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滿清真的有保全中華文明嗎

在網上有這樣一種說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正因為書滿清的入關才保全了中華文明?對於這句話有很多人不認同,也有不少有人認同。

為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滿清真的有保全中華文明嗎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一說中華文明的韌性和獨有的文化延展性。蒙古人征服了中原王朝,在原本漢人的地盤上建造了一個屬於少數民族的中原王朝,但是在蒙古人的壓迫下漢人的文化傳承並沒有斷絕,那是因為只要漢人沒有滅絕,屬於漢人的文化就不會消失。

為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滿清真的有保全中華文明嗎

其實說白了,滿清是否入關對當時中原王朝將要面對的局面而言沒有太大的影響。從16世紀開始,東方和世界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大。會有這種情況的原因不過是因為東方和西方看待問題,看待世界的方式不一樣,也就是兩者的世界觀不一樣。

為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滿清真的有保全中華文明嗎

這才是導致中國近代史會遭遇那麼多悲劇的原因。這個原因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就像在蒙古的鐵騎襲捲了歐亞大陸後南宋也沒能避免一樣。這些是無法避免的因素,但也不是中華文明斷絕的因素。

為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滿清真的有保全中華文明嗎

在中原王朝所在的這片土地上所孕育的中華文明,從來不沒有依賴過任何東西,不管這片土地上的統治者是強權也好,公理也罷,它一直都在按照它的步伐不緊不慢的前行,這是中華文明所擁有的獨特的氣質,也正是因為這種氣質,它才能在這片土地上堅強的活著。

為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滿清真的有保全中華文明嗎

而清朝,不過是中國前進的路途上一個偶然的存在罷了,中華文明從來不會因為任何朝代的出現,而中斷,也不會因為他的存在而保全。

為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滿清真的有保全中華文明嗎

有人說,清朝的出現是對中華文明進行了閹割,是對華夏人民的奴隸,他禁錮了人們思想,但是有些人不是這樣認為的,還相當理直氣壯的說出,清朝是在用另一方式保全中華文明。但是這句話不管是在什麼場合什麼時候出現都是自相矛盾的,文明根本不用任何人保全,文明需要的一直都是發展壯大,而不是自我閹割式的保存。

清朝作為一個閹割者根本不配成為中華文明融合的功臣,中華文明,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以種族劃分為存在的文明,更不是以區域劃分,以血脈劃分存在的文明。作為一箇中華文明的繼承人,寫漢字、說漢語,學的是華夏的思想,遵循的是華夏的傳統,這樣的人就是一箇中華文明的繼承人,如果一個人不會這些,這個人就算生活在中國也不能算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為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滿清真的有保全中華文明嗎

有人非常粗暴將中華文明分割開來,將清朝以前的文明劃分成了漢文明,將清朝以後的文明劃分為了中華文明,這種做法完全是吧中華文明全部歸功到了清朝的身上,弄的相似中華文明是因為清朝的出現才出現一樣,這樣的做法是不對。

為何說滿清入關是不幸中的萬幸?滿清真的有保全中華文明嗎

中華文明早在幾千年就出現了,清朝只是中華文明前進中的一小部分,不管在這期間華夏大地上發生了,只要學習中華文明的人,都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根本用不著排擠某個民族和某個人,在中華文明面前,沒有民族之分,沒有種族之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