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学青年咪蒙的死亡

不劳动就没饭吃,不看书就写不出东西更新。偷懒了两天,坚持日更一个月的计划失败。

昨天朋友圈里出现了一年一度或是一年好几度的骂咪蒙大赛。

这次起因是咪蒙公司的一个账号,发了一篇文章,叫《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大量传播。

随后被网友指出这篇文章是假的,逻辑是事实数据都对不上,是团队在办公室里想象出的这么个状元的死亡。

咪蒙发了一回应,我瞅了一眼大致意思总结为,第一撇清关系,我们是两个团队,他们造假与我无关。第二这是一篇非虚构的文章,查不到具体的人,是因为对当事人的隐私保护进行了化名处理。

一个文学青年咪蒙的死亡

(文章截图 已被删除)

我必须要说下,如果真如咪蒙老师所说,这是一篇非虚构的写作,那肯定是不合格的,而且作者对业务极其不熟练。

非虚构写作很重要的风格说是说故事,选择说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是这一件技术活,总的选择是如果这个故事你一猜就能猜到情节,这不能选。从惨兮兮的标题里我大致就能知道状元是怎么死掉的。

还是就是信源,就是信息源头。要是可查的,比如说你去采访这个状元或者别人,通常都要录音。这个录音并不会对外发表,这是别人对文章有疑问的时候,作者可以很肯定的说,没错事实就是这样的。

扯得有点远了,今年朋友圈里骂咪蒙也没有骂出新花样,无非还是谁关注了咪蒙把谁删除了,一看就是有深仇大恨的那种。

今年还在朋友圈里整了一个叫含咪率的公式,好友总人数除以关注咪蒙的人数,最后得出一个数据。

潜在的含义就是你的数据越大,你也就是一个大傻逼,都以含咪量少为荣。

舆论到这里我挺无语的,我们应该骂咪蒙写的文章不真实很可耻,因为你不要脸 所以我们大家应该取关你这么个不要脸的东西。却搞成了一个我是不是傻逼的大型网络测试。

这些关注咪蒙的人,被当成是劣质网友的的人,可能大部分都是你的亲朋好友。他们其实一点都不可耻,可耻的是自大的虚荣心。

一个文学青年咪蒙的死亡

(含咪率的解释)

说到朋友圈就扯远点,爱说段子的许子东老师最近参加了一个节目,里面提到要警惕朋友圈。

一层意思就是,和你交换微信的人大部分都是和你身份行业差不多的人,加许子东微信的人都是出版传媒和学术界的人。

他看的朋友圈都是书展讲座,一副画和风景,别人养的小猫小狗。

你看不到其他很多社会的其他层面,朋友圈是很狭窄的。你每天再看朋友圈等于再看你自己。

恩格斯说过,人的性格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在社会关系就是在微信上,你的性格就被你的朋友圈决定。

当然许子东老师也给一个解决方法,就是增加一些不太要好的朋友,异质化一点,各种镜子都去照一照。

一个文学青年咪蒙的死亡

(电影 《后会无期》截图)

说回咪蒙老师,我始终不讨厌咪蒙,一方面是因为我不是她的受众,所以我毫不关心她再说些什么。

二是咪蒙的能力,注意我说的只是能力,确实值得大部分创业者所学习。

三是我知道咪蒙也曾是一个文学青年。

2010年有另一个文学青年叫韩寒,他搞了一本杂志叫《独唱团》,正式出版。

里面有当年还没被人骂的罗永浩的文章,有梁文道等等牛逼的人。

其中一篇就是名不见经传咪蒙的文章叫《好疼的金圣叹》,这是一篇历史类的文章,用的是明朝那些事的写作手法。

后来咪蒙出了本书叫《圣人请卸妆》,副标题是历史就是重口味。内容用文学点的词叫再结构,对历史上名人的再结构,说杜甫说屈原。

豆瓣7.4分,咪蒙给自己打了个四颗星,自谦道如今像我这样的阿猫阿狗都能出书,足见图书市场之堕落。

这些书的内容没有挑灯夜战研究和对文学的热爱是完不成的。但是得到的大部分反馈的是,这是一本垃圾。

换位思考下,也能理解当时的咪蒙。老子辛苦写的历史书,被贬的一文不值,是何等的失落。

后来咪蒙成南方报业辞职开始自媒体创业,我不知道咪蒙当时有没有犹豫要继续写这种历史类的文章。

但她最后还是写了这种现在被称为咪蒙体的文章,并大获成功。

我并不是想为咪蒙说什么好话,也无那个影响力,只是想感慨一个文学青年的死亡。

韩寒的《独唱团》没有出第二期,停刊的原因据说是里面的文章批判性太重。现在韩寒老师跑去做导演拍贺岁档的电影了。

-----------------------------------------------

-----------------------------------------------

----------------------------------------------

首发于公众号:清水朋克 , 可以关注收听语音节目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