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別以為新冠就快結束了,也要做好長期共存的準備?


王辰:別以為新冠就快結束了,也要做好長期共存的準備?

白巖松:最近幾天,也有人在關心SARS彷彿是突然來了,突然又走了,好像就徹底消失了。那麼這次面對新冠病毒,我們是否希望它“走”,但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準備,可能與它長期共存,那麼我們該怎麼共存?有這種可能嗎?


王辰:有這種可能性。因為SARS的傳播性和致病性都很強,它的病毒也是這樣的特點。對於這樣兼具很強傳播性和很強致病性的病毒,它是不容易存活和在人間持續傳播的。要麼把宿主殺死了,它由此也就不在了。而像這個病(新冠肺炎)我們就是說有可能轉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樣長期在人間存在的病。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對此我們要做好準備。也就是說,從流行病學上對它的流行規律、從病毒學上對它的生物學規律、從臨床上防診治方面相對的措施、在生產生活中的一些防範措施,我們都要針對這個疾病、這個病原的特點做出相應的安排。


白巖松:那也就意味著我們相關的科研攻關其實尤為重要,並不是“遠水不解近渴”的問題,而是“希望它走”,但也要做好長期共存的準備?


王辰:別以為新冠就快結束了,也要做好長期共存的準備?


王辰:是的。真正地防控這個疾病最強有力的生產力一定來自科學研究,對於科學規律的認識和科學方法的發明發現。病毒危機的教訓


2020新年伊始,本該熱鬧的春節,大概是中國人過的最不喜慶的春節了。新冠病毒的出現,讓原本的新春慶典變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惶恐不安中,大家開始囤積口罩、消毒液、酒精、哄搶雙黃連…


而面對疫情,全國的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前線,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研製“解藥”,我們體內更有無數的免疫細胞投入到這場慘烈的戰鬥中。


王辰:別以為新冠就快結束了,也要做好長期共存的準備?


截至2月29日,全國共有79397例患者感染新冠肺炎,2838例患者死亡。這數字,是病毒危機給人類的教訓,沉重的讓人心頭泣血。


病毒危機打擊的人群


從2020年1月30日在《柳葉刀》發表的關於新冠肺炎的文章中,我們不難看出,新冠病毒偏愛老年人、工作勞碌的青年人等免疫低下人群,說明,自身免疫力強弱關乎著對新冠肺炎病毒抵抗力的大小。一般,自身免疫力不強者很容易被病毒突破機體免疫防禦(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從而引起身體不適,出現各種症狀。


王辰:別以為新冠就快結束了,也要做好長期共存的準備?

人類病毒危機越來越多

翻看人類的歷史,詫異的發現,人類的歷史也可以說是與病毒的戰鬥史,傳染病這個人類的天敵,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人類的侵害,而人類也始終與傳染病進行著頑強的鬥爭。


王辰:別以為新冠就快結束了,也要做好長期共存的準備?


21世紀短短20年,已經發生了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以及正在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等幾種威脅性極大的病毒,究竟是為什麼威脅人類的病毒越來越多?


為什麼威脅人類的病毒越來越多目前並沒有十分科學的解釋,因為一種病毒的出現並沒有明確的徵兆。但是面對各種對人類生命威脅大、傳染性強的病毒危機接連爆發,人類卻能夠得以生存,並不斷繁衍強大,這還要歸功於人體的免疫力。免疫力作為你身體免疫系統識別和消滅外來侵入的病毒、細菌等,處理衰老、損傷、死亡、變異的自體細胞,以及識別和處理體內突變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能力,是人體識別和排除“異己”的生理反應。簡言之,免疫力就是你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但病毒研究專家研究發現,人類的免疫力在近30年間下降的曲線十分明顯,下降的原因離不開快速進步的生活,

這些細節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空氣汙染、水汙染、人類作息的改變、食品添加劑、缺少運動等等。


王辰:別以為新冠就快結束了,也要做好長期共存的準備?


免疫力作為我們身體抗病毒的唯一方法,卻頻頻亮起“紅燈”,人類免疫力水平普遍下降,免疫力的下降無異於將人類的暴露在病菌、細菌當中,將人體健康推向疾病深淵!

比病毒更可怕的疾病


其實,人類身邊還潛伏著比病毒更加可怕的事情,它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揮舞著死神的鐮刀,收割著人類的生命,它就是癌症!


據統計,中國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數大約有280萬!新增病例大約有430萬,多麼可怕的數字,但面對癌症,人們卻沒有強烈的保護意識,實在可怕!


王辰:別以為新冠就快結束了,也要做好長期共存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