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貓效應”傷害著很多無辜的孩子,誰該反思?

“踢貓效應”傷害著很多無辜的孩子,誰該反思?

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這孩子心有不忿,就狠狠地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這個過程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講的就是壞情緒傳染的過程和危害。
“踢貓效應”傷害著很多無辜的孩子,誰該反思?

踢貓效應(Kick Cat Effec)

這個心理學效應,因為最後被踢的那隻小貓咪而出名,它闡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洩憤而產生的連鎖反應。踢貓效應,描述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過程。

即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最終傳導到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那一個,使其成為最終的受害者。

在這麼浮躁的一個社會,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壓力,誰都不可能做到心靜如水,不起波瀾。

我們的神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到了脆弱的極限,一點點不順的小事,都會使得情緒激動,怒火會像積聚已久的火山,噴射而出。

而當人的情緒由於受到環境或者一些偶然因素的影響變壞的時候,人的潛意識(本我)基於保護自我的出發點,會選擇將壞情緒發洩出去。

那麼發洩給誰呢?

根據現實情況,人的自我意識到,最明智的選擇的是,發洩給對自己沒有危險的人,一般是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疾病的傳染。

情緒在傳遞過程中,如果主觀上沒有得到合理的控制,那麼最後受傷的一定是最無辜、最弱小的人,

在社會中,這個人通常是窮困沒有地位的人;

而在家庭中,這個受傷害的人往往就是孩子。

在各種影視作品中都會經常看到,很多“不稱職”的父親會把自己的孩子當出氣筒,動不動就打孩子來發洩自己“無能”。

雖然看到電視上這樣的父母我們會覺得他們很悲哀,往往卻不會把這樣的行為跟自己產生聯繫。

但其實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在某種情況下也有類似的行為,只是自己沒察覺。

“踢貓效應”傷害著很多無辜的孩子,誰該反思?

教育孩子的時候,你是不是“踢貓效應”中的‘踢貓’者?

在日常生活中,繁重的工作、瑣碎的家務還有來自社會和家庭四面八方的壓力,讓家長們承受了太多,誰都不能保證沒有負面的情緒。

面對這種負面情緒,很多家長都難以控制,但對於壓力又無可奈何,於是把這種負面情緒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

這樣的事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春節前,樹莓一位寶媽朋友準備公司的年會,就在網上買了一件晚裝,但是到貨後試穿感覺尺碼有點不對,就跟網店客服溝通想換一件,客服說可以換,但是因為主觀原因導致換貨,賣家不承擔運費。

這位媽媽就有點生氣,因為她認為明明就是賣家的尺碼標準有誤才會出現這樣的偏差,憑什麼不承擔退貨的運費。於是就和客服理論,吵了幾句甚至拿出”差評“要挾,但是客服還是說店家規定不承擔運費。最後她無奈自己付了運費。

寄完快遞迴到家的時候,自己的兒子剛好在沙發玩著又蹦又跳,擾得她心煩意亂,加上剛才跟客服吵架的氣還沒消,怒火一下子就上來了,

她狠狠地踢了兒子一腳,還衝著兒子喊:要不是為了生你,我怎麼可能身材走樣,買衣服都要那麼在意尺碼呢!

“踢貓效應”傷害著很多無辜的孩子,誰該反思?

“踢貓效應”傷害著很多無辜的孩子,誰該反思?

孩子很委屈,哇的一聲就哭起來了。他不理解明明自己什麼都沒做,媽媽就這麼生氣對他發火。

聽到孩子的哭聲,情緒激動的媽媽瞬間就冷靜了下來,過去抱住孩子道歉,非常後悔自己這樣的行為。她很不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做,直到她後來在網上搜索到“踢貓效應”這個名詞。

在這個例子裡,客服沒有做錯,按照程序處理問題;

孩子也沒有錯,他甚至沒有參與到媽媽買裙子的事情中來;

出問題的是這位媽媽,不應該把自己的不滿情緒發洩在孩子的身上。

“踢貓效應”傷害著很多無辜的孩子,誰該反思?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自身還沒有獨立,他們只能選擇順從父母,面對父母沒有由來的責怪和訓斥,孩子們“低頭認錯”了。

但在他們的心中,會有著自己的想法。

當孩子們的“順從”卻讓父母慢慢就習慣了把他們當成“出氣筒”,用來發洩所有無處發洩的負面情緒,這樣下去的話,孩子在長時間的壓迫下也會慢慢形成“逆反”的心理,甚至會對父母產生怨恨。

“踢貓效應”傷害著很多無辜的孩子,誰該反思?

如何避免“踢貓效應”的的惡性循環

1.藉助外力,從根本阻斷“踢貓效應”發生

在《爸爸去哪兒》中,Jasper感覺到爸爸陳小春將要生氣了,他就會特別冷靜溫柔的問爸爸:“你怎麼了?”

陳小春聽到兒子問自己“怎麼了”的時候,就反應過來,自己好像要發脾氣了,孩子已經察覺到了,於是他就會平復一下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會生氣,生氣的時候看什麼都不順眼,但是生氣的火頭過了以後,想一想剛才的事也沒有那麼嚴重,甚至會後悔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可能是外界的幫助。

就好像Jasper發現爸爸的情緒變化,就馬上幫助爸爸“調節”讓他冷靜下來,從根本上就避免了“踢貓效應”。

夫妻之間也可以互相幫助,當發現一方情緒變壞時,就溫柔地提醒彼此,避免讓孩子成為受害者。

2.正視“踢貓效應”的危害,時刻警示自己

父母都知道,把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但是為什麼還是控制不住呢?

原因就是在我們潛意識裡,“負面情緒”和“踢貓效應”貌似不存在什麼直接的影響,所以不足夠引起我們的重視。

但如果在出現了“踢貓效應”後,家長看到孩子失落悲傷的樣子,馬上就醒悟過來後悔沒有控制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了。

所以樹莓建議各位家長要對“踢貓效應”有深刻的理解和印象,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對孩子宣洩自己的壞情緒,避免傷害孩子。

“踢貓效應”傷害著很多無辜的孩子,誰該反思?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難免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但我們不能讓別人替我們承擔壞情緒產生的後果,尤其作為家長就更不應該將外界給自己的壞情緒帶到家裡面,帶給孩子。

心情不好產生的“踢貓效應”不但不能讓負面情緒消散,還會傳播壞情緒,甚至是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破壞和諧友好的親子關係。

“踢貓效應”說白了就是一條惡性的情緒鏈,有的人發洩了不滿,有的人承受了傷害,但卻沒有真正的受益者。發洩的快感一瞬間就沒了,但是受傷的人的疤痕卻永遠都在,我們不能讓孩子長大的同時,傷痕也跟著長大。

所以,從拒絕“踢貓”開始,請關愛自己的孩子吧。

——END——

更多教育心得、父母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