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出海“進化論”:從翻譯到原創

網文出海“進化論”:從翻譯到原創


2017年,西班牙人Alemillach第一次接觸英文版的中國“網文”,一年後,他決定嘗試網文寫作。


Alemillach告訴志象網(The Passage),2017年,閱文集團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下稱“Webnovel”)App發佈時,他開始在平臺上閱讀翻譯成英文的中國網文。後來,平臺推出Inkstone項目,鼓勵讀者創作原創小說,一週後,他決定要在平臺上寫連載小說。


“連續幾周,我的原創作品《最終願望系統(Last Wish System)》蟬聯平臺閱讀量第一。然後,在2018年4月16日,我收到了Webnovel工作人員的消息,問我願不願意和平臺簽約,讀完合同的那一刻,我就決定了。” Alemillach說。


隨著作品更新,Alemillach和平臺讀者間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有一段時間,因為生病,沒有辦法走出家門上班,在家裡養病那段,我也在持續更新文章,知道有那麼多讀者在等著閱讀我的作品,如果停止更新,我會覺得對不起支持我的這些讀者。”


Alemillach之前從來沒有寫過小說,做著和寫作完全不相關的工作,他說,和一般作家相比,寫網絡小說的收入更“不穩定”,但是這份工作的報酬也遠遠高於做一份普通的工作。


“我馬上就要結束《最終願望系統(Last Wish System)》的更新,現在我正在創作這部作品的前傳,這個月就會開始在Webnovel上更新。網文寫作確實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一個非常好的改變。”他說。


Alemillach的故事,就是中國網文出海發展至今的一個縮影。早期,通過出售網絡小說版權,中國網文開始出海。隨著海外讀者對中國網文興趣日漸濃厚,中國公司開始將網文翻譯成當地語言,批量輸出至東南亞、歐美、日韓等國。現在,網文IP影視化引得海外觀眾追捧,中國網文正以一種更豐富的形式走向全球。


網文出海3.0時代


如果從海外讀者通過海外出版授權,接觸到中國網絡小說開始算起,距離中國網文首次出海已有十幾年的時間。


2000年初,國內網絡文學處在萌芽階段,起點中文網(即現在的閱文)就在這個時候創立。據艾瑞諮詢《中國網絡文學出海白皮書》,2004年,起點中文網開始向全世界出售網絡小說版權,海外讀者通過海外出版授權接觸到了中國網絡文學。開啟了網文出海早期時代。


不少海外讀者出於喜愛,開始自發翻譯中國網文,繼而傳播到更多受眾群體當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模式。在此推動下,2014年底,北美中國網文翻譯網站Wuxiaworld和Gravity Tales建站。2015年,掌閱開始佈局海外市場,2017年5月,閱文推出了海外英文網站Webnovel。各個平臺開始規模化提供翻譯作品,海外讀者有了更加便捷的閱讀渠道。網文出海中期時代,作品的規模化翻譯是典型特徵。


僅停留在將中國網文翻譯階段,並不能體現網文出海的生命力。到了網文出海後期,平臺開始簽約海外原創作者。同時將中國網文IP改編的影視化作品輸出到海外。


具體來說,平臺開始嘗試本土化運營,培養本地原創作者,用當地語言進行創作,生產更符合本地受眾閱讀習慣的作品。一時間,平臺上增加了更多海外原創作品,也吸引了更多本地讀者。像Alemillach一樣,越來越多的海外作者通過中國平臺實現了作家夢,收穫了讀者的喜愛,通過讀者付費閱讀模式,更多的原創作者因此獲得了不菲的收入。


與此同時,在中國觀眾每週樂此不疲地等待著海外劇集更新時,海外觀眾也加入了追劇大軍,這些“催更”的海外觀眾,都在等待著中國電視劇的“熟肉”。


由唐七公子首發在晉江上的“三生三世系列”改編的《三生三世枕上書》,通過仙戀題材表達了東方情感,在騰訊視頻海外站WeTV,Rakuten Viki、Viu等海外發行平臺上線以來,引發海外觀眾的追劇熱潮,連續多周位居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視頻平臺周播量第一。由閱文IP改編的電視劇《扶搖》也在歐美主流視頻網站同步上線,並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電視臺播出。


而由網文IP改編的電視劇《陳情令》《慶餘年》《將夜2》除了收割了大批海外粉,也讓不少沒有讀過原著的劇迷翻出了小說,重新溫習劇中情節,讓網文原著再度翻紅。


除了以影視化形式直接輸出至海外,中國網文公司還選擇和海外公司展開合作,投資海外網文企業等方式,豐富了網文出海的形態。


2018年中旬,閱文旗下的作品《許你萬丈光芒好》向越南授權影視改編,由越南河內白明股份公司負責改編劇的拍攝製作。同年10月,閱文戰略投資了韓國網文企業Munpia,後者將作為起點國際進入韓國網文市場的渠道。


