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vs. 亡靈節《尋夢環遊記》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尋夢環遊記》是一部關於死亡卻溫暖感人的動畫片。

2017年,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一經上映,好評如潮,現在豆瓣評分依舊是9.1分高分。片中不僅呈現了關於家庭、音樂、夢想、冒險的飽滿故事線,同時也展示了美輪美奐的墨西哥亡靈節慶祝畫面。

劇情簡介

12 歲的墨西哥小男孩米格從小就有一個音樂夢,但音樂卻是被他的家族所禁止的,他們認為整個家族都被音樂詛咒了。追溯家族歷史,米格的曾曾祖父曾經為了追尋音樂夢想拋妻棄子。米格的曾曾祖母伊梅爾達成為族長之後當即宣佈:裡韋拉斯家族永遠都不能碰音樂。在米格秘密追尋音樂夢時,因為觸碰了一把墓地中的吉他而踏上了亡靈的世界。米格被多彩絢麗的亡靈世界所震撼,而更令他更驚喜的是,他重逢了逝去的祖輩們,也瞭解到曾曾祖父海克特並非拋棄家人,而是被惡人所害。最後,一家人竭盡全力將米格重新送回了人間。


清明節vs. 亡靈節《尋夢環遊記》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如果說清明節是"青色"的,那麼影片中的亡靈節就是"五顏六色"的。這兩種不同"顏色"的節日,有哪些共通或不同之處呢?

親情是共同的主題

我國的清明節深刻地蘊含著以親情為核心的情感寄託。清明祭祖的文化淵源,一開始就承載著濃厚的家庭親情觀。清明節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忠"與"孝"的嚴格遵守。如:"慎終追遠,民德歸後矣。"《論語》中的這句,不僅詮釋了傳統意義上的祭拜之禮與教化方式,也闡明瞭忠與孝的關係。清明節打破了古時寒食節"忠義"文化的侷限性,把節日的主題擴大,於是幾千年的文化血脈得以傳承,形成了"忠於國家皇帝,孝於祖先親人"的鮮明的忠孝文化


清明節vs. 亡靈節《尋夢環遊記》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在墨西哥,亡靈節是一場祭奠逝去的親人、愛人、朋友的狂歡。影片中的小主人公米格一心追求音樂夢想,卻被反對的家人不斷打擊。無意中穿梭進入了"亡靈世界",並在一系列的冒險中找到了很多的親人,並證明了自己的音樂才能,實現了音樂夢想。跟隨著米格的尋夢與尋親之旅,觀眾也逐漸領悟了家人、夢想以及生死的意義。

對於墨西哥人來說,亡靈節的意義就是在這一天,人們可以與逝去的家人朋友重聚,影片中的話語:"在愛的記憶消失以前,請記住我",無疑是家人間代代相傳的情感堅守。


清明節vs. 亡靈節《尋夢環遊記》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其實世界上有很多種紀念生命循環、傳承的形式,每一種都符合自身歷史文化的沉澱。

祭祀有不同的形式

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死亡是避諱的話題,人們在面對死亡時體會到的恐懼和悲傷使他們對生命更加珍惜與敬畏;人們在思考生死時感悟當下生活的美好,剖析生命的意義。清明時節人們通過祭祀向死去的先祖、親友等獻上自己的追思與祝願,是對死亡的崇敬和反思、對生命的憧憬和祝願。

清明節和亡靈節這兩個節日雖有不同的淵源和文化背景,卻都是祭奠逝者、思考生死的節日,皆有著 "慎終追遠"的相似意義與文化內涵。


清明節vs. 亡靈節《尋夢環遊記》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或是5日,而這個節日與寒食節有著特殊的關係。在時間上,清明節是寒食節過後的三天日子。清明節的很多習俗都是繼承於寒食節的習俗,如掃墓、踏青、盪鞦韆等。寒食節與歷史上著名的忠臣介子推"割骨啖君"的故事有關。晉文公犒賞追隨他的忠義之士,唯獨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並未因此而向晉文公討封,而是帶著自己的老母親默默地離開,到山西綿山過上了隱居生活。

後來,晉文公想起自己竟然忘卻了介子推,因而去綿山尋他。尋了很久都沒有找到。有人獻計放火燒山,作為孝子的介子推一定會為了母親出來。火燒了三天三夜,卻仍無消息。後來,人們發現介子推同他的母親一同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

為了紀念介子推,於是便有了在寒食節禁火三日與掃墓的習俗。寒食即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其實,這一故事無據可考,也許只是後人對寒食節額外加入的附會而已。

祭祖掃墓是清明節的主要活動之一。

但祭奠先人只是這個節日的形式。這種形式的背後表達了是對先人的敬重、思念與感恩。"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清明時節來到先人的墓地追根溯源,不忘飲水思源,意味著對先人歷史貢獻的追憶、感恩與歷史傳承。


清明節vs. 亡靈節《尋夢環遊記》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尋夢環遊記》將生死這本悲傷的話題用鮮豔的顏色、歡快的歌舞表現出來。

影片中展現出精心佈置的祭壇,震撼人心的"萬壽菊之橋",讓觀眾們瞭解到墨西哥人對"逝者歸來"的堅定信念,闡釋了"親人的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的電影主題及人們對待死亡的觀念。


清明節vs. 亡靈節《尋夢環遊記》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亡靈節時的墓地


墨西哥人不避諱死亡,甚至以輕鬆愉快的態度面對死亡。在亡靈節這一天,他們祭奠亡靈的願望不是為了給亡者送去"錢財",而是希望通過祭奠,獲得與親人們再次見面的機會,他們期待與逝去的親人團聚,所以他們的節日情感基調是愉悅又歡快的。

墨西哥著名作家奧克塔維奧曾說過:"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回照。是生命的反面,也是生命的補充。"


清明節vs. 亡靈節《尋夢環遊記》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亡靈國度”


清明節vs. 亡靈節《尋夢環遊記》去世不是永別,忘記才是

萬壽菊之橋


正值清明時節,寫下這篇文章,既是在觀看影片後的思考,也希望在寫作時多回憶起離開的親人們。

請記住我,在愛的記憶消失之前

。在影片中,這份記憶,可能只是一首溫馨而甜蜜的童謠,

也可能只是一張塵封的合影。"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告別的過程。"希望我們可以更加坦然地直面死亡,直面未知的世界。其實,死亡並不是永久的告別,忘卻才是。

正如主題曲"RememberMe請記住我"中的歌詞:

請記住我,雖然再見必須說。

請記住我,眼淚不要墜落。

我雖然要離你遠去,你住在我心底……

有人記得你,同時,你在心裡也藏著一份牽掛,這便是親人間的溫柔羈絆,讓我們發現生活中的幸福與意義。但願愛是我們每個人的獨家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