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清明已過,希望我們不要再給“死亡”打上雙引號

又是一年清明節過去,在今年這個時候

談論生死,讓人格外難受。

“災難並不是死了兩萬人這樣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

北野武的這句話,在最近短短几個月裡,我們已經聽了太多次。

但對“死亡”的重視,仍是我們要繼續學習的長久命題。

有一位博主曾經說過:

疫情之後,清明已過,希望我們不要再給“死亡”打上雙引號

缺乏三種教育


的確,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談結婚太多,談愛情太少;談生育太多,談性太少;談活著太多,談死亡太少

於是往往就會進入這樣一個普遍的怪圈:

談性色變,但生育偉大;讀書時不許戀愛,但剛畢業工作必須馬上找到結婚對象,並最好能三年抱倆;不知生命珍貴,不懂愛惜自己,更不會尊重他人生命。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關於“死亡”的話題。

在中國,面對生死的態度,很多人常常會遵循一句老話,叫“好死不如賴活著”。

因為“死亡”於我們而言,是一種忌諱

是當出現在電視上時,如果字幕要出現笑死我了或是嚇死他了,需要加上雙引號,以“死”這樣的形式出現的。

是當買東西或者說話時,連諧音數字“四”都不受歡迎的程度。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辯論:親人患絕症想要安樂死,我們要不要鼓勵他活下去

疫情之後,清明已過,希望我們不要再給“死亡”打上雙引號

奇葩說:關於死亡


節目氣氛一度陷入悲傷狀態,大家都很難做到剋制地、真摯地討論死亡的狀態。馬東老師在討論這個辯題時說,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中避諱談及死亡,我們對它充滿了未知,也不願意去討論這個話題

疫情之後,清明已過,希望我們不要再給“死亡”打上雙引號

奇葩說:關於死亡


所以即使是在《奇葩說》這樣一個節目,談到死亡時的氣氛也是那樣嚴肅。更不必說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對於死亡的避諱。

新聞記者柴靜曾報道過一個老人的故事:

一位老人因為肺部阻塞感染,造成急性呼吸衰竭。他曾跟家人提出,自己將來一旦很難治療,就不要再搶救了

然而,當他發病搶救時,家人還是沒有聽從老人的話,捨不得放棄

於是,老人躺在病床上接受著一輪又一輪的搶救—維持—搶救—維持,反反覆覆地被折磨著

甚至到最後,醫生切開了他的咽喉,將七八釐米長的呼吸機導管,插進他脖子中間的氣管。這一插就是 4 年。

疫情之後,清明已過,希望我們不要再給“死亡”打上雙引號

插管的老人


老人從此再也不能脫離呼吸機生存。從胃管到尿管的引流管,有時身上要插5、6根管子……

後來,他已經不能說話了,就只是每天哭。

他用口型對老伴說:我恨你

很多時候,不是臨死之人看不開,而是身邊的人不願放手,寧願讓親人痛苦地掙扎,也不願放開手。

殊不知,對生命最大的尊重,是一個人能夠有尊嚴地死去

於是,在紀錄片《生命裡》有一集中護士感嘆說:

當他們渾身插滿管子的時候,誰又真正聽一聽他們的話呢?

疫情之後,清明已過,希望我們不要再給“死亡”打上雙引號

護士


又回到了問題:

為什麼在我們的社會,一個人想要有尊嚴的死去這麼難

正如白巖松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在我們這樣一個忌諱死亡的民族,對於死亡有著極大的社會偏見。

尼采說:“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正是因為死亡教育的缺失,直接導致一部分人畏懼死亡,談死色變;一部分人不尊重生命,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珍惜。

17 歲女孩因一口涼皮和弟弟起爭執,帶 10 歲妹妹跳水庫自殺; 8 歲男孩因為不想上學,竟然爬上 33 樓要輕生;10 歲小男孩因不堪作業重負,從 14 樓縱身跳下……

疫情之後,清明已過,希望我們不要再給“死亡”打上雙引號

8歲男孩跳樓


這些觸目驚心的年齡和事例一次次刺痛著我們,為什麼這些孩子還沒來得及長大,就要選擇用“死亡”來逃避痛苦、抵抗一切呢?

也許正如臺灣教育學博士張淑美所說:

兒童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如果無法得到自己的父母或是老師的正確引導,很容易產生對死亡的錯誤認知,從而產生影響一生的負面情緒。

從孩童到成年人,都不懂生命的珍貴,亦無法正視死亡

因為缺少對死亡的正確認識,很多人直到自己或是親人的生命走到盡頭,都無法對死亡這件事釋然。

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道:

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因為它必然來臨,所以我們的生命有了長度,這段路程才變得珍貴,做出的選擇才有了價值。據統計,每年約有5000萬人死亡,簡單來說,就是每1秒鐘就會有1.8個人死亡。

死亡,是一件每天都在真真切切發生的事情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希望我們的社會,能不要再給“死”打上雙引號,可以不再忌諱地、光明正大地談論死亡。

疫情之後,清明已過,希望我們不要再給“死亡”打上雙引號

字幕中的“死”


那麼你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在無法治療的時候,你是否會選擇放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