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通關”有法寶,揭祕“清水工程”背後的祕密

入春後天格外藍,東山北路將黃海與八河水庫劃成東西兩段,水面上海鷗與海鴨時而振翅時而臥波,榮成市石島八河汙水處理廠各種設備運轉不停……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畫面,卻被一滴汙水處理緊密交織在一起。4月2日,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走進榮成的企業與鄉間,看微生物如何讓汙水“破繭”。

搖起“菌落號”船櫓駛向大海

作為汙水處理廠的最後一關,八河汙水處理廠的出水口,也是轄區綜合汙水重獲新生、奔騰入海的“里程碑”。

而在排放前,這些汙水都要經過14道工藝處理,還要經過各種檢測,通過環保數採儀將實時數據傳送到相關部門接受監督,檢測達標後才能“出關”。

廠區內,白色大罐等各種處理設施一個連著一個,八河汙水處理廠廠長王海洲打了個比方:“這種設計就像通關,每道工藝都不能缺失。如果排放的水質不達標,會汙染環境,最終得不償失。”

污水“通关”有法宝,揭秘“清水工程”背后的秘密

八河汙水處理廠

王海洲說,串起整個汙水處理的,是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應用。泵站把生活汙水跟工業汙水抽進處理廠後,汙水經過粗格柵、細格柵進入初沉池,初步沉澱後進入綜合生化池、二沉池,再經曝氣生物濾池、絮凝沉澱池及V型濾池進入消毒池殺菌……處理後達到一級A標準才能排放。

此時,一滴滴汙水圓滿“破繭”,而汙泥的處理才剛剛“啟程”。

汙水汙泥先進入厭氧池,經厭氧分解,迴流汙泥中的聚磷菌等釋放出磷。汙水再流入缺氧池,利用含碳有機物,將好氧池內迴流的硝酸根還原為氮氣釋放。

接下來流入好氧池,池中有機物氧化分解,給吸磷微生物提供能量,磷被微生物吸收後富集在微生物內,經沉澱分離後以富磷汙泥的形式從系統中排出。廠區用帶式壓濾機將汙泥壓塊,再通過汙泥處置單位進行堆肥處理。至此,汙水汙泥都有了“歸宿”。

“我們設計日處理綜合汙水4萬噸,目前進水量就2萬噸,完全能把汙水處理乾淨。”說話時,王海洲望向大海,只見海鳥嬉戲、碧波如畫。

“就地取材” 讓汙水“活”起來

在榮成,同樣的“精彩”還在田間地頭“上演”。

走進八河孔家村,鱗次櫛比的海草房格外引人注目;向南眺望,平曠的土地上鋪滿綠色;一條水渠從北向南,潺潺水聲串起了農家生活與自然風光……

污水“通关”有法宝,揭秘“清水工程”背后的秘密

八河孔家村戶型汙水處理器

“這條水渠裡的水可不一般。”榮成市住建局供排水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江濤的一句話吊起了眾人的胃口。究竟怎個不一般?江濤指著一個幾乎藏在地下、像半間房大小的水泥長方體說:“秘密全在這裡。”

原來,家家戶戶產生的生活汙水,全都通過地下汙水管道流進這個長方體——戶型汙水處理器中。在戶型汙水處理器內,曝氣泵持續不斷向裡面輸送空氣,培養汙水中本就存在的各種耗氧菌,待這些耗氧菌大量繁殖後,再利用這些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物,渾水逐漸變清澈。

污水“通关”有法宝,揭秘“清水工程”背后的秘密

戶型汙水處理器處理前後對比

為了讓效果更直觀,江濤端起兩個燒杯,一個盛著淺黃色的渾水,另一個裝著清水。“渾的是沒處理的,清的是處理後的。”江濤說,其實就是“就地取材”,通過繁殖汙水中原有的微生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檢測達標後,汙水就可以再利用。

目前,八河孔家村每日處理生活汙水近30噸。江濤說,日處理設計要參考實際戶數與人數。八河孔家村現有家庭一百多戶,日處理30噸的設計完全能滿足居民當下的需求。

“接下來,我們考慮在八河孔家村的地頭兒建設攔水壩,方便村民就近取水澆地。”江濤說,下一步,還要在榮成上百個村居推廣建設使用戶型汙水處理器,保護好地表水環境,更不浪費每一滴水。(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姜貝貝 文/圖 通訊員 張月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