如今,中國網文出海不僅僅侷限於文字,也逐漸拓展到有聲書、漫畫、遊戲、影視、手遊等形式,連尚文學CEO王小書認為,“網文出海將更受關注,無論是中文作品的翻譯和傳播,還是海外作者的培育,都將是2020年行業重點關注和佈局的方向。”


同時,他認為,人工智能行業和5G 的發展也將對網文行業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大數據、AI翻譯等技術將促進網文行業的有聲開發和海外傳播。而5G技術可以豐富移動文娛的形態,促進互動內容和自制內容的興起,特別是創作視頻內容,可能將會成為網文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網文公司出海“本地化“


在國內,像閱文、連尚、掌閱等規模較大的公司,出海早期大多選擇向海外公司出售作品版權,如今,培養本地創作者的出海模式逐漸成形。


但還有部分中國創業公司,選擇直接打入海外市場。例如Dreame,HiRead等平臺主要採用長篇連載的付費模式,其中,Dreame的App上線1年多時間,就衝到了歐美付費排行榜前列。


Dreame的主要市場集中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目前也在拓展東南亞、歐洲市場。Dreame的相關人士認為,作者生態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平臺在海外市場招募當地原創作者,收錄的所有作品都是原創小說。目前,平臺擁有3000多名原創作者,約有3萬本原創小說。


而像閱文、連尚、掌閱等公司在網文出海市場選擇上,大多以東南亞國家作為首站。網文出海公司商務負責人Ryan對志象網(The Passage)表示,從文化角度來說,大多中國公司選擇先進入東南亞市場,並且最初以翻譯中國網文作品的方式進入海外市場,要考慮當地讀者是否感興趣,東南亞國家作為首選,與其和中國文化具備一定的相似性不無關係。


作為一種初級的娛樂形式,網文內容是否貼近讀者的生活環境、歷史文化,與能否吸引到當地讀者有很大聯繫。掌閱海外事業部負責也曾表示,東南亞受中華文化影響較多,相對來說,東南亞讀者對中國網文作品更容易產生共鳴,當地讀者對言情類、歷史類的中國網文接受度都比較好。


另一位原網文出海從業者Brandon對志象網(The Passage)表示,從市場角度考慮,大公司進入海外發展中國家求量不求錢。這些國家的付費習慣一般,在有限情況下,中國企業不會投入很多內容成本,會綜合考慮看哪一種變現模式比較適合這個地區。從大公司的長遠佈局來看,以東南亞市場為例,等這些市場成熟起來,再去收割創作和消費端。


但依靠文化相似性這套模式並非萬能。泰國紅山出版集團版權總監俞春華曾說,泰國讀者比較喜歡原創小說,有些書在中國可能很受歡迎,但到了泰國卻水土不服。現在,這也是許多中國網文出海公司在追趕的方向,找尋當地作者,創作原創網文。


在Ryan看來,翻譯作品打不過原創作品,海外國家網文的趨勢和流行風格是被原創作品引領出來的。翻譯作品割裂了作者和讀者的互動關係,割裂了兩者之間的經濟生態。


他說,“市場是跟著核心用戶走的,網文的核心用戶是作者,只有作者產生優質作品才能牽引著市場向前推進,而翻譯作品很難把當地作者、內容生態帶火起來。”


雖然有不少中國內容出海企業直接紮根海外,但與成熟的國內網文市場相比,海外網文市場仍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其中之一就體現在,海外原創作者不如中國市場充足。


這就需要讀者不斷刺激和激勵作者。Ryan稱,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互動,能夠給作者帶來靈感和寫作線索,可以說,好的網文是作者和頭部粉絲一起運作的結果;網文作者因此得到經濟收益,並且有收入作為激勵,是網文作者能不斷創作,並生產出頭部作品的關鍵。


而在市場選擇上,和先翻譯網文的大公司打法不同,在海外只做原創網文的公司,考慮的是哪個市場體量大,就先佈局哪個市場。所以不少做原創作品的公司首選英語系國家,也是因為英語覆蓋範圍廣,人才多,用戶付費能力較強。


除了東南亞、歐美、日韓等市場外,大公司新近瞄準了非洲市場。作為娛樂方式的一種,閱讀佔用的成本極低,Ryan認為,從這個角度考慮,非洲市場還是有很大潛力。但在Brandon看來,大公司正試著切入處在發展初期階段的非洲市場,但對網文出海創業公司來說,現在還不到時機。


而網文出海大公司和深耕海外的創企,在海外原創內容生產這條路上早已狹路相逢。被問到兩者是否會在海外有一場競爭,Ryan說,“不像工具類的產品出海,內容間是不存在競爭的,永遠是自己和自己的競爭,文章寫的好不好和自身的生態有關。”


(文中Ryan、Brandon為化名)


志象網,見證中國科技企業全球化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