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大藏書閣,說對四個已屬不易,七個都知道的寥寥無幾

北京的文淵閣和北京圓明園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瀋陽的文溯閣、鎮江金山寺內的文宗閣、揚州的文匯閣和杭州西湖孤山的文瀾閣為清代七大藏書閣,是珍藏《四庫全書》的書庫。

七大藏書閣,皆以文為首,第二個字多從水旁,象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英法聯軍的洗劫和焚燬。文宗閣和文匯閣在19世紀中葉毀於大火。

文淵閣

中國七大藏書閣,說對四個已屬不易,七個都知道的寥寥無幾

文淵閣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內文華殿後,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書樓。它是中國古代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坐北面南,閣制仿自浙江寧波範氏天一閣。乾隆三十八(1773年),乾隆皇帝下詔徵書,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乾隆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文華殿後之皇宮藏書樓建成,乾隆皇帝賜名文淵閣,用於專貯第一部精抄本《四庫全書》。

文溯閣

中國七大藏書閣,說對四個已屬不易,七個都知道的寥寥無幾

文溯閣,瀋陽故宮建築。瀋陽故宮院內的文溯閣之所以名揚四海,不僅僅因為它的建築別具一格,而且因為它是聞名於世的《四庫全書》的珍藏之所,也是建在宮廷中的最大的一所圖書館。

文瀾閣

中國七大藏書閣,說對四個已屬不易,七個都知道的寥寥無幾

文瀾閣位於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館內。初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倖存的一閣。

文津閣

中國七大藏書閣,說對四個已屬不易,七個都知道的寥寥無幾

文津閣,位於避暑山莊平原區的西部,建於乾隆三十九年(1774)建成,1954年重建。營造法式仿照明代建築的浙江“天一閣”。外觀為兩層,實際是三層,閣中闢一暗層,這樣陽光不能直射到藏書庫。室內油漆彩畫也很考究,深綠色的柱子,藍色封套卷冊,白色的書端,都以冷色為主,給人以寧靜的氣氛。

文宗閣

中國七大藏書閣,說對四個已屬不易,七個都知道的寥寥無幾

文宗閣位於江蘇鎮江金山寺,建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毀於咸豐三年(1853年),中經嘉慶、道光兩朝,歷時74年,以收藏《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集成》而聞名海內外。復建工程從2010年3月開工,歷時一年多時間,總投資2000餘萬元。復建後的文宗閣基本遵循了歷史原貌,建築總面積1286平方米。於2011年10月26日,文宗閣復建竣工,對外正式開放。

文匯閣

是清代七大藏書樓之一。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開始設館,咸豐四年(1854年),太平軍攻入揚州,文匯閣及其藏書一起毀於戰火之中。

文源閣

位於北京圓明園內。咸豐十年八國聯軍入侵時縱火焚燬。

喜歡的請轉發,關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