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美好

眠舍(SLEEEP)是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胶囊酒店这个概念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日本,它旨在为住客提供廉价、便捷的“睡眠仓”,无其他任何附加服务。

去年3月,我到香港出差时尝试入住了眠舍(SLEEEP)“胶囊酒店”,每晚价格约为75美元。对于香港其他的酒店来说已经很便宜了,但在Airbnb上或一些私人客房可以找到更便宜的。

眠舍(SLEEEP)“胶囊酒店”的地理位置很好,店面设计美观。但是它的胶囊仓通风性差时间久了会很热,并且几乎没有隔音效果,这些都导致我睡不好。

“一家旨在让顾客睡个好觉而设计的酒店”,这是眠舍(SLEEEP)“胶囊酒店”的设计理念。然而,事实却并不让人满意。

眠舍(SLEEEP)位于香港上环中心地带,距离香港地铁中环站步行需要10分钟。由Jun Rivers和Alex Klot创办的。它的客户群是单身游客、因加班而过度劳累的香港人以及无暇顾及其他的商务人士。

“我们相信高质量、充足的睡眠可以让我们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上走得更远。”Rivers告诉《亚洲生活方式》杂志。

它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简约的设计赢得了2017年亚洲设计大赛的银奖。之前我看到过很多关于它的广告,一直想去试试,直到去年3月份我到香港出差时才尝试入住了 眠舍(SLEEEP)“胶囊酒店”。我本以为会是一次很好的体验,没想到胶囊里边那么热,导致我根本睡不好。


眠舍(SLEEEP)位于皇后大道与歌赋街之间,这是香港上环一带两条蜿蜒而上的道路。沿着这条街往前走,你会发现一条楼梯,顺着楼梯往上走就是酒店了。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这家“酒店”实在是太隐蔽了,有点在寻找一条秘密通道的感觉。当你看到这样一段英文的时候,你就找到了。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你只需要闭上眼睛,我可以让你睡个好觉”


这家酒店比较好的地方是它的流程是一条龙的,没有接待员,没有房卡。只有一块安装在门口的触摸屏。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入住当天会有二维码发给你,只需要在触摸屏下方扫描二维码大门就会打开。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晚75美元的住宿费已经很便宜了,但在Airbnb上或一些私人客房可以找到更便宜的。如果你愿意住在九龙,价格还可以再便宜。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我进去之后发现四周一片死寂,这样安静的环境有助于我入睡。当时是晚上11点,我猜其他人已经睡着了。入口有一块显示屏,上面显示了一些注意事项和一条欢迎信息,“欢迎我来到酒店”。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我看到有几个人把鞋子放在门边的长凳下,胶囊仓的旁边是拖鞋。据亚洲时尚网报道,这家酒店占地仅34平方米。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当你登记入住时,你的胶囊仓上的灯会闪烁,但是当时由于视线问题我没有看到。所以我一开始进错了仓。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这家酒店注重的是功能,而不是形式。从WiFi密码到装潢,一切都体现出这种极简主义精神。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我一直担心会发出太多声响而影响他人休息,显然是我多虑了。从我进门那一刻起,我发出的任何声响都会立刻传到“酒店”的其他仓位里。当时我的储物柜用密码打不开,是隔壁仓的人帮我打开的。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储物柜里有一个盛水的杯子,一条毛巾,和一块能放一个小手提箱的空间,还有一个挂衣服的地方。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一扇巨大的自动推拉门将公共浴室和宿舍隔开,每次有人打开和关上的时候,它都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家酒店表面上看上去很安静,其实里边细细碎碎的声音才是最烦人。我在半梦半醒间被吵醒了很多次,我想其他人应该也跟我一样。所以当我准备刷牙睡觉的时候,我已经不怕吵到别人了,反正无论声音大小都会传遍每个角落。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刷完牙我准备上床睡觉。我把我的kindle、手机、笔记本电脑还有水杯带进胶囊仓里。这么小的空间让我觉得很有安全感,很舒适。我关上舱门,把帘子拉上。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胶囊仓的内壁是用木头做内衬,每一个角都被打磨成圆角或弧形。仓内有可调节照明灯和充电口。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在睡前我拿出笔记本准备发了几封邮件,但是一打字就会吵到别人,我索性躺下睡觉。虽然四周死寂一片,但是我仍能听到一些细碎的声音——水龙头的哗哗声、推拉柜子的声音、浴室门的开关声……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酒店提供了耳塞、阅读灯和睡眠面罩,但戴着耳塞睡觉并没有效果。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这个酒店更像是青年旅舍,这种旅舍除了便宜之外的好处就是你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旅行者。这张图是眠舍(SLEEEP)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给我发的信息。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床边有一本小册子,上面有很多鸡汤句子和酒店网站的链接。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因为这里的WiFi速度很快,我玩了一会手机。已经是凌晨1点了,我放下手机准备睡觉。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凌晨三点我被热醒了,胶囊仓的通风性很差,我只能拉起窗帘让空气进来一点。在半梦半醒间我总是听到有人起来上厕所,冲水的声音吵得不行。虽然戴耳塞没有一点效果,但还是聊胜于无吧。

三个小时后我又醒了一次,这次是被一位早起收拾行李的背包客吵醒的。醒了之后我闭着眼睛没有刻意再去入睡,在接下来几个小时里,我一直处于一种浅睡—被吵醒—浅睡的循环状态。早上起来之后我感觉睡了跟没睡一样,反而更累了。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这次入住胶囊酒店的体验很糟糕,我对这种“酒店”失去了兴趣。我只能自我安慰道,还好早上花洒的水是热的。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酒店采用了新型的“热回收”系统, 酒店利用空调外机产生的热量来加热水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早上当我要离开的时候(不用办理退房),我看到屏幕上显示了欢迎下一位客人的欢迎语。纯粹的以睡眠为理念的酒店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我觉得目前还无法真正流行起来。也许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善,这样的酒店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好。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总的来说这次体验真的是差强人意。酒店在很多方面的设计都很好,但是隔音效果真的是太差了。其他人似乎也在尽力保持安静,没有人说话,但是每个人穿着拖鞋在地板上滑来滑去的声音还是能够传遍每个地方。我想我应该不是其中一个睡得不好的人。

入住香港第一家“胶囊酒店”,像做了一场噩梦

如果你睡不够,就无法实现梦想

更新:

眠舍(SLEEEP)的联合创始人Jun Rivers这样回应我的文章:

眠舍(SLEEEP)是我们第一次尝试为游客和当地人提供的一个城市庇护所,我们承认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尤其是因为香港寸土寸金的环境,让我们无力承担高额的费用。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尽最大努力利用每一寸空间。我们会不断去改进,相信在下一个分店会有更好的顾客体验。

鉴于你的建议,我们将采取以下行动:

1、 设置更明显的标志,让顾客更容易找到酒店所在;

2、 我们正在努力规划分店的空间布局,以减少噪音的影响;

3、 我们已经更新了新的胶囊仓,拥有独立的风扇系统、嵌入式吸音泡沫毡和一个可以调节的白噪音背景音乐播放器。

(文/Harrison Jacobs 编译/话百科 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