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一種陶瓷,寫滿了淒涼的愛情

最近發現湖南的長沙窯很多好玩的詩詞: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上詩經過加工潤色,而原句僅僅有四句,尚未知作者是誰。可能是陶工自己創作或當時流行的里巷歌謠,不可不謂服氣呀!其原詩摘自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二十一首》,作者不詳,於1974-1978年間出土於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

我們欣賞下原詩句:

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

我恨君生早。


其詩文寫於瓷器上,以下出現的皆藏於長沙市博物館


1、唐長沙窯青釉“君生我未生”瓷壺

瓷壺敞口,長頸,圓肩,瓜稜腹,平底假圈足,弓形柄。多稜柱短流下方腹部書寫“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五言詩一首。

湖南這一種陶瓷,寫滿了淒涼的愛情

這首詩雖然看起來很普通,可是卻給人無限的想象。對於此詩,學者們也有不一樣的考證。有的學者考證,認為此詩與敦煌寫本詩歌《廬山遠公話》中的四句頗為相似,四句分別是“身生智未生,智生身已老。身恨智升遲,智恨身生早。”

現知《廬山遠公話》題記:“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張長繼書記”的紀年銘文,而根據現在所掌握的長沙窯最晚燒造年代也僅僅只到五代初期,因此可以認定為敦煌寫本將一首情詩經過“君”、“我”二字改為“身”、“智”二字變成弘揚佛教理義的詩句。

除此之外,還有學者認為此詩與校書郎盧某妻崔氏的《述懷》詩一樣。《述懷》詩寫到“不怨盧郎年紀大,不怨盧郎官職卑。自恨妾生生較晚,不及盧郎年少時。”

這首詩寫盧郎與妻崔氏是老夫少妻,妻怨盧郎,卻偏說“不怨”,反說自己出生晚了,沒有趕上盧郎年少的時候。長沙窯瓷上的詩句沒有《述懷》那樣隱晦,直截了當的將“君”與“我”的恨講出來,雖是如此但卻顯現出“君”和“我”之間如此堅實的感情。

此四句詩在長沙窯瓷上多有出現,雖然看起來普普通通,可是卻能引得時賢們多有評價,但無論是哪種解讀,這首詩帶給我們的直觀感受就是將老少兩人的真摯感情表露無遺,實為愛情詩歌的典範。

湖南這一種陶瓷,寫滿了淒涼的愛情

2、唐 長沙窯青釉褐彩“鳥飛平無盡遠”詩詞盤

圓唇,淺腹折收,矮圈足。盤心作圓形露胎,以褐彩楷書“鳥飛平無近遠,人隨流水東西。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四句詩文。

這首詩原為唐代詩人劉長卿所寫《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被收錄在《全唐詩》中。這首詩是劉長卿被貶時所作,表達了作者的悲憤愁苦之情。全詩景中含情,筆致清婉,結句雖含慰藉,意實深悲,傷感之情,寄於言外。

湖南這一種陶瓷,寫滿了淒涼的愛情

3、唐 長沙窯青釉褐彩“寒食元無火”詩詞壺

敞口,頸部長且粗,圓肩,瓜稜形腹部,平底假圈足。頸肩處有一半環形系,系的正對面有一多稜柱短流,流下方則以褐彩書寫詩歌一首,詩文內容為“寒食元無火,輕鬆自有煙。鳥啼新上柳,人拜古墳前。”

瓷壺字跡清楚,詩文內容語出自然,立意精潔。通篇對仗,雖為“寬對”形式,但亦可稱之為工整。第三、四句本應為“新柳”對“古墳”,“上”對“前”,最終將“柳”與“上”的次序調換,“上”之詞性亦隨之改變,使“鳥啼新上柳”極寫時間之早而非原來的季令之早,儘管打破了對仗,但通觀全篇,不得不承認這一變動確有別出心裁之妙。

詩中所提的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湖南這一種陶瓷,寫滿了淒涼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