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說起

彷彿昨日剛剛暖風迴轉,萬物復甦,可是忽然間樹葉黃了一片,在寒風中飛舞下落。是誰偷走了我們的時間?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同學都和我有同樣的感覺,為什麼和小時候相比,現在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了呢。小時候,半小時的一節課,感覺只能用漫長來形容;現在,三個小時的課外班,絞盡腦汁的思索一會兒就下課了。小時候,每天晚上和小夥伴在小區中四處亂跑,感覺玩十幾分鍾就心滿意足;現在,和好友在大悅城中吃個飯,看場電影,出來時天已完全黑了。

時間為什麼變快了,這到底是為什麼?我上網查找人們不同的看法,竟然還有科學的解釋:日本生物研究人員發現,使人們產生“隨年齡增長,感覺時間變快”的是與人類記憶密切相關的“記憶次數”。我們腦內有一個突起型結構,稱為海馬區,它會對進入人腦的信息進行篩選,記憶,選擇必要的信息讓其進入大腦皮層。它對一件事發出“要記憶”指令的次數越多,在事後回憶時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越慢,反之則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在童年時代,我們對所有的事情都感到好奇,海馬區也頻頻發出“記憶”指令,所以總是感覺時間過得很慢。而等我們長大以後,經歷的事情多了,生活中缺少新鮮事物,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


從“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說起


其實用簡單的語言解釋,我認為就是我們沒有了小時候對世間萬物的好奇,好動,興趣。舉個例子:有不少人(包括我)都曾經或現在沉迷於遊戲,這是因為遊戲能麻木我們的神經,用一時的刺激,快樂,成就感,來使我們短暫的忘記學業的壓力。當我們沉浸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現實世界的變化被我們忽視,這段時間就過得很快,在我們的意識裡是模糊的。當我們去遊學時,當我們被自己看到的景象,聽到的故事所震驚時,當我們去思考去體會時,這段時間是充實,印象深刻的。

時間像大江中的水,不會因為一個人年齡的變化而變化的,變化的只是我們的態度。我認為有兩個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儘可能挽留時間,一個是打起精神,認真品味觀察當下的生活,還有就是多去回憶,回憶那些美好的時光,多去總結,反省過去的自己。當我們處於一段充實,興奮,專注思考的時間段時,當時我們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快,但是回憶這段時光的時,我們會覺得當時時間過得特別充實的,過得很慢。當我們沉浸於遊戲,電視劇,小說時,當我們處於一段無聊的時間段時,過完後,我們就會發現時間嗖地一下就過去了,因為沒什麼內容充實著那段時間。

春去秋來,四季變換,時間飛逝,我們不應抱怨時間太短,我們應該感謝他,給了我們機會去體驗這美好的世界,我們只能怪過去的自己,沒有好好珍惜時間。

從“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說起


從“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說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