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親愛的客棧》第三季播出後,節目糟點就頻頻爆出。其中被批得最狠的莫過於闞清子。闞清子出生於1988年,憑藉《麻雀》、《如果巴黎不快樂》等劇在娛樂圈逐漸展露頭角。

她曾登上《星空演講》坦言:貧窮限制了她的想象力,自己的人生是從30歲才來開始的。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從來沒有出去旅遊過,在學校也是個小透明,經常遭受同學的欺負、老師的不待見。

但她憑藉努力證明了自己,上期《親愛的客棧》後和紀凌塵手,更是博得了網友的一眾同情票。這麼努力上進、開朗樂觀的女孩,怎麼就被放棄了呢?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現在作為《親愛的客棧》中的老員工,卻在節目第二期就慘遭被淘汰,暫時失去了合夥人候選人資格。

網友們看到這裡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綜藝真人秀真是演藝圈的照妖鏡。前有摳圖女王baby,現有屏幕上演技精湛;生活中卻太過大大咧咧、做事毛躁快樂似“二姐”的闞清子。

也許連闞清子自己都沒有發現錯在哪了,怎麼自己的好人緣就被敗了些呢?

節目中她對曾經飾演過情侶的張翰扮演的刁難客戶毫無應對策略,還頻頻笑場。面對零分的壓力,鋪被子考核卻滿場聽到她的大呼小叫。為了創收加分,她在接客中,拉著李蘭迪走到一邊,談怎麼套路客戶掏錢高消費,完全無視站在一旁焦急的客戶。

我們當然不能從一檔被剪輯過的綜藝節目完全評價一位有演技的女演員,也不能通過她在節目中表現出來的真性情就對她指手畫腳,但是透過她的表現需要深思一個問題是:一個從小清貧的女孩,她應該謹小慎微地過一生,還是陽光明媚、沒心沒肺地快樂一生?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01

法國盧梭在《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言:貧窮與苦難並不顯得低人一等,富貴與豪華也不見得高人一頭。

10月,一則《小學生照顧偏癱奶奶5年》的新聞引起了我的關注,視頻中一個11歲叫作石文毅的男孩有著悲慘的身世。他不僅爺爺和爸爸去世了,而且母親也改嫁了,唯一帶著他過的奶奶還偏癱了,上下床都吃力。

他經常天不亮就起床給奶奶做早飯,伺候奶奶吃完飯,擦洗過後才去上學。洗衣服、收拾家務更是樣樣都幹。這樣的日子,他從不到6歲一直做到現在。

視頻中他的校長說:“他的學雜費我們都是給他免去的,中午飯也是給他免費供應的,但是他從來不在學校先吃,都是回家先給奶奶做飯去,他做得好呀!我這個成年人都做不到他這樣。”

這個校長連連暫不不絕口的未成年孩子真是讓人心疼,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吃苦耐勞的男孩。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有些網友還在質疑說,他身上穿的衣服是品牌服飾,一個貧困生怎麼可能穿得起這樣價格的衣服呢?

不可否認,生活中有些人打著貧困生的名號,裝窮賣慘,但是這樣真實的例子面前,我們還是少一些猜測,多一些人道主義的救助。畢竟一個人的貧窮,不會一輩子釘在恥辱柱上。苦難中出身成長的孩子很多更加懂得知恩圖報。

本文中的石文毅雖然小小年紀,但是一心不忘奶奶的養育之恩,一直在說:我要長大賺錢給奶奶花。那些施恩與他的人,他也銘記心中,並承諾長大後一定會回報。

貧困是苦難之母。但是我們不是讚美貧窮,而是言明:貧窮並不能使人卑躬屈膝。貧窮也不會磨滅一個人的高貴的品質,反而富貴可能會叫人喪失了志氣。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自古以來中國的古訓就是:貧賤不能移。堅守自己本分,通過勤奮努力去改變自己貧窮的命運才是開啟人生正確的道路。

雖然這個孩子生來貧窮,但是他愛乾淨,學習也用功,也懂得感恩,如果他繼續發揚他的這些優良品質,長大就算不大富大貴,做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也是快樂的、正直的。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02

丹麥的龐陀彼丹在《樂土》中也說:貧窮製造了悲慘不幸和精神上的墮落不振。

“我是拼了命的要把我失去的尊嚴給奪回來,我要的是這個世界在我面前低頭!”

