中長期來看,以常識來看,將渡過難關,長期向好。甚至決勝網創始人闕登峰半是戲謔半是認真地說,「如果有中國教育 ETF(可惜沒有),可以傻瓜式的 all-in 。年化回報肯定高於 P2P 的回報,更不用說安全性。」

憑什麼?首先,優秀的基本盤。此前對好未來已多有分析,新東方、跟誰學可大致類比,此處不再贅述。再者,在線教育的業務積累。哪怕自稱對科技不敏感的俞敏洪,也表示這次疫情期間,新東方 100 多萬學生同步直接搬到線上,所有系統和服務都由新東方自己的科研成果支撐,但沒出任何問題。其次,頭部品牌的資源集中優勢。疫情加速了教育行業洗牌,大型企業會佔據各個賽道的頭部位置,市場集中度將大幅提升,在這場殘酷的分化下,好的只會越好,差的只會越差。最後,強大的品牌效應,充裕的資金儲備、人才供給,都將給這些教育行業頭部公司加分不少。

好未來煽動蝴蝶翅膀,教育中概股迎來信任危機。但哪怕蝴蝶引發海嘯,春天仍會到來。屆時潮水褪去,活下來的企業,將問心無愧地在歷史的里程碑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定義自己的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