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這屆年輕人,怎麼不愛說話了?

作為“垮掉的一代”,似乎越來越多的90後已經不愛說話了,有些變化連我們自己都來不及發現。

“垮掉”的這屆年輕人,怎麼不愛說話了?

記得剛畢業的那會,朋友圈齊刷刷的都是各種找工作啊,找到工作後要麼就是被上司批啊,工作不順心啊,尤其是在深夜的時候,朋友圈一度淪為了“負能量樹洞”,同時也讓我當了好幾晚的知心姐姐。

兩年後,也許是當年的職場新人變成了老油條,朋友圈裡沒有了要死不活的負能量,有的只是一張張無可挑剔的旅遊照,話語裡透露著積極向上的三觀。

但是,完美並不完美。

大學舍友曾經說過一句話,想要了解一個人就看看他的朋友圈。如今,當我還想通過朋友圈去了解時,點開的朋友圈界面,只看到一句話加上一條橫線,乾淨的讓人心酸。

朋友圈裡的我有多光彩,微博裡的我就有多糟糕。

太多的人習慣在朋友圈裡偽裝自己,假裝自己積極向上,假裝自己一切都好,一張照片花費兩個小時PS,一句話斟酌幾次後依舊是刪了再寫,哪怕連一句心裡話也要設置分組,小心翼翼仔細篩選。

轉過頭,在微博裡放肆地訴說自己的小確喪,挑剔的客戶,麻煩的上司,難吃的晚餐以及永遠加不完的班,心裡的話被自己藏在角落裡,自己消化,這也許就是成年人的成熟,但也是成長的心酸。

“垮掉”的這屆年輕人,怎麼不愛說話了?

我有一朋友,呆呆的很可愛,這裡就叫她阿呆吧。

阿呆平常很活潑,在外人看來鬧騰的不得了,特別喜歡笑,愛看電影,家裡養了一貓一狗,偶爾發的朋友圈也是正能量滿滿,哪怕發個自拍都是帶著甜甜的笑容。

那天,我找阿呆要一些舊照片,下午兩點發出的消息,晚上十點她才回復我,我知道她才剛剛下班回家。

996的工作模式,把她壓得夠嗆;上次出差,領導說她的政治領悟不夠,讓她學學新員工;回到公司,還沒能坐下來,總監又讓她出去應酬;好不容易回到家後,買回來的泡麵還未打開包裝,男友的微信還來不及看,又接到了媽媽打來的“催婚電話”...

“你沒事吧?”

“我沒事,還行啦。”

聽完阿呆吐槽完一切後,我以為她會歇斯底里的大哭一場,又或者是毫無顧忌地帶上幾句髒話,可是她沒有,回答的很輕鬆,輕鬆的讓我心疼。


“垮掉”的這屆年輕人,怎麼不愛說話了?

“我沒事”,是成人世界裡最大的謊言。

曾經以為當一個人說"沒事”時,那就是證明他真的挺好的,直到某一天,我自己嘴裡也回答著“沒事”時,才知道這兩個字的含義遠大於我們理解的。

只有小孩子,才能隨便地崩潰。成人的世界裡,總是處在了崩潰的邊緣,為了承擔“成長”二字,我們也就只好懂事。

控制住情緒,控制住生活,不敢影響工作,不願影響他人,找個自認為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地點,用最體面的方式消化,再獨自治癒

毫無顧忌地把崩潰調成靜音,連崩潰都應該要很成熟的解決。


“垮掉”的這屆年輕人,怎麼不愛說話了?

這一屆年輕人有多難,估計只有咱們自己知道了。活著又太累,死又不敢死,只好裝作沒事人一般,在崩潰與自愈之間來回輾轉。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但也並沒有那麼絕望。

雖然每天都要提醒自己,要認認真真的演好一個成年人,控制情緒,不輕易崩潰衝動,成熟而又穩重。但是別忘了你體內的那個小幼稚鬼也需要透透氣的!

活著,或許就有希望。但死亡,一定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