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


今早,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在國內生物科學界傳開,南方科技大學的副教授賀建奎,突然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的前一天宣佈,一對基因編輯嬰兒已經於11月在中國誕生。通過特定的基因修改,她們出生之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也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

基因編輯向來會牽扯到倫理問題,賀建奎團隊為此提供的倫理審核資料來自深圳一家不知名的醫院——和美婦兒科醫院。

消息一出,國內生物醫學界普遍持負面的態度,而普通群眾則紛紛看不懂其中的過程。所採用的基因編輯技術並不算突破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


CRISPR工作原理(圖自CUP)

在基礎原理之上,宏觀的操作並不複雜,只比常規試管嬰兒多一個步驟:在受精卵使其,將特定的物質,通過極細的針注射到單細胞的受精卵裡面。

該事件且不論技術,猶如驟然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我們暫且無法檢測這次的基因編輯嬰兒是否真的形成了艾滋病傳染抵抗力(要測試必須植入病毒),二來這批嬰兒未來的副作用影響是否會出現,以及是否能夠監測出所有的變化同樣疑問重重。

基因技術的確已經比較先進,但人類接受基因技術、合理運用基因技術必然需要一個合適的過程。而此次的事件,無疑已經對普通民眾的觀念,所以不管是否最終這次的嬰兒能夠具備艾滋病抵抗力,又或者是能開創人類應用基因技術的世代,這種“冒險且不負責任”的做法都應該值得“被黑”。

在自然面前,加速進程是更快的面向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