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莫忘仇恨——紀念七七事變八十二週年

銘記歷史,莫忘仇恨——紀念七七事變八十二週年

昨天七月七日,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鏈接著一個地點,盧溝橋,對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個特殊的地點。

特殊的日子,特殊的地點,構成了中國人特殊的記憶,銘刻在心,在骨子裡。

一個石破天驚的槍聲在八十二年前的那一天打響,那一聲槍響驚醒了一頭睡獅,一個自一八四零年代鴉片戰爭以來一直在昏睡中民族,在那一聲槍響之後,睜開了睡眼。

那一聲槍響之後,我們民族歷經了八年抗戰烽火的焠煉,歷經了三年解放戰爭決定民族命運、國家走向的大搏殺,再繼之以三年朝鮮半島上力量懸殊的血與火的較量。從此,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浴火重生,以一個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以一個嶄新的姿勢書寫著自己的歷史。

往事並不如煙,青史豈容成灰?銘記歷史,警醒今天,昭示未來,這是我們這個走向強大的民族面對自己的歷史應有的態度。

銘記歷史,莫忘仇恨——紀念七七事變八十二週年

有一個聲音一直在我們耳邊聒噪:銘記歷史,忘記仇恨——銘記歷史,忘記仇恨——銘記歷史,忘記仇恨……

一部抗戰史,原本是一段書寫著國仇家恨的歷史,仇恨與歷史,歷史與仇恨,早已你儂我儂,融為一體。又如何將這二者生生剝離?告訴我,如何操作,才能將歷史交給記憶,將仇恨付之遺忘?

剝離了仇恨,抗戰史就只剩下一堆枯燥歷史名詞,只能供學生們在蒼白的歷史試卷中書寫蒼白的答案。這不是我們想要的歷史記憶。

尤其是,那個罪惡的島國裡,還供俸著沾滿中國人鮮血的罪犯的鬼魂。他們以公然篡改歷史的態度,向我們挑釁。一旦時機成熟,他們仍然會蠢蠢欲動,再次將戰爭與屠殺強加給我們。不論是歷史還是仇恨,都不會終結。

忘記仇恨,不是理性,是怯懦,是缺少血性。一旦沒有了血性,又如何走向強大?

銘記歷史,莫忘仇恨——紀念七七事變八十二週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