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惡語相向,大動干戈是婚姻的大忌,會把彼此最醜陋的一面暴露出來,在最衝動的時候說出來的話誰也不知道有多傷人。但其實,婚姻裡最可怕的是沉默不語,畢竟吵架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把所有的事情說出來之後,一切就都會慢慢過去,但是長時間不溝通,兩人之間形成的隔閡它會一點一點吞噬你們的感情,直到某一天讓你們分道揚鑣甚至於更嚴重,它就像一堵冰冷的牆,隔在兩人中間。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講的大概是在某個小鎮上,有一戶小康人家,男主人在鎮上開了一家藥店,母親居家,照顧孩子。日子就像藥堂一樣,乾爽、有序,但也略帶苦味。苦味來自哪裡呢?來自女主人的愁容。
最小的兒子說,打記事起,就覺得母親是不笑的,微皺著眉,不停地做著事,瘦,幹,雖然不老卻有枯槁感,像顆核桃。
而父親呢?他是鄉賢,會做人,有頭腦,在小城四通八達,誰見了,都會賣幾分面子。
一個向外,一個向內。
一個熱鬧,一個冷清。
當地人說,他們兩人實在是最好的搭配。
他們原本可以很幸福。 可不知從哪天起,父母二人再也不說話。有一回,父親回家吃飯,嫌菜鹹了,對孩子呶呶嘴:“和你媽說說。”兒子說:“你自己說!”父親就不再吱聲,也不再挑筷,走進書房,如同什麼都沒發生。他是寧願餓著,也不願與母親說一句話。家中的氣氛又黏又冷又不適,像一灘冬天的鼻涕,把他們裹在其中。
孩子後來想,那時的母親,應該時常悽楚地感到,自己如同孤獸,活在莽莽荒原上,舉目四望,沒有一個同類,看見她的掙扎,聽見她的哀嚎。母親也試圖溝通過的。她在家中絮叨。說風起了,說雨落了,說菜市場的菜漲價了,家中的煤氣又沒了,也說丈夫不把自己當人,孩子不把自己當媽......這是她最後的掙扎。
日復一日她會絮絮叨叨,也以為有人會聽,然而丈夫並沒有回應過她分毫,說到後來,連孩子也煩了。一旦開口,他們便躲回自己的房間,或者大喝聲:“沒完沒了,吵死了!”從那之後母親便不再吭聲。兒子們以為,這才是常態。他們呆在自己青春的生命裡,看不見母親已如灰燼,無聲,無息,無生機。
後來的某一天,小兒子從學校回家,半夜睡醒,想要上廁所,一推門。門被什麼東西抵著,只開了一條縫,無法全部推開。他心裡疑惑:難道有人在裡面?敲門,無人應。他用了更大的力氣,終於推開了。然後他看到了此生都忘記不了的噩夢:他的母親,那個乾瘦的婦人,用一種極其奇怪的姿勢,在廁所上吊自盡。她人半蹲著,身體前傾,脖子套在繩圈中,繩子掛在衛生間門後的鉤子上。這個姿勢是很難致命的。只要她用手鬆一下繩圈,站起來一丁點,或者只要她抬起身,甚至一抬頭,就能遠離死亡。但母親還是死了。她以驚人的決心,拚盡全力,決然赴死,不留一絲餘地。而那時,自己的父親睡得正香。
葬禮上,舅舅傷心欲絕,要報警,要驗屍,兒子擋住了他,他哭著說了一句話:“我已經沒有媽了,我不想再沒有爸。”所有人不解何意,但是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小鎮在一兩天後,又恢復了寂靜。人們照常上班,照常喝酒,照常生活。只是兩個孩子從此以後,再也聽不得ma這個音節。一聽,就心悸。再聽,就崩潰,那是不可磨滅的傷痛和記憶。
兩個月過去後,他們的父親,那個體面的鰥夫,那個從容的中年人,和他們家樓下妖嬈的年輕女人滾在了一起。
小鎮上的人議論紛紛,說父親是早有異心,不過是慢慢用這種方式逼她母親離開。
———我不會和你離婚,但是我也不會和你說話了。
朋友佳佳說,她結婚後有點後悔了。婚前,兩個人異地戀,見面不多,所以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分歧。婚後,兩個人真正一起生活了,她才發現,只要吵架,老公永遠只是一張「撲克臉」,不說話、不解釋,家裡的氣壓低得讓她茫然無措。每次鬧矛盾都是很小的事,但是老公遇事就擺著臭臉,幾天不和她說話。有一次,因為晚上加班回來晚了,老公有些不高興,一晚上跟他搭話,他都愛理不理的。
第二天她早早起床做早餐。做好早餐之後她興沖沖地叫老公吃飯,發現他不在臥室,打電話也沒人接。她到樓下一看,原來老公在下面的早餐店正在吃著包子喝著湯。她的眼淚奪眶而出。有委屈,有不解,還有一絲後悔......
記得有一句話說:「一個人的孤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和一個讓你孤獨的人終老。」
所以逃避或者沉默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兩個人在一起溝通最重要。不管你不想說話找到了多少條合適的理由,如果你還想維持自己的婚姻,還想留住身邊那個對你好的人,就坐下來好好的溝通交流吧,好好地去深入對方去了解和關心。要知道磨難比平淡更容易磨練感情,要懂得惺惺相惜,彼此陪伴。
閱讀更多 FEEDOM小彤傾心獨白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