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一言不合就愛哭?家長做到這4點,孩子不當“愛哭鬼”

孩子為什麼一言不合就愛哭?家長做到這4點,孩子不當“愛哭鬼”

叮噹派,專注兒童語文學習的趣味精讀導師與時間管理教練;持續推送教育熱點、時間管理技巧、好習慣養成方法等豐富內容,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

鄰居齊女士家5歲的女兒嬌嬌特別愛哭,至少一天一小哭,有的時候還會嚎啕大哭,齊女士怎麼說都停不了。

孩子一哭,齊女士就變得特別煩躁,心裡面七上八下,想盡各種辦法讓孩子不要再哭。

和齊女士一樣,對於孩子哭這件事,家長一般都會採取阻止的策略,要麼是訓斥孩子,要麼是不想理孩子。

其實,叮噹派好習慣認為:愛哭的孩子一般都會有豐富的情緒感受,只是不太會表達情緒,於是哭便成為了他們通用的方法。

孩子為什麼一言不合就愛哭?家長做到這4點,孩子不當“愛哭鬼”

想要搞定家中的愛哭鬼,首先要了解為什麼孩子愛哭。

這樣家長才能對症下藥!不同年齡段孩子哭鬧有不同的理由。

下面我們先說說孩子為什麼愛哭。

0至3歲孩子,因為安全感缺乏哭泣

0-3歲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關鍵期,這個過程也是孩子從共生狀態走到個體分離過程。所謂共生狀態就是孩子在剛出生後,一直認為與媽媽是共生體。等孩子開始學會爬行、行走、奔跑後逐漸慢慢走向個體分。這個時候孩子才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這個時期建立孩子安全感非常重要,父母要對孩子有高質量的陪伴,形成安全型的依戀模式,強大的安全感才能讓孩子更快地走向個體分離。

3-6歲的孩子,愛哭的原因有4點

孩子3到6歲愛哭的原因就要具體分析,多有這4個原因;

1)孩子內心感到焦慮,比如上幼兒園、上學不適應;

2)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平時比較嬌慣孩子,導致孩子在達不到目的時,就會用哭鬧來要挾父母;

3)因為年齡小,不擅長情緒管理,不會表達情緒;

孩子為什麼一言不合就愛哭?家長做到這4點,孩子不當“愛哭鬼”

4)安全感的缺乏。某些父母平時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孩子感覺被忽視,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就會用哭鬧的方式博得關注。

有的家長要問了:

我家孩子都8歲了,還是愛哭, 是為什麼呢?其實,也可以參考這4點來分析。

家長做到這4點,孩子不當“愛哭鬼”

1、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哭鬧肯定不是無緣無故的,父母不要過於焦急,也不要反應過度,任何情緒都會導致孩子哭鬧加重。

家長可以選擇蹲下來,平靜充滿愛意地幫孩子擦掉眼淚,或者擁抱孩子。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被大人接納,安全感會大大提升,減輕不少痛苦。

2、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過一段時間,孩子不哭了,就沒事了?

這樣有可能造成孩子“有苦說不出”。

父母這時候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娃兒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比如最近孩子還沒開學,好動的他們都在家悶壞了。

我們可以問:寶貝是不是想出去玩兒?

是不是因為太久沒見到小夥伴感到傷心?

是不是因為媽媽上班,沒空帶你出去玩,感到有些生氣?

引導孩子表達出情緒,當孩子描述情緒時,家長不要否定、也不要打斷,鼓勵孩子說出來。

3、針對敏感的孩子,要善於觀察

有些孩子比較敏感,可能是天生“淚失禁體質”。

這就要求家長也要保持敏感性,時刻注意著自家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馬上要哭出來的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引導,讓孩子表達出來為什麼而哭?

敏感的孩子,一定要感受到父母是時刻關注他的。父母更要保護敏感孩子的自尊心,平時避免批評,儘量多表揚鼓勵。

孩子為什麼一言不合就愛哭?家長做到這4點,孩子不當“愛哭鬼”


4、面對哭鬧要挾不妥協

如果面對的是孩子是因為想達到某些不合理的目的,用哭鬧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這種哭鬧父母不應該妥協。

比如現在是春天,有的孩子卻非要吃冰淇淋;

再比如:疫情還沒結束,孩子一定要去擁擠的公共場合玩耍。

此時,父母依然是平靜地接受孩子的情緒,千萬不要抓狂,先採用冷處理的方式,讓孩子哭一會(這種孩子,還真要他多哭會)。

這是為了讓孩子意識到哭鬧達不到目的。

這樣才能夠避免以後再出現孩子用哭鬧要挾的行為。

叮噹派好習慣認為:說到底想要孩子不愛哭,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情緒的表達,表達情緒的基礎就是認識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