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中將三位少將為何長眠於此一小山頭?

1948年秋的塔山阻擊戰,是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犧牲巨大的一場血腥之戰。

9月,以奪取錦州開始的遼瀋戰役打響後,能否全殲錦州之敵,關鍵在於能否守住塔山,吳克華司令員奉命率4縱隊守住塔山,阻止國民黨援軍錦州。這一場阻擊戰整整打了六天六夜,打得玉石俱焚,吳克華1個縱隊3個師的兵力在塔山陣地成功地阻擊了3倍於己的敵11個師的猛攻。4縱共殲敵6117名,自己也付出了傷亡3000餘人的重大代價。後來,東野政委羅榮桓稱讚說:“4縱打得好,像這樣的阻擊戰範例,在我軍歷史上還是少有的。”

四位中將三位少將為何長眠於此一小山頭?


這一場4縱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也最為殘酷的陣地堅守防禦戰,令以吳克華為首4縱指揮員們在戰後多年一提起,心緒都難以平靜。

1987年2月,時任炮兵司令員吳克華中將病逝於廣州,彌留之際,留下遺願:“我永遠忘不掉塔山阻擊戰犧牲的戰友,忘不掉塔山用鮮血染紅的每一寸土地,塔山阻擊戰是那樣的輝煌那樣的殘酷,我是倖存者,死後我一定要回塔山和犧牲的戰友在一起。”去世後,他被安葬在塔山。

四位中將三位少將為何長眠於此一小山頭?


1997年7月4日,原4縱副司令員、最後職務為工程兵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胡奇才中將因胃出血溘然而逝。臨終前,他最後的願望,就是能歸葬塔山。

第二年11月2日,塔山阻擊戰時的4縱參謀長、後任國防科委副主任的李福澤少將,塔山血戰主力師——12師師長,素有“黑臉將軍”綽號的原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江燮元少將,“塔山英雄團”首任團長、後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的焦玉山少將和胡奇才4人的骨灰,一起葬往塔山。

四位中將三位少將為何長眠於此一小山頭?


江燮元、焦玉山是1990年去世的,李福澤是1996年去世的,胡奇才是1997年7月故去的。為了一起魂歸塔山,前三人都“等”了好幾年。據說4位將軍“生前有約”:死後葬在塔山。

四位中將三位少將為何長眠於此一小山頭?


故事到此仍然沒有結束。

四位中將三位少將為何長眠於此一小山頭?


2000年5月31日,指揮塔山阻擊戰的4縱政委、原解放軍裝甲兵政委莫文驊中將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他逝世後,骨灰沒有立即安葬,暫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骨灰寄存室。

據說他在“等待”著一位老戰友。究竟是“等”誰呢?

3年後,人們找到了答案。

2003年6月12日,塔山阻擊戰時的4縱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歐陽文中將在北京逝世。7月1日,是建黨82週年之日,莫文驊、歐陽文的骨灰被運往了塔山。

四位中將三位少將為何長眠於此一小山頭?


至此,指揮塔山阻擊戰的第4縱隊七位首長全部長眠塔山,七座將軍墓並列成一排,墓碑的樣式、規格、材質一致,正面鑲嵌著烤瓷的將軍半身彩照和一枚紅五星,墓碑的背面是將軍的生平簡介。

七將軍與戰友魂聚塔山,成為千古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