“去你的老天爺! ”

《人民的名義》中草根出身的"鳳凰男"祁同偉有著全劇最野心霸氣的臺詞。他出身農村,所以他一開始就用千萬分的苦學和勤奮給自己開山劈路,他考取了名校漢東大學,跳出了農門,完成了他人生第一大的飛躍。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工作上,因為分配不滿埋下他怨恨不公的種子。劇中後期他黑化之因主要說是因為他當緝毒隊長時身中三槍,但仍然沒有因此獲得晉升的機會。

他發出感慨是:英雄在權力面前是拗不過的,英雄在權力面前是什麼啊,只是工具。"

愛情上,他和陳海的姐姐陳陽戀愛,但是由於他內心的自卑也被他放棄了。他說"吃不飽飯的窮孩子,哪有什麼資格談戀愛。"

婚姻上,更是放下自尊,去追求比他大10歲的教授女兒---梁璐。自此他的權欲生涯也開始了。

他最愛看《天局》,誓要做一個勝天半子的人。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後期,他遇到了自己的真愛卻和她同流合汙,在權利與金錢的泥潭裡越陷越深,最終在被執法人員圍堵的山溝裡吞槍自殺了。結束了他從無到有,再從有走向毀滅的一生。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出身貧窮的人通過努力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要看自己的出發點是不是正確的,如果中途走錯了道,也是無法超越自己血液裡帶的階級烙印的。

貧窮是本不存在的,因為人的命名並定義而假名為貧窮。而定義是相對而得的,不是真實的貧窮。

所以如果人的意識不覺醒,就算哪一天翻身得富貴,骨子血液裡帶的因為自卑造成的膨脹,也是無法填滿自己貧窮的內心。

漢高祖劉邦從街頭混混、好色之徒一路憑藉自己的仗義打下了漢室江山,劉強東出生蘇北農村,善於發現商機也創立了富甲一方的“京東”,洛克.菲勒也是從無到有,創造祖輩前所未有的財富。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03

古希臘的德謨克里特在其《著作殘篇》表明:保持尊嚴地忍受貧窮,是賢智之士所固有的特性。

小的時候,我雖然出生在農村但是因為父母到縣城做生意,吃穿從不愁。初中之前的日子基本常年吃飯店的飯長大的。

直到初三那年,由於爸媽經營不善,一夜之間倒閉。我從小公主淪落成,上學交學費都困難的破落戶。那時我正直青春期心理落差大,就想逃離學校,想轉學。

一個曾經大手大腳花錢習慣了的人,突然口袋裡一毛錢都沒有是最難捱的。不如一開始什麼都沒有,經過自己努力後來得來坦蕩。

記得最困難的是大二那年,因為妹妹升學,爸爸給人做木工又沒有拿上工錢,我準備休學一年,下來打工賺學費。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我當時的班主任說,有綠色通道,寫一份說明家庭困難的文字,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陳述一下,做到民眾選舉後的決議。

當時站在臺上的自己,真的就好像已經被活生生烙上了“貧困生”的烙印一樣,當眾痛哭流涕得了貧困生資助名額。

我讀著讀著就就感覺自己的自尊掉落谷底深淵了。(解釋:那時候需要上臺陳述自己的家庭狀況,同學投票選取誰家最窮,救助金才可以分配給誰。)

自此我開朗的性格也變得特別自卑,人際交往也出現了障礙。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現在想來當時只是走的一道程序,同學們也許並沒有看不起我,是我自己種下了自卑的種子,造成了自己心裡的陰影。

以至於自己後面的大學生活裡都不敢買件漂亮衣服,生怕被人說:“看,她,那個貧困生還有錢買品牌衣服。”

這個心魔一旦種下真的特別難以除去。我畢業後生完孩子,開始教育自己的孩子才逐漸自信起來。

其實想想難道貧困生就應該穿得滿身寒酸相,腦門上刻著自己是貧困生的字眼來讓有錢的人當眾擲幣嗎?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呂坤《呻吟語•修身》中言:貧不足羞,可羞是貧而無忘。

人就算是生來是貧窮的,但是也沒有一輩子誰活該是一輩子要受窮的。關鍵是貧窮但是自己知窮,且有樹立志向改變命運的決心。後期再成長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個人品性、學識去改變貧窮的生存狀態。

貧窮的人其實就是缺少一個機會,機會來了就會創造財富。但是變富裕了之後如何保持財富,並且還內心充實,教育好子女才是真正要考慮的貧窮的真義。

闞清子看似活得咋呼,其實是她尋求到了自己成長的路線,正在按照她自我設定的人生去成內心充實、真實不做作的自己。


《親愛的客棧》中本該謹小慎微的闞清子為何變成愛咋呼的二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