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太子逃到南京東山再起,明朝能夠堅持延續下去嗎

崇禎的太子如果逃到南京,繼承帝位,那麼,明朝肯定能夠堅持延續下去的。至少,會象東晉和南宋那樣,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

崇禎太子逃到南京東山再起,明朝能夠堅持延續下去嗎

1644年3月,李自成大順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明朝滅亡了。

而崇禎的三個兒子(太子和永、定二王)都落入了李自成之手。隨著後來形勢的鉅變,這三個皇子都下落不明,在人世間消聲匿跡了。

正因為崇禎的兒子都落入敵手,才導致了南明眾臣為爭擁戴之功而黨爭激烈,圍繞著究竟是擁立福王、還是擁立潞王而展開了一場嚴峻的政治鬥爭。

最後,福王朱由崧取得了江北四鎮武將的支持,由鳳陽總督馬士英牽頭,依靠武力,進入南京,承繼大統,建立了弘光朝廷。

崇禎太子逃到南京東山再起,明朝能夠堅持延續下去嗎

在這場爭立皇帝的政治鬥爭中,明朝南方政府的第一號人物史可法猶柔寡斷,舉措失當。因此,史可法在弘光朝廷中失去了朝政大權,被弘光帝和馬士英趕出朝廷,被迫外出督師。

而以江南為根基的東林黨人在這次政治鬥爭中遭到慘敗的下場,所以,他們與弘光朝廷離心離德,不僅不擁護弘光朝廷,而且還大肆散佈政治謠言,誣衊攻擊弘光帝的人品道德。象那些“蛤蟆天子”、“姦淫幼女致死”之類的謠言,都是出自東林黨人之口。

由此,南明弘光一朝,文臣黨爭激烈,失去了凝聚力。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鬥爭又延續下來,嚴重的內耗使弘光朝廷無力去採取正確的政策措施,爭取民心,力圖恢復大明江山社稷。

崇禎太子逃到南京東山再起,明朝能夠堅持延續下去嗎

文臣不堪之極,那麼,弘光朝廷的武將表現如何呢?

江北四鎮高傑、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等武將趾高氣揚,他們認為皇帝是自己擁立的,因此,絲毫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他們一個個飛揚跋扈,不思收復中原,反而爭權奪利,禍亂百姓,弄得民怨沸騰。

而擁兵最多的大將左良玉呢,因為皇帝不是自己所立的,因此,連皇帝的聖旨都不願接。後來,左良玉還藉口“假太子案”,發兵攻打南京。

文臣武將的表現,根本無法承擔起中興大明的重任。

就這樣,亂糟糟的過了一年,清兵打來,文臣武將爭相投降,弘光朝廷眨眼間就覆滅了。

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崇禎皇帝的失策。

崇禎皇帝當初不願承擔丟棄首都的罵名,未能遷都南京。當時就有些重臣提出:派太子赴南京監國。

崇禎太子逃到南京東山再起,明朝能夠堅持延續下去嗎

可是,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唯恐有心懷不軌的大臣擁立太子,學習唐肅宗的行為,把自己弄得個唐玄宗的下場。所以,崇禎皇帝堅決拒絕了這個建議。最終,崇禎父子都沒能逃北京城,致使南方因擁戴哪個藩王當皇帝而鬧得不亦樂乎,影響極壞,造成南明內部黨爭不斷,離心離德。

結語:如果崇禎的太子到了南京,那麼,他就是正統繼承人,具有嚴格的合法性。南方的大臣們就會安於職守,武將們也不敢藐視朝廷的權威。而江南富庶安定,文武備位,有數十萬軍隊。即使不思進取,無心去收復中原,但也足以利用南明軍隊防守江淮,阻止李自成或是清軍渡江,成為東晉、南宋那樣的南北朝格局。

崇禎太子逃到南京東山再起,明朝能夠堅持延續下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