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路上的堅強男兒

4月8日,在尚店鎮後崗村的一座豬舍,一名瘦削的男青年正在清理豬糞。旁邊,一群小豬仔正偎在母豬身邊,貪婪地吃奶。他清理一會兒,就會跑過來看看小豬。這些小豬仔才出生三天,得操心照顧,他生怕被母豬壓壞。

脫貧路上的堅強男兒


這位男青年叫邵紅培,今年32歲,是後崗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其實邵紅培以前的日子十分幸福。他和妻子屈軍輝一起在福建打工,倆人一個月收入八九千元,養活兩個小女兒,是輕易而舉的事情,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可好景不長,2015年,他妻子突患系統性紅斑狼瘡病,導致肢體二級殘疾,行動不便。不但不能幹活兒,而且免疫力低下,需要人細心照料,否則,一但經風或感冒,就會加重病情。為了給妻子治病,不但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二三十萬元的外債。病情好轉後,還得常年靠藥物控制。

脫貧路上的堅強男兒

此時,年紀輕輕、尚未經歷過大事的邵紅培一下子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生病的妻子、年幼的女兒都需要他照顧,他已不能再外出打工。可是一家人要生活,幾十萬的外債需要償還,這又需要他去掙錢。“當時,真不知道該怎麼辦?後邊的路該怎麼走?心裡的壓力非常大。”現在,提起當時的困境,邵紅培還是一臉的傷感和無奈。

正在邵紅培犯愁之際,意外的驚喜來了。尚店鎮、後崗村和市應急管理局駐村工作隊經過精準識別,將其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妻子享受到了每月60元的殘疾人生活補貼,他享受到了每月100元的護理補貼,兩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享受到了每人每學期400元的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每人每學期250元的義務教育生活補助。他們家一年還獲得4000多元的統籌資金,3人享受到每人每月170元的C類低保……一系列的幫扶政策如一縷縷春風吹暖了邵紅培的心。駐村工作隊和鎮村幹部還一次次登門,和他促膝談心,鼓勵他振作精神在家創業,既能顧住家又能掙錢,並幫他尋找創業項目,制定增收計劃。經過多次商議,邵紅培決定養豬。駐村工作隊迅速給他送去了兩頭母豬苗,還邀請技術員多次上門指導。

脫貧路上的堅強男兒

從此,邵紅培開始了養豬路。每天忙完妻子的生活起居、女兒的作業輔導,就開始忙活他的豬。備料、餵豬、清理豬圈、防疫等,每一項都嚴格按要求去做。一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及時向技術員和村裡有經驗的養豬戶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初次嘗試餵豬便獲得了成功,兩頭母豬兩年下了三窩兒40多隻小豬仔,收入三四萬元。這更堅定了他養豬的信心。去年,扶貧工作隊幫他協調了5萬元小額貸款,他租了別人的大豬圈擴大規模,母豬由兩頭增加到四頭,還有三四十頭小豬,自繁自養。為了解決豬料,他不怕苦累,咬緊牙關又在村裡承包了二三十畝地,種的麥子吃不完了賣掉增加收入,種的玉米全部用來餵豬。

自從到租的豬圈餵豬後,邵紅培就更忙了,家裡、地裡、豬圈不停地跑,忙完這活兒忙那活兒,就像上緊的發條一樣,一刻也不停歇。特別是母豬下仔時,他還要住到豬舍裡。趕到秋麥二季的大忙時節,家裡就他一個勞力,更是日夜忙不停,照顧家人、收莊稼、餵豬一樣也沒落下。就這樣,他依然沒有叫苦叫累,為了再多點兒收入,他還幹了村裡的公益崗、中原農險協管員。

幫扶責任人張志昊:像紅培這樣勤勞能幹的還年輕,我們工作隊都願意幫助他,作為幫扶責任人幫助他也越來越有勁,希望他早日脫貧。

經過三四年的奮鬥,目前,除維持妻子的用藥和一家人的生活外,邵紅培已還了10多萬元外債。他還要再擴大養殖規模,準備把豬圈填滿,計劃兩三年把剩下的十多萬元外債還上。

邵紅培:我相信家裡的困難是暫時的,有黨這麼好的幫扶政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切困難都會過去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的。


記者 劉豔麗 益鵬洋 編輯:楊冰清 審核:廉春霞 新聞熱線:0375-7281999

脫貧路上的堅強男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