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隊員”張孝田:救死扶傷是我的責任,我不上誰上?

☝點擊觀看《“敢死隊員”張孝田:救死扶傷是我的責任,我不上誰上?》

編者按:有這樣一群青年,他們來自不同崗位、不同行業,卻同樣是戰“疫”一線最美的身影。他們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4月8日晚,臨沂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吳鵬等10位青年榮獲“山東戰‘疫’最美青年”稱號。

2月8日,元宵節夜裡,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張孝田主動請纓,和130餘名醫護同事連夜集結出發,馳援武漢前線。到達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後,他再次挺身而出,加入了由18位麻醉醫師組成的氣管插管小分隊。由於這支隊伍離病毒源距離最近,感染風險極高,被醫護人員稱為“敢死隊”。

“敢死队员”张孝田: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我不上谁上?

張孝田和愛人都是醫生,疫情發生後,兩人還因為誰去前線起了“紛爭”。“因為我們兩個人都是醫生,而且都是呼吸道相關專業的醫生,在疫情發生之後,我們兩個人就商量如何報名,都無法說服對方,最後兩個人在相應的科室都報了名。”張孝田說。

張孝田記得很清楚,那天不到凌晨1點,他的手機來了一個電話,等來了醫院的通知,參加山東省第七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雖然在這次“紛爭”中獲得了勝利,但看著反覆叮囑自己一定要平安歸來的妻子,張孝田覺得心疼。

到達武漢後,作為難度大、風險高的心外科麻醉醫師,張孝田快速投入到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的救治工作中。這家醫院,98%的患者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在同濟醫院,由於許多醫療隊對情況不是十分了解,支援的多是呼吸與危重科以及ICU的醫生和護士,卻很少有麻醉醫生,而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大量麻醉醫生也已經分派到其他醫院開展救治,醫院只能整合醫療隊少有的幾名麻醉醫生,組成插管小分隊,為整個醫院的患者提供急救插管支持。為救治患者,張孝田再次挺身而出,參加了這支由18位麻醉醫師組成的氣管插管小分隊,負責17個病區的插管工作。

“敢死队员”张孝田: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我不上谁上?

面對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的重型及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張孝田曾在1天內為6人插管,均一次成功。事實上,氣管插管是感染風險最高的操作之一,可以說是在與死神賽跑。加入“敢死隊”之前,張孝田也有過顧慮、有過恐懼。

“當時其實是挺害怕的。主要是對未知事物的這種恐懼,另外一方面就是說家裡有年邁的父母,還有年幼的一雙兒女,但救死扶傷是我們醫生的天職,氣管插管是我們麻醉科醫生的看家本領,我作為年輕人,這個時候我不上,誰上?”張孝田說。

“敢死队员”张孝田: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我不上谁上?

張孝田和同事們在武漢的努力與拼搏,創造了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青島標準”。近期他所在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插管小分隊獲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

3月31日,張孝田在圓滿完成支援武漢任務後凱旋,現在正和同事們在青島的酒店集中休整。

“敢死队员”张孝田:救死扶伤是我的责任,我不上谁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