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最關注哪些期刊?SCI期刊熱度排行榜給你答案!

由於發表SCI論文是不少單位的硬性要求,每年都會有一批科研學者為了尋找適合投稿的期刊而頭疼不已。然而缺乏投稿經驗的作者們很難快速地找到那些審稿速度較快,發文量大的期刊。因此,為了便於廣大科研學者交流投稿經驗,LetPub在2013年建立了SCI期刊信息查詢系統。目前,LetPub官網期刊查詢系統頁面每月被被超過800萬人次瀏覽;根據我們收集的期刊官網和投稿網址,我們每年也為各大SCI期刊出版社貢獻了近千萬次點擊;每月LetPub期刊信息系統搜索功能的被使用超過250萬人次;假設國內有1000萬個科研學者,則平均每人每年用我們系統約3.7次。

時至今日,LetPub已經可以基於自己期刊信息系統龐大的訪問量進行計算,LetPub綜合一段時間內對該期刊信息查詢的次數、查看該期刊官網和投稿鏈接的頻率等因素,評選出每個研究方向中熱度前5位的期刊。

SCI期刊熱度排行榜

中國學者最關注哪些期刊?SCI期刊熱度排行榜給你答案!

中國學者最關注哪些期刊?SCI期刊熱度排行榜給你答案!

中國學者最關注哪些期刊?SCI期刊熱度排行榜給你答案!

本排行榜僅代表該期刊一段時間內在LetPub期刊查詢系統中的搜索熱度,並不代表該期刊的實際綜合水平以及該期刊論文的整體質量。

綜合類期刊

除了Nature,Science這樣悠久歷史且水平頂級的綜合性期刊,也有近年剛剛崛起的Science Advances (出版時間:2015年)、Scientific Reports(出版時間:2011年)、Nature Communications(出版時間:2010年)。而這前兩者與後三者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OA開放。通常而言,作者給開放獲取的期刊付不菲的開放獲取費用(如Nature Communications:5200美元、Scientific Reports:1110英鎊)來換取更快的審稿速度,使得文章得以更快被接收。對於追求時效性的科研成果來說,早日刊登的價值不言而喻,因此也就不難理解有越來越多的作者選擇投稿至開放獲取的期刊中了。

工科類期刊

根據網友們的反饋來看,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包括ACS旗下出版的其他的期刊)審稿效率非常高,通常審稿週期在1-3個月內。加上近幾年材料方向的火熱,每年有大量研究材料相關的文章發表。

而IEEE Access官網介紹,從投稿到接收(Submission to publication)大概4-6周,加上其接收的範圍寫的All topics in IEEE。所以該期刊熱度能進入前三甲就很好理解了。

生物/醫學類期刊

PLoS One能夠榮登榜首應該是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內,作為發文量最大的幾個OA期刊之一,如果有生物學相關的研究人員不知道PLoS One的大名,小編才會比較驚訝。

根據ELSEVIER官方公佈的官方數據,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的審稿速度也相當快:平均初審(終審)速度:4.1(7.2)周,而且該期刊的發文量也不低(2018年發文量:1832)。

化學類期刊

排行第一的:RSC Advances,同樣也是一個OA期刊。根據官網顯示,過去6個月內,該期刊已出版了各類文章3700餘篇。即使是在OA期刊範圍內,這個發文量也非常大了。而通常期刊發文量越大就越容易吸引作者投稿,二者可謂相輔相成了。

農林科學/環境生態類期刊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作為一個半月刊,2018年發文量達到了3801,也是非常大的發文量了。官方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在該期刊上發文的中國作者有2,934人,位居第一,而第二名的西班牙作者僅604人。足見中國作者對該期刊的偏愛了。

數學/物理類期刊

位居第一的OPTICS EXPRESS同樣是一個半月刊,2018年的發文量也超過了3000篇。根據網友的反饋來看,OPTICS EXPRESS在光學領域還是比較不錯的期刊,在國內的認可度也不低。綜合各方因素後,該期刊的總關注度最高也就順理成章了。

地學/地學天文類期刊

從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官網公佈的數據來看,獲得該期刊的初次審稿意見需要155天(Submissionto first decision: 155 days),似乎不是很快的樣子。小編不知道是否地學類的期刊審稿週期普遍偏長呢?不過對於投稿者而言,官方願意公佈審稿速度總歸是一件好事。

其他類期刊

由於每年都會有部分期刊新入SCI期刊的行列,但中科院JCR分區表還未對其進行分區,所以小編將其歸入其他類期刊中。

根據官網介紹,ACS Omega也是一個開放獲取(OA)期刊,創辦的時間也不長(2016剛剛創立)。不知道他會不會成為下一個PLoS One呢?

親,你的專業是什麼呢?最近又在關注哪些期刊呢?如若也希望我們進行著重點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前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