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為“北大博士”,10歲女神童高考352分上大學,如今過得怎樣

導語

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心願,有一些父母把自己的一些願望寄託在孩子的身上,讓孩子為他們完成之前的遺憾。殊不知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會毀了孩子,只有按部就班的學習教育才是比較適合孩子。

父親為“北大博士”,10歲女神童高考352分上大學

河南省有位高考女神童名叫張易文。張易文的父親曾經自稱是北京大學的博士,之後還自創了名為“易文”的智能語言系統。不料後來有人證明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她父親自己造假的學歷。

父親為“北大博士”,10歲女神童高考352分上大學,如今過得怎樣


2016年,張易文的父親第一次為她報名參加了高考,沒想到考試成績不理想,結果連大專都上不了。

2017年,張易文的父親又為她報名了高考,10歲女神童憑著高考352分考上一所大學。

父親為“北大博士”,10歲女神童高考352分上大學,如今過得怎樣


現狀令人唏噓

這個十歲就過上了大學生活的“女神童”如今過得怎樣呢?不料張易文在進入大學的校園之後與周圍那些同學看起來完全格格不入。

面對那些大她十幾歲的大哥哥大姐姐,她看起來就是一個剛上小學的小朋友,所以和她身邊的同學幾乎沒有共同語言,同時她的生活也需要父母的照顧。

父親為“北大博士”,10歲女神童高考352分上大學,如今過得怎樣


所以提前踏入大學生活的她時常感到孤獨,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內向,現狀令人唏噓。

為什麼張易文進入大學之後會是這樣的情況?心智還沒有成熟的她在一群成年人中很難融入集體生活,對於她來說是一種無奈。


分析

父母都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但是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適用的特定教育,如果父母讓孩子跳級一下去上大學,那結果可能與張易文一模一樣,在大學生活中與大哥哥大姐姐顯得格格不入。

父親為“北大博士”,10歲女神童高考352分上大學,如今過得怎樣

案例中的張易文的父親自稱是北大博士,雖然是假冒的,但是他把這種追求讀書功名的慾望強加在一個10歲的孩子身上,讓一個孩子要付出比同齡人更多努力的同時,她也失去比同齡人更多的快樂。

當孩子提前進入大學,成為神童的同時,肯定名聲大噪,很多媒體也會因此來做採訪,孩子也就因此而火了,但是就這樣把孩子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是很不利於家長更好的保護孩子。

做法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對孩子最好的?

1、按部就班的系統教育

想要讓孩子成才,就要讓孩子腳踏實地,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步步按部就班的來,這樣的系統教育不會造成孩子與同齡人有太大的差別,反而會使孩子能夠很快融入學習教育生活。

父親為“北大博士”,10歲女神童高考352分上大學,如今過得怎樣


2、與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

父母在溝通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夠採用強勢或命令的語氣,應該緩和的語氣與自己的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這樣孩子才肯提取父母的意見,吸取教訓,改正自己的不足。

3、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當孩子有過多的課外時間時,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能夠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的同時,也可以發現孩子的特長。

父親為“北大博士”,10歲女神童高考352分上大學,如今過得怎樣


結語

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父母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我們都懂,但是也要採取科學的方法來輔導孩子的學習教育,如果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就急於犧牲孩子的童年樂趣去獲取這些所謂的名利,只會害了孩子,而不是對孩子好。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女神童10歲上大學?你會讓自己家的孩子跳級去讀書嗎?歡迎留言參與我們的討論。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談育兒,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