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郭大俠,歷史原型是金蒙元名將?可嘆南宋一個都沒撈到

金庸筆下的郭大俠,歷史原型是金蒙元名將?可嘆南宋一個都沒撈到

金庸筆下的郭大俠,歷史原型是金蒙元名將?可嘆南宋一個都沒撈到


13世紀的中國誕生漢人名將中最多的姓氏當屬郭姓,和金庸武俠武俠世界不同,歷史上的南宋政權非常遺憾,一個都沒有拿下。13世紀的郭姓名將分別歸屬金朝和蒙元,它們分別得到了郭仲元、郭蛤蟆、郭寶玉和郭侃,郭靖郭巨俠的故事甚至參考了他們的部分事蹟。


金庸筆下的郭大俠,歷史原型是金蒙元名將?可嘆南宋一個都沒撈到


這四個郭姓名將中郭仲元揚名立萬最早,和郭靖郭巨俠的品格也最像。郭仲元出身屌絲,早年就一箇中都戶口能嚇唬人。蒙古人包圍中都城後,他和郭阿鄰等四百九十四個小夥伴一起跟隨李雄李大人摸下中都城牆,突破蒙古大軍的封鎖後到四處招兵。大金國當時給不出真金白銀,很多聰明的人都一跑了之,但是郭仲元一夥人卻在一個月時間內跑遍了大半個河北省(花帽軍猛將李霆就是寶坻人),為金朝招募了萬餘人的義軍。花帽軍建立後郭仲元很快揚名立萬,取得了千人破千人的戰績。


金庸筆下的郭大俠,歷史原型是金蒙元名將?可嘆南宋一個都沒撈到


花帽軍還和紅襖軍成了死對頭,在山東郭仲元領著花帽軍多次擊敗紅襖軍。楊安兒用家傳的楊家梨花槍也打不贏花帽軍,以使喚鐵槍出名的李全也是無可奈何(他和楊妙真成親後,依舊打不過花帽軍出身的李霆),在一年的戰爭中紅襖軍被打的元氣大傷。面對正宗的蒙古騎兵,郭仲元也有出色戰績,他擊敗過蒙古猛將三木合拔都率領的上萬蒙古騎兵。


金庸筆下的郭大俠,歷史原型是金蒙元名將?可嘆南宋一個都沒撈到


儘管郭仲元戰機出色、忠心耿耿,金宣宗卻本能的對他和花帽軍不信任,金宣宗將花帽軍拆散為幾個部分,每次出戰都派女真監軍到郭仲元那裡指手畫腳。郭仲元在戰略上也很有能耐,他是金朝防禦蒙古的總設計師,拒關守河戰略就是他的傑作(“陝西一路,最為重地,潼關、禁坑及商州諸隘,俱當預備。曏者中都,居庸最為要害,乃由小嶺、紫荊繞出,我軍腹背受兵,卒不能守。近日由禁坑出,遂失潼關。可選精兵分地戍之。”木華黎試圖突破關中時,也是郭仲元當了金朝防禦的MVP,讓木華黎遭遇了失敗。


金庸筆下的郭大俠,歷史原型是金蒙元名將?可嘆南宋一個都沒撈到


郭仲元在防守關中時提拔了郭蛤蟆,他是當時中國最頂級的高手之一。郭蛤蟆的成名作是在對抗西夏時,單人射死了400多西夏士兵,金朝滅亡後,這個猛男還對抗了蒙古軍三年,最後自焚而死。

金庸筆下的郭大俠,歷史原型是金蒙元名將?可嘆南宋一個都沒撈到



蒙古這邊的郭姓高手就是郭寶玉和郭侃爺孫二人,他們自稱是郭子儀的後代。金朝是唐粉,對郭寶玉也很看重,他在金蒙野狐嶺大戰前就是汾陽郡公。郭寶玉精通兵法和天文,是能掐會算的人才,在金蒙決戰前就投靠了蒙古人,及時站隊成功。郭寶玉的引薦人就是木華黎,他也憑能掐會算的本事受到了成吉思汗的重用(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都喜歡用相面、看步伐之類的方式觀察人才,能掐會算能忽悠也能贏得他們的重用)。成吉思汗西征時,郭寶玉也帶著漢人軍隊參戰;他的孫子郭侃也參加了蒙古的西征。不過這爺孫兩人的實際作戰能力嘛,在漢軍世侯中不算突出,《元史》對他們的作戰描寫多有錯誤之處。


金庸筆下的郭大俠,歷史原型是金蒙元名將?可嘆南宋一個都沒撈到


郭姓北方人多,這些郭姓人才就算投奔南宋,南宋官員會因為地域的關係忽略他們。郭姓的這些猛人名將算不上俠之大者,但都符合歷朝歷代的傳統道德,傳統上並不被當作是漢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