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鋼琴,真的需要天賦嗎?

在不少人眼中,鋼琴是一門需要很高天賦才能學到的極致藝術,因而很多家長在準備給孩子學習鋼琴時,時常會有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能不能學好鋼琴?”難道天賦不好的孩子就彈不好鋼琴嗎?天賦的高低其實與能不能彈好鋼琴的關係並不十分密切。

學習鋼琴,真的需要天賦嗎?

關於音樂天賦

不少人看來,真正的音樂天賦是這樣的:孩子喜歡唱歌而且能把音和節奏唱得比較準;學一首兒歌很快;喜歡聽音樂,會跟著節奏律動;當他接觸鋼琴或者其它樂器時,會對樂器發出的聲音感到好奇,所以不會隨意亂砸,而是把關注點放在一個一個音上。


學習鋼琴,真的需要天賦嗎?


然而,日本鋼琴教育家高橋雅江女士這樣描述音樂天賦:“關於音樂天賦是這樣的,所有的孩子,只要是健康的孩子,我指的健康的孩子也包括自閉症的孩子,都是有音樂細胞的。尤其現在是21世紀,已經沒有天才、天賦這麼一說,差別就是後天正確的引導和堅持。”

學習鋼琴,真的需要天賦嗎?

其實,即使手指有殘疾也能夠學好鋼琴,如保羅.維特根斯坦、朗朗的老師“左手傳奇”格拉夫曼……由此可見,在學習鋼琴的道路上,天賦並不起著決定性作用,不應該以是否具備天賦作為學習鋼琴的門檻。

努力就是最大的天賦

每天練琴八個小時是知名演奏家,每天練琴四個小時是專業演奏者,每天練琴二個小時是高級愛好者,每天練琴半小時比不練強點兒,每週偶爾練半小時跟沒練一樣。學習鋼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努力。

學習鋼琴,真的需要天賦嗎?

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全世界巡演那麼忙碌也從未中斷過練琴,每天必須保證兩個小時練琴時間,他說:不練琴就等於慢性自殺!

鋼琴家殷承宗說:“雖然我現在的頭銜是美國克利夫蘭音樂學院教授,但我彈琴的手卻從來沒有停下過。我每天至少要練習5、6個小時,遇到演出,要增加到8個小時以上”。

肖邦說:“我每天努力練琴十幾個小時,最終世人用天才兩個字總結我所有的汗水。

學習鋼琴,真的需要天賦嗎?

有一個著名的“10000小時定律”:只要經過10000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只要我們足夠努力,我們也可以變成別人眼裡厲害的人,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

很多人羨慕鋼琴大師們高超的技藝,渴求擁有他們那樣的天賦,然後卻忽視了他們在背後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如果天賦是一種幸運的話,那麼越努力就越幸運!中外大師無一例外。

貴在堅持

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是很難學的一件樂器。在鋼琴演奏方面,各類文獻史料浩如煙海,各種演奏技巧不斷髮展,大量近現代的作品要瀏覽、掌握,這需要學習者經過長時間不斷的艱辛學習去積累,從小開始,才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鋼琴這條路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如果選擇鋼琴之路,就不要輕易收起琴譜、合上琴蓋。鋼琴考查的是綜合能力,學習正確彈法,還要苦練技術,常年學習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鋼琴家的作品,才能比較自如、自信地表現一首曲子。

學習鋼琴,真的需要天賦嗎?


學鋼琴,不需要“天賦”,更多的是努力和堅持。家長們要走出“學鋼琴必須有天賦”的誤區,以“美育”為出發點,讓孩子“像學習語文、數學這些主課那樣學習鋼琴”,這樣才能真正提升一個人的素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