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真正的“逃犯”永远在路上,而且永不绝望!

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 胡适《胡适文存》

什么是监狱?

也许很多人的回答一定是:“关押犯人的地方”,或者“被剥夺了自由的地方。”

很多人并没有进过监狱,表面上看起来也是正义的、自由的,也就无法从一个囚徒的角度来解释监狱的内涵。

至少,可以这样解释:这是一个我不愿意进去,但被迫进去的地方。然后,我肯定要想方设法从这个地方逃出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便是一种逆境,是被迫的。比如,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你的选择,某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你也同样不能选择。所谓积极生活,亦不过是超越了被动与困境,在别无选择中积极选择罢了。

如果我们只是将“监狱”当作人生的一种境遇或条件,我们更应该考虑在此处境中囚徒要做些什么,而不是外部环境强加给了我们什么。

从自由的角度来说,无论生活在怎样一个国家或时代,人的一生都像是在监狱里度过,监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类比环境。

《肖申克的救赎》:真正的“逃犯”永远在路上,而且永不绝望!

梵·高曾经说过:“生命是一次没有人能活着逃出去的冒险”。在他的画《吃土豆的人》里,就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一种在极端压抑之下,又有着积极生活诉求的人们的欲望与焦虑。

卢梭有云:“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我说,人无往而不在悲惨之中,只是人们不自觉而已。

所以,人的生命历程就像是一次逃狱。那么,一个囚犯到底如何积极生活与顽强抵抗呢?《肖申克的救赎》无疑给出了最佳的答案。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入了冤狱的银行家如何前后花了十九年的时间挖地道出逃的故事。

从某种意义上说,同题材的、场面更加宏大的《勇敢的心》叙述的则是集体解放,明修栈道,最后功败垂成;而《肖申克的救赎》叙述的却是个体自救,暗渡陈仓,引发的是一场关于自由的大讨论。

谈到个体自救,索尔仁尼琴曾批评道:“鱼群从不会为反对捕鱼业而集体斗争,它们只是想怎样从网眼里钻出去。”

当然,我并不低估散兵游勇的鱼各自穿越网眼的价值。显而易见的是,索尔仁尼琴的批评并不适合银行家安迪,——他出逃后,不但没有一走了之,而且彻底撕破了“体制”这一张大渔网。

《肖申克的救赎》:真正的“逃犯”永远在路上,而且永不绝望!

是故,一个国家的群体解放若不是建立于个体自救与自由独立的基础之上,难免会将这场解放异化为只是在不同的“监狱”之间转移人民的游戏。

就像奥威尔笔下的《动物庄园》一样,尽管拿破仑赶走了人,解放了曼纳庄园的动物,宣布了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是,用不了多久,有权有势的猪便会像人一样直立行走、高谈阔论,把庄园变成了一座“美丽新监狱”。

“你们自由了,这是西德领土。”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当政治家们沾沾自喜,吹嘘自己的贡献时,柏林人却置之一笑——对于他们来说,柏林墙见证的亦不是冷战这样的宏大主题,而就是成千上万的小人物穿越网眼的故事。

从主观上说,他们各救自身,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集体冲破渔网的效果。柏林墙之所以倒掉,是因为即使是那些实施“庸常的恶”(指被体制同化)的卫兵,都要逃到西边去。

如有论者指出,正是无数小人物以自己的生命和觉悟,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传说,而这个传说的名字就叫做——自由。

只有此时,你才能明白,人们对自由的追逐,不仅解放了被囚禁者,也解放了绑架者。捍卫自由,因此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游戏,而是人类寻求共同解放的伟大征程。

《肖申克的救赎》:真正的“逃犯”永远在路上,而且永不绝望!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

《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让观众们屡屡感动不已,是因为那一刻我相信,即使是身处狱中,即使是囚徒,仍可以积极的生活。再比如《美丽人生》里,给孩子做游戏的那位犹太父亲罗伯托·贝尼尼一样。

自由,是何等的惊心动魄!希望,对于一个人来说又是何等重要,它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抵抗阿伦特笔下的“庸常的恶”,不被绝望体制化,不像狗一样趴在地上,从此懒得动弹,任凭无休无止的打骂。

对于安迪来说,肖申克监狱注定只是他生命中的过客,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舵手。即使像贝尼尼那样不幸身死,我们又有什么可悲叹的呢?他始终笑面人生,是纳粹集中营里真正的主人。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唯有自由的思想,才能使我们不必依仗或害怕权势。

一个热爱独立与自由的人,一个把自己的一生当作远大前程的人,应该始终如一地保有一种“关不住”的精神,为那自由的春色,在人生的逆境之中,勇敢地“红杏出墙”!

《肖申克的救赎》:真正的“逃犯”永远在路上,而且永不绝望!

张锋编撰 庚子春写于望城翠彧轩

注: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设施,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含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民的自由往来。

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建筑的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战车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二战结束后冷战时期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89年,发生“东欧剧变”,匈牙利政府开始向西德和奥地利等资本主义国家自由开放边境,东德政局开始动荡,大批民众途经匈牙利外逃至西德。

当时,柏林、莱比锡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游行活动。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及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在东德人民的不懈努力下被迫开放。

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最终和平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