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上解密楔形文字 浙師大這位“寶藏”老師火了

在大學,總有一些人氣爆棚、口碑炸裂的課,讓同學們聽不夠、“求拖堂”,都稱它們是“那些年選不上的課”,在浙江師範大學,劉昌玉的課就屬於這種。

從作為浙師大最早一批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之一的《西方古典文明》,到疫情期間新開的《巴比倫亞述文明》。在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劉昌玉的課上,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被強烈喚起,被綿延千年的西方古典文明深深吸引和震撼。

课上解密楔形文字 浙师大这位“宝藏”老师火了

一場疫情,打亂全國學校的教學計劃。一開始,當其他老師還在手忙腳亂地研究線上直播時,劉昌玉的網絡精品課《西方古典文明》卻已經十分成熟了。

“錄課正值酷暑,我關在一間小屋裡錄製視頻,襯衣很快就被汗溼了,換了好幾件。”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門精心打造的網課於2019年6月21日入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2015年入職的劉昌玉,憑藉著熱血和幹勁,一步步積累出教學的口碑。2017年,國家教育部提出建設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劉昌玉迅速開始網絡教學的嘗試。他選擇世界古代史中最吸引人古希臘文明和古羅馬文明,從校級課程建起,自己寫大綱、講稿、課件、錄製視頻。

隨著這門課在校園“走紅”,選課人數也越來越多,一期甚至達到上千人。為了更好地處理教學事務,劉昌玉開始在學生中招募助教。最早是選研究生,後來本科生也加入其中。他們來自於各個專業,組成劉老師的“官方後援團”。

“西方古典文明是讓人震撼的,那種厚重的浪漫感是要靠深厚的文明的積澱才能營造出來的。不論是戰爭的殘酷、政策的變革、傳說的神奇,還是一個一個登上歷史舞臺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最後又黯然退場的歷史人物,我想我這才感受到,什麼叫做時代的力量,什麼叫做文明的力量。”學生王雨妮說。

屏幕並沒有拉遠師生的距離,網絡反而打開了師生交流的空間,公眾號、評論區、彈幕、QQ群、線上投票,各種各樣的方式組合在一起,同學們可以隨時隨地“騷擾”老師,師生間的互動反而更頻繁了。

劉昌玉還為課程建立了同名的微信公眾號,推文內容涉及課程知識點補充、優秀學生作品刊登、學生訪談錄、往期優秀學員經驗分享、學術界最新動態等,既豐富了課程內容和形式,也為學生打開了另外一扇知識大門。

疫情期間,劉昌玉首次在線上面向本科生開設了巴比倫亞述文明課程。這門課上,劉昌玉正和學生一起,修建著兩河流域文明研究的“秘密花園”。

楔形文字,這個在歷史課本中高頻出現的詞,對大多數人來說卻很陌生。在中國,掌握楔形文字的人屈指可數,而劉昌玉掌握蘇美爾語和阿卡德語,博士期間於德國海德堡大學深造,在其教學體系下又深化學習,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课上解密楔形文字 浙师大这位“宝藏”老师火了

“這是一個從零到一的過程,意義非凡。蘇美爾語作為研究亞述學必不可少的語言工具,也讓同學們對楔形文字的解讀有了初步認識。從教學角度講,劉老師的這堂課讓立志成為中學歷史老師的人對這塊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豐富了我們肚子裡的‘乾貨’。”研究生卞曉宇說。

“自己的愛好和十多年的心血,驅使著我去開這樣一門課,希望能把這門語言傳授給愛好者。”談到開設這門課程的初衷,劉昌玉說。楔形文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需要有人去學習它,去研究它,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作為古代西亞文明的代表,和東亞的中華文明一起,構成了亞洲文明的東西兩大文明圈。“這對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亞洲文明交流互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歷